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SWOT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内部优势、本体劣势、发展机遇、潜在威胁等四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发展方略。研究认为,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体育产业具有产业结构升级、大众购买意愿增强、加速创新发展的内部优势;存在供需不平衡、制度发布滞后、产业布局失衡的本体劣势;蕴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红利释放、发展理念变革的发展机遇;面临体育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与、结构壁垒突出的潜在威胁。结合SWOT矩阵提出体育产业发展方略:(1)加强顶层设计,确保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活性发展;(2)突出我国市场机制作用,充分挖掘超大规模体育消费潜力;(3)以大众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体育产业供给结构;(4)提升体育产业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国内国外体育市场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2.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强 《体育学刊》2012,(4):30-38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在产业结构、产业机制、产业政策、产业布局和产业统计等方面存在问题。研究认为:(1)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当前是合理的,应大力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的高级化;(2)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是体育用品业,而非体育竞赛表演业和体育健身休闲业;(3)我国体育产业的管理体制机制应是内部放松体育部门的政府管制,外部加强体育部门与相关产业部门的政府主导;(4)"四分开"是中国体育产业当前最重要的制度改革原则;(5)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应是一种主要以生活性服务业为总体定位的体育产业功能区;(6)当前应加强体育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出台后续配套政策;(7)应积极研发我国"体育卫星账户"统计系统。  相似文献   

3.
“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规范了体育培训市场秩序,也提升了体育培训服务质量,为促进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引擎。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基于“双减”背景剖析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要素与阻滞因素,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认为,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要素主要是:国家政策导向引领体育培训创新发展的行动力、国民体育消费需求急剧上升的拉动力、体育中考促进体育培训市场日趋增量的驱动力、企业间的博弈竞争促进体育培训业提质增效的推动力。目前在体育培训业发展中存在的阻滞因素主要有:(1)监管障碍:体育培训市场监管机制缺乏;(2)融合壁垒:体育培训与学校体育协调不足;(3)创新不足:体育培训服务内容同质化严重;(4)思维固化:应试思维与学生焦虑风险并存;(5)粘性不高:难以提升体育消费忠诚度等。据此,建议:(1)建立多元协同监管体系,完善体育培训市场准入机制;(2)加强政策支撑,深化校企协同发展;(3)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提升体育培训服务质量;(4)降低升学压力,树立体育健康价值理念;(5)拓展多运动项目导读,提高体育消费粘性等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经济历经下行风险逐步企稳向好的现阶段,体育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对未来顺利实现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以体育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和拉动率为指标,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从总量和结构的视角深入探究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宏观经济效应。体育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总量和结构测算数据均显示,2007—2014年间,我国体育产业的GDP贡献率虽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体育产业的经济增长拉动率测算数据显示,2007—2014年间,我国体育产业的GDP拉动率在总量上虽表现为在波动中缓降,但其在结构上却表现为体育用品制造及建筑业的GDP拉动率在波动中下降、体育服务业的GDP拉动率在波动中上升的"一降一升"趋势。这一趋势与我国体育产业正从体育用品及建筑业向体育服务业转型相一致。当前体育服务业基础的薄弱性使得我国体育产业的经济效应还有待进一步激发,未来想要更好地发挥体育产业的宏观经济效应,深入推动体育产业结构转型,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辽宁体育产业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贡献率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在工业振兴中的辽宁体育发展策略。研究认为,体育产业成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贡献率主要表现在体育器材制造业、体育服务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彩票业等贡献率。发展体育产业主要策略包括加快体育制造业的优势,打造辽宁品牌;加快体育服务业发展,拉动体育消费市场;营造良好的体育产业投资环境,促进社会就业率。  相似文献   

6.
以体育消费需求升级为分析视角,通过分析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指出体育产业转型发展路径。体育消费需求升级是促进体育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关联程度低等因素制约其转化为体育产业发展效益。体育产业转型发展的现实路径主要有:以体育消费需求升级为核心,促进体育市场扩大有效供给、创新管理制度、改善消费环境、优化政策系统;以体育服务业发展为重点,培育新业态、推广新模式、拓展新空间、提升服务质量;以健全体育市场机制为关键,完善法律法规,实施政策激励、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质量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7.
黄海燕  康露 《体育科学》2022,(1):15-34+58
迈入新时代,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逐渐演变为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主线的高质量发展,这使得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3个层次全新的重大理论问题,即什么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体育产业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这3个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涉及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内涵、体育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及主要路径4个方面的论题。研究认为:1)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体育产业系统从“量”到“质”的长期性动态演变过程,这一过程既包含“量的扩张”,又包含“质的提升”,它以不断满足和引领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根本目的,通过系列要求和发展路径最终实现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效率最佳化和价值最大化的有机统一;2)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3)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有机结合为总体要求,从而廓清高质量发展的方向;4)体育产业要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主要发展路径,争取...  相似文献   

