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热情关怀青年、充分信任青年,站在“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擘画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肩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关系“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正因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作为汇聚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园地理应不忘初心和使命,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作为党办大学的办学定位,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环节,将发挥好“大思政课”作用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切实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承续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格理想,秉持毛泽东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人格设计,是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时代表征,蕴藏对新时代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创造性回答。基于此,以历史逻辑、时代因由、实践要求为线索解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深刻蕴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肩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使命。要充分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文化育人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原则,深入推进校园文化提能增效行动,全面抓好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文化育人的重点任务,推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落地见效,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要求,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篇的重要内容,是课程的重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通过积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历史方位和前进坐标,清醒认识新时代的际遇机缘与责任担当,增强扛在自己肩上完成强国梦的历史使命自觉,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6.
理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责任落实是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客观要求。当前部分理工科院校的专业课教师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忽略思想道德教育;育人方式方法简单,缺乏育人艺术;业绩考核重视专业成绩,轻视育人效果。而理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师拥有与学生专业同源、思维相近、志同道合等落实教书育人责任的优势。因此,他们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争做"大先生"典范,坚持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并重;增强育人本领,用高超的育人艺术将教书与育人相融合;履行"筑梦人"使命,把"三性"原则融入专业课教学全过程,以更好地落实教书育人责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新人观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理论体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是马克思主义新人观的新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新战略不仅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下的新判断,也是为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新要求,更是赋予新时代的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人以新使命。作为马克思主义新人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新人观的理论赓续和实践延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必须始终坚守服务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心”。新时代坚守初心,必须始终坚定育人信心,坚守培育爱心,坚持教育耐心,从“心”开始,才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新使命和新发展。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开价值引领和思想动员。围绕新使命,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特点,我们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构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不断接受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向人民和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教育者的考卷,命题标准是"初心和使命"。答好坚定信仰的考题。不忘从教初心,牢记教育使命。新时代,要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一方面,传递教育力量,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另一方面,传承教师精神,恪守爱国守法、  相似文献   

11.
杨超 《宁夏教育》2023,(6):27-28
学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充分发挥育人主阵地作用,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继续推进对劳动教育的研究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人的本质复归和完满教育使命职责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为顺应新时代而发生了要素的充实、支点的转向、内容的重组等内涵上的变化.新时代背景下改进和加强劳动教育,于个人:回归本质,实现学习者个体充分发展;于社会:倡导和谐,构建真正的社会共同体;于国家:凝聚民心,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九江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推进“12345”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创建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努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的关键是着力完善“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的立德树人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生态、更优的教育资源、更强的服务支撑,使高校真正成为锻造优秀青年的大熔炉。南京大学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施“熔炉工程”,强化使命担当,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教育实践,积极推进立德树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的关键是着力完善"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的立德树人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生态、更优的教育资源、更强的服务支撑,使高校真正成为锻造优秀青年的大熔炉。南京大学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施"熔炉工程",强化使命担当,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教育实践,积极推进立德树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集团化办学的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7.
杨晓慧 《人民教育》2022,(21):11-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新时代新征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提供了根本遵循。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重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价值基础,提供人才支撑。为此,要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通过充分展现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感召力,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年坚定理想、勇担责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从严治军、军民融合背景下,传统的军训育人模式致使军事课程目标难以达成,本文着力探讨构建"部队教官+学生教官+X"联合承训新模式可行性,以提升大学生综合国防素质,实现军事课程综合育人目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高职思政课教师培育时代新人既面临难得机遇,更面临诸多挑战,如复杂多变的育人环境、尚需深化的学生认知、亟待发展的教师素养。高职思政课教师唯有提升自身素养、用好思政课教材、优化教学模式、拓展实践教学,才能有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担当"精神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动力,也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诉求。新时代应把握"担当"精神在培养时代新人中的关键位置,以青年大学生为着眼对象,明确"担当"精神的生成逻辑,把握"担当"精神的内涵要求,探求"担当"精神的培养路径,进而助力造就一批甘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