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从乡镇公务员工作对象--农民的新变化、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建设"服务型"乡镇公务员队伍的对策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新时期乡镇公务员队伍转型的背景、焦点和思路问题.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6年来,我国基层公务员队伍相继出现人才流失现象,这种流失不仅有高额的人力替换成本,而且还影响到我国基层行政组织的正常运转,影响到整个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本文分别从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和出口角度,分析基层公务员的非正常流失形成的原因,研究探讨针对基层公务员非正常流失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务员的辞职、辞退制度,是保障国家公务员的合法权利,优化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重要“出口”方式,也是对国家公务员队伍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的出台,畅通了我国公务员队伍的“出口”,为加强机关廉政、勤政的建设,以及建立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的主要内容国家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申请终止其与国家行政机关的任用关系.也就是说,国家公务员不愿在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依照法律规定,自愿申请终止与国家行政机关任用关系的行为.事实上,辞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讲;辞职包含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的内容.最近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任  相似文献   

4.
公务员的收入是否合理,不但影响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和公务员的积极性,而且关系到公共行政管理的效率和公正性,甚至会影响社会公平.因此,必须保证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合理、透明.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村也产生很大的冲击并尚未见底,因此,乡镇公务员队伍的建设状况和工作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本文对抚州市乡镇公务员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十余年了。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得到了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不断地提高,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正在逐步地建立,但距真正建立起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还有一定的距离。要建立起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务员职业普遍为社会所看好,人们想方设法地、采取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往公务员队伍里面“挤”,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务员培训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社会对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全面加强公务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成为各级政府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的工作效能决定着政府管理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事务的有效性,决定着行政效率.当前要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建设高效、勤政、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必须建立和完善公务员考核激励机制,发挥奖优罚劣的功能,增强公务员制度活力.提高公务员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本文在阐述完善公务员考核激励机制必要性基础上,对我国现行公务员考核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曾维政 《华章》2007,(12):55-55
社会对公务员有一种偏见,似乎所有腐败问题之源均在官德.中国公务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少数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腐败的建议是十分必要的.根本的出路,在于加强我国公务制度的全面建设,从而保证公务员队伍的勤政和廉政.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考核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对于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应用发展性评价理念对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力图使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1.
民事责任与债关系的定位是民法基础理论中的难题之一,也是围绕民事责任所展开的关键性问题。通过梳理近代民法上民事责任与债的"融合"到"分离"形态、现代民法中民事责任与债的"交叉"形态,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民事责任与债的关系,一方面肯定了民事责任与债在特定阶段上的重合关系,另一方面强调了民事责任不同于债而是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法律范畴与法律制度。因此,民事责任与债在现代民法中必然以交叉的形态存在,二者在对立统一中共同保护着民事主体的合法利益,治理越轨的民事活动和民事关系,维护和保证民事法律关系的正常运转,保持民法中秩序的良性运作,从而在民法领域中实现正义。  相似文献   

12.
从法学的角度来解读市民社会,更多是从民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出发。市民社会与民法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这不仅表现在二者历史进程的相互交融性以及二者的价值相通性,更表现在二者的互动发展。认清市民社会和民法的关系对于我们培育、发展和完善市民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德国民法是世界立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德国民法对中国民法的重要影响已是法学家的共识。德国民法在以下方面对中国民法产生了影响:翻译德国法律、《中华民国民法》编纂模式及主要内容;德国民法的思想精神影响了我国民法的发展;我国民法在祖国法律的统一问题、法律移植问题、抽象物权行为理论问题、民商分立问题、五编制问题上借鉴了德国民法。  相似文献   

14.
近代民法是随着民法典的产生而产生的,民法典自颁布之初,在形式和精神方面确立了民法的理想:民法典成为法律的新起点,禁止法官解释法律;民法成为自由、平等和自然人的法律。保持民法典作为民法结构完美性的典范,坚守自由、平等的传统民法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民法基本原则体现着民法的基本理念,是对民事法律制度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对指导民事法律立法、民事司法以及民事活动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研究民法的基本原则,首先,要对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其次,了解世界范围内民法基本原则的发展历程,全面分析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最后,通过发挥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和作用,来克服我国成文法的局限性。希望能够通过对民法基本原则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加深我们对民法基本原则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发挥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和作用,为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公民道德权利是公民社会建构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公民社会初步形成,但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公民道德权利严重缺失。因此,强化公民权利意识、培育公民公共精神、健全公民权利保护机制是构建公民社会和维护公民道德权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民事行为能力制度是民事主体制度的重要内容。通过考察不同时期的代表性立法,展现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立法确立过程。民事行为能力制度是伴随着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身份到理性,确立了抽象平等的权利能力制度,同时产生了以理性为基础的行为能力制度。从抽象到具体,解释了权利能力制度的虚化和行为能力制度的凸显。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努力都是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超越市民社会及其典型形态即资产阶级社会。马克思反思批判了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国家哲学,从国家“下沉”到市民社会,主张从市民社会出发揭示市民社会的真实面目以及与国家的关系,进而把握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组成要素,寻求超越市民社会的力量、途径与策略;在把视角降落到市民社会,以及发现了市民社会及其资产阶级政治哲学的缺陷后,马克思站在人类社会的基础上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为剖析和超越市民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层面上对市民社会进行了病理学诊断,揭示了市民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基本矛盾,阐释了市民社会的历史命运;通过对市民社会的全面批判,马克思找到了实现超越的革命路径,为人类从市民社会过渡到“自由人联合体”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事诉讼和民事仲裁成为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最常用的手段.民事诉讼是一种司法制度,而仲裁是一种准司法制度,具有民间性;如何正确区分两者的种种区别和联系,是发挥诉讼与仲裁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民事习惯在我国民法中的法源地位尚未被确立,导致其在司法适用中的尴尬境地。基于此,在考察民事习惯在法院司法判决中具体适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民事习惯在民法中的法源地位状况,指出了民事习惯在司法判决中的适用条件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