8.
进入“十二五”后,对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而言是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此时梳理“十二五”期间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思路,增强对其规划的科学性,促进其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认为:以提高体育产业整体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培育国民经济新增长点为目标,以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继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把拓展国内体育消费需求与开拓国际体育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4—2017年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深入考察了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拥挤效应和溢出效应。结论:1)长三角地区体育服务业集聚态势更加突出,但仍是以上海为集聚中心的“单极”空间分布格局,多核心、网络状的长三角地区体育服务业空间结构尚未形成。2)长三角地区体育制造业出现一定程度的拥挤效应,体育制造业集聚降低了体育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对体育制造业增长产生负向影响。体育服务业集聚并未提升城市体育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其发展的主要动力依然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型增长而非效率型增长。3)长三角地区体育制造业集聚未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外溢性,体育服务业集聚对邻近城市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结论,对未来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溢出效应的释放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晨  董婕 《精武》2012,(13):59-61
从广东省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品制造业和销售业、体育服务业、体育产业市场管理与政策法规等方面探讨"后亚运"时期我省体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发现,我省体育产业结构发展还还存在不协调方面,体育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于体育产品制造业;体育中介产业缺位;体育产业整体质量和效益还有待提高。在"后亚运"时期广东省体育产业应大力促进广东体育健身娱乐业的蓬勃发展,加快广东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尽快完善广东体育用品制造、销售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引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应有之义。“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助力健康中国建设、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一切为了人民、主体是一切依靠人民、要求是一切从问题出发、效果是一切由人民检验。鉴于此,提出“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制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培育“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市场主体、提供“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产品与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我国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以期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促进体育服务业健康发展。体育产业相关政策和体育消费升级为体育服务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同时,体育服务业也面临大众参与体育服务消费热情不高、体育服务市场多主体供给不足、相关体育服务业政策法规不全等挑战。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有:以体育服务业内涵发展为目的,提升体育服务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打造行业品牌;以激发体育服务业活力为导向,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服务功能,激发企业参与体育服务市场供给积极性;以优化体育服务业结构为重点,创新发展思路和方式,推动传统体育服务业升级,促进新兴体育服务业态涌现。  相似文献   

13.
雄安新区作为国家“千年大计”,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其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时间、空间需求为导向的供给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法,选取土地利用开发程度指标、人口密度指标、经济密度指标,预测2035年雄安新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并对各个要素的时空分异演化趋势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四点雄安新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路径:(1)以新时代生态需求为导向,合理开发利用体育空间,提升资源配置集约效应;(2)以动态人口需求为导向,彰显群众体育文化需求特征,构建自发性为主导的管理机制;(3)以现代化经济需求为导向,平衡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打造智慧化服务平台;(4)以整体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为导向,立足“大群体”供给格局,迎合“共享体育”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供给侧改革的现实意义和发展要求,剖析武汉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存在的困境,探讨武汉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研究认为,目前武汉体育产业存在产业规模较小、结构不合理、体育产品和服务供需不平衡等现状,需要借助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以此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同时要构建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场馆建筑业、体育生态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合理有序的体育产业多元市场体系,增强武汉体育产业的竞争力,使体育产业真正成为武汉经济增长的发力点和新动力。  相似文献   

15.
以2015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切割了体育产业投入产出基本数据,将体育产业内部构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置于复杂网络系统,从“整体”“单点”“亚结构”3个层次刻画了体育产业结构的复杂性特征。研究表明:1)在研究期间,中国体育产业结构具有小世界网络特征,体育产业内部环形网络经济已经形成,但整体产业部门间联系不紧密,依赖于实物性的单向支持,影响了体育产业结构的溢出效益;2)不同产业部门在结构网中存在不同位置与角色,其中,实物性产业部门对于其他产业部门向前带动效果显著,而体育产品流通与经济技术交叉融合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向后支撑效果显著。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有较强的辐射力与控制力,对部门间体育经济活动集散和中转作用较强,具备主导其他产业的实力。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和体育场馆服务业与细分产业部门形成了一定的关联关系,在体育产业结构网络中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是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部门;3)体育产业网络结构中存在“结构对等”的集聚子群,可划分为四大“模块”。模块之间互动关系呈现较为复杂的嵌套式产业链,提出“自反性”板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体育服务业是服务业的一部分,也是体育产业的主体部分,体育产业中的用品业、设施业等各领域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体育服务业上来,通过体育服务业来实现体育产业的本质功能。该部分发展的水平及程度是体育产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直接影响和关系到整个体育产业发展的进程。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仍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因此,加强我国体育服务业经营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研究,对于提高体育服务质量水平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1 在我国建立体育服务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以江西省体育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江西省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江西省体育产业的相应对策,即:将体育服务业作为战略发展产业,规划产业发展的步骤和措施;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改革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服务型政府;利用区位优势,形成以南昌为中心的体育产业集群效应;制定和完善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加速培育体育产业所需的专业经营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8.
1.休闲体育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1)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2)拓展体育产业的经营空间,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寻求新的突破点与增长点;(3)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刺激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4)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问题;(5)引导人们的健康消费理念,达到传播先进文化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小康社会状态下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背景分析(1)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休闲体育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有直接的联系。随着小康社会到…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承办第12届全运会将为我省体育产业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促进体育市场的规范运作,体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等服务业在整个体育产业中的比例将进一步扩展和提高,体育彩票主体产业将得到大幅度提升,体育产业结构也将进一步得到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时期我国体育服务业发展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2010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的数据资料为基础,从体育服务业的规模、结构、增速、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及管理等方面,对"十一五"时期我国体育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我国体育服务业发展存在如下问题:规模较小,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较低;内部结构不平衡;社会化水平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资金不足等。提出:加快体制改革,完善投融资体系;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服务业;制定有利于体育服务业发展的税费政策;落实公益性体育组织和体育事业的捐赠、赞助政策;完善公共体育场馆政策,实现"紧扣本体、全面发展、服务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