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近代史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产生、确立、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也是世界日益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历史。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发展线索有两条:一条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产生并向北美、日本等国家发展的历史:另一条是随着资本主义在西欧的产生和发展。西欧各国通过开辟新航路和血腥的殖民掠夺,使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全球扩张,最终形成了世界市场。过去长期存在的各国、各地区、  相似文献   

2.
本章教材写的是14—16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大变革的历史,全章贯穿着一条基本线索: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14世纪首先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随后,资本主义生产在西欧的一些主要国家兴起。新生的资本主义冲击着旧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新航路的开辟和伴随它而来的殖民掠夺,是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又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广阔的活动场所,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3.
学习历史,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习历史,应该从整体出发,掌握关键性的史实,从宏观上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我们先以世界近代史为例,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大家知道,世界近代史始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夕。这长达270余年的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世界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1)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的产生,确立、发展和演进为帝国主义的历史,这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流;(2)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矛盾的尖锐,引起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3)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和侵略,引起亚、  相似文献   

4.
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 ;世界形成整体后出现的复杂国际关系构成了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资本主义的历史。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宗主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是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矛盾。一、资本主义制度兴起阶段 ( 1 4至1 7…  相似文献   

5.
翻开世界近代史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曲折、再发展 ,每一步总能看到法国的“参与” ,或者说 ,近代法国 ,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面镜子 ,通过它 ,能清晰地知道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轨迹。14、15世纪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城市中有法国南部城市。从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扩张和掠夺中得到实惠的国家中有法国 ,开始了商业和殖民争霸 ,开始资本原始积累。《巨人传》是法国文艺复兴的反映。国王允许信仰新教 ,是法国宗教斗争、改革的结果。17世纪中期 ,法国路易十四改革 ,是同时期几个封建国家改革中较为成功的 ,它推行了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促…  相似文献   

6.
《新航路开辟》一课的立意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地理大发现”吗?过去,人们一味强调殖民主义的残酷掠夺;现在,不少同行又偏好宣扬航海探险的大无畏气概。我认为一堂课的立意不仅取决于本课的历史内容,更取决于这段内容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作用和影响。本课内容作为世界近代史的重要前奏之一,立意应当是人类文明从“区域史”走向“世界史”的起点,是资本主义从西欧向全球殖民扩张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世界近代史始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这长达270余年的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显然,在近代世界,资本主义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世界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这是世界近代历史的主导内容,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流。(2)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矛盾的尖锐,引起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3)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和侵略,引起亚、非、拉美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以上三方面内容,资本主义是主导的方面,它制约着其他两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这一历史时期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矛盾: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8.
十四、十五世纪,东西方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历史发展的新趋势。然而,在近代的几个世纪中,由于诸多原因,东方各国资本主义发展速度极其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而西方则沿着历史的新航线迅速崛起,发展为先进和强盛的资本主义国家,东方却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本文试图从历史、政治、思想、航海殖民等方面探讨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崛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殖民掠夺的罪恶历史,明白殖民地是帝国主义的生命线,理解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造成了不发达国家的贫困落后,从而正确认识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富”。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南北战争后经济迅速发展,到19世纪80年代初,这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就跃居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首位。究其原因,在于其有利的历史、经济、自然等条件,以及充分利用外国技术、资金和对内实行残酷剥削、对外进行殖民掠夺等手段促成。  相似文献   

11.
课本修订本第一章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这一章按新教学大纲的规定,不属于世界近代史范围.但是从这一章的章名可以看出,它与世界近代史有着密切的直接的关系,因为按照新大纲的定义:“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这一章分以下4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尼德兰革命”.可见,这一章讲的是中世纪后期的欧洲.下面按节介绍本章内容.  相似文献   

12.
垄断资本主义的百年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发展中国家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殖民体系彻底瓦解.殖民体系的瓦解并没有摧毁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在于殖民体系的瓦解是垄断资本扩张和发展的需要.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垄断资本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中期,对于地处东亚的中国、日本说来,是一个历史转折的关头。西欧各国,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时候,对于亚洲地区的殖民掠夺,不论在方式上或程度上,毕竟只能和当时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主义发展水平相适应并受其制约。到十九世纪中期,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经过了一个世纪左右的工业革命,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大工业普遍兴起,生产能力急骤提高,迫切需要更多的工业原料来源和更大的产品销售市场。它们把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变为自己的殖民地、附属国,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体系。真正保持独立地位的前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国家,已经所余无几,中国和日本便是其中最重  相似文献   

14.
14、15世纪人类社会开始向近代迈进。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世界形成整体后出现的复杂国际关系,构成了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占主导地位的是资本主义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由产生到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按生产力发展程度,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前期资本主义时期、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和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要素的总和,但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本文试从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来整体把握世界近代史,旨在提供一种思维方法。一、前期资本主义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他们对内…  相似文献   

16.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使欧洲、亚洲、非洲、美洲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并且带动了西欧的崛起与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和扩张,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和扩张拓展了世界市场的规模,改变了世界市场中亚洲(尤其是中国)占主导的格局,并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条件(资金、市场),而两次工业革命又是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强大推动力(物质、交通、通讯条件等).可以说,四者环环相扣,共同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刘文堂  刘兆铭 《课外阅读》2011,(10):247-247
殖民扩张和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一起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发展和形成的漫长画卷。殖民扩张的过程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即早期殖民扩张,指的是工业革命以前欧洲列强在亚非拉美的侵略扩张活动。当时的殖民国家主要有西、葡、荷、英、法五个国家,其中大多数为封建国家。他们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骗性贸易和贩卖黑奴为主要方式,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而进行的一种公开、野蛮的强盗行径,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二是以寻找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展开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的帝国主义后期阶段,也是最后一阶段,世界几乎被瓜分完毕。  相似文献   

18.
[时间断限]世界近代史,从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复习要求]了解世界近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野蛮性、贪婪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我国史学界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1500年说和1640年说,且均将世界近代史定性为资本主义的历史。作者通过对1500年左右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现象(如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商业革命,西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市场化国民经济的转变)的考察,指出1500年应作为黑暗的中世纪的结束和近代文明的开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所说的经典资本主义的出现,16世纪到18世纪历史的社会形态色彩是模糊不清的。如果用五种社会形态来框定世界近代史,往往忽视了近代文明与中世纪的重大区别,即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支配地位已经被市场化国民经济所取代。市场经济跨越国界,超越意识形态,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多元经济的结合点, 这股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形成和民族国家的崛起,这应是世界近代史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地理大发现后,西欧主要国家走上大规模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积累了巨额财富。西班牙居各国之首,成为第一个世界殖民大帝国。但由于其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特点,在暂短的繁荣了一个半世纪后迅速走向衰落。以往对此中原因的探讨或显零散或强调单一因素,失之偏颇。本文拟以大殖民前后的政治为基点、经济为主线,通过系列社会活动,全面考察其衰落的历史原因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