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经典诗文历史源远流长,经典佳作美不胜收,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典范,也是我们的祖先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更是中华人民真善美的艺术结晶。在今天,传承这些经典,就是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这对培育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为人类谋福利、为人类服务的人生理想,同时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人生理想。他为追求人生理想艰辛创立、积极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坚守人生理想对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思潮进行坚决的批判。马克思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3.
宗白华用他的"美学散步"表达了一个完整的人格理想,而他对人格理想的思考不仅与其学术有关还与他的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宗白华的一生是他所建构的人格理想的最好注解.宗白华思想中体现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空灵"与"充实"的张力以及对美的和谐的追求既是其美学人格理想的一部分,也是其美学人格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从张爱玲对人生的认识、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她世俗理想的内容几方面,分析了张爱玲价值观的优劣,并论述了其价值观对重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95后大学生作为正值青春年少的人群,由于特定的年龄阶段与精神思想面貌,其消费观念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当下青年消费群体的基本面貌与特点,并且可以十分具有代表性。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精神诉求与人生追求的一些内容,对我们高效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由此推动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建设与人生理想的规划以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并落实。  相似文献   

6.
马致远的杂剧创作一般被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表现的是失意文人对人生悲剧的体悟,后期则主要表现的是失意文人对理想世界的探寻,其中对个体人生的关注与思考的内在精神在前后期则是一致的。这种对个体人生主要是文人命运的高度关注和他在悲剧时代对人生的独特思考与马致远个人独特的经历与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7.
人生理想教育在当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加强人生理想教育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就必须重视开拓就业新途径,围绕感恩教育、诚信就业、格物立志和平等就业等四个方面,建立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了以精忠报国、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融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感受民族精神,增强对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培育学生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9.
张国强 《职大学报》2012,(5):84-86,89
儒家理想人格是儒家设定的人在道德修养过程中所追求的终极范式和完美人格形象。它的基本内涵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理想人格的目标、德目和理想人格所包含的实施"仁政"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人格总体状况良好,他们追求自我完善,学习积极主动,既追求个人的发展,又关心国家的进步,但也存在一定的人格缺陷。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和教育,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提升大学生理想人格的自我修养的自觉性,是整体提升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姜夔艺术化人生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化人生的关键是使人的精神得到自由解放,姜夔一生在成就艺术作品的同时也在努力成就艺术化人生。但是,他追求自由的理想因现实羁绊而总是失落,看似高蹈而终究不能,因而他的艺术化人生别具悲剧性,这可从怀归主题和恋情主题中窥见一斑。究其因,一是与宋学背景有关,二是与个人资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周恩来精神作为时代民族精神的升华和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体现,对于人格塑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大学生要以周恩来为精神标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追求、严谨的工作作风、渊博的学识水平、和睦的互助协作、绚丽的人性之美为标准塑造自己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王阳明的理想人格以二重性的良知为哲学基础,注重道德修养和个性表现,以伦理品格和审美品格的高度统一为价值标准,是道德修养与审美自由的统一。它既注重个体情感愉悦、追求精神自由与超功利又追求与天地为一的境界。“谦谦君子”、“狂者胸次”、“圣人气象”是王阳明心学视域中的三种人格典范,也是王阳明理想人格内涵的形象表达。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一方面怀恋和赞美故乡那"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一方面又揭示了由于政治、经济、战争等外部因素的挤压造成的对正常人性的摧残, 嘲讽了被都市上等人异化和扭曲的人性,从而表现了作者对那种向善的道德、对理想的生命形式的呼唤和追求.  相似文献   

15.
《庄子》中描述的人格理想既有凌虚蹈空的神人,也有生存于现实中的圣人,前者体现了对绝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后者则探讨了在现实生存中对自由的坚持与践履.庄子人格理想因其体现了人的自由精神而具有充分的审美价值,这对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倾向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有助于匡正世人浮泛的审美思考.  相似文献   

16.
青年党员干部是我们党的中坚力量,其理想信念的坚定与否直接影响着党的生命力和社会的发展力。加强青年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培育,作为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已迫在眉睫。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职业理想的重要意义,把职业理想作为理想信念培育的主要抓手,使理想信念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人生境界关乎个人理想与追求,对于一个人成长有着莫大的关系。本文通对王国维的三种人生境界的解读以及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人生境界不同追求的阐述,分析在当今消费至上、物欲横横流的社会中个人应有的人生价值追求与境界。  相似文献   

18.
苏区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土地革命年代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宝贵的教育资源,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路遥《人生》中的刘巧珍有着农村姑娘特有的善良勤劳、质朴纯真,对生活有广博的情怀,对“活人”有执着的韧性和顽强。情爱追求的枯萎又表现出她文化素质的欠缺和精神世界的浅薄、狭窄,在人生追求上她与高加林存在着巨大落差和错位;她单调自卑,存在着爱情中人格独立和自我价值意识的缺失;她的出嫁又体现出对旧陋习反抗的脆弱和对情爱追求的不坚定性。从她身上透视出传统美德的熏陶和现代生活气息的浸染,以及生活环境、传统观念中的糟粕对她文化素质和精神思维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大部分作品突出表现的是一种对理想生命形态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美好愿望,然而其理想人物的命运却在现实种种隐形力量的夹缝中夭折.这是其理想与现实人生反差的真实写照,也是其追寻牧歌式生命形式失落的挽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