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吲哚化学的研究是杂环化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特别是有关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合成。3-取代吲哚衍生物可以构建许多天然产物和相应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其合成方法的研究格外令人关注。本文研究了近几年关于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总结。  相似文献   

2.
<正>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储成才研究组及其合作者通过对一水稻大粒显性突变体(Big grain1,Bg1-D)的研究,发现BG1编码一个受生长素特异诱导的早期响应的未知功能蛋白,在水稻茎和穗的维管组织中特异表达。有趣的是,BG1过量表达株系生长素极性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并导致水稻籽粒显著增大。田间试验表明,BG1过量表达株系与对照相  相似文献   

3.
<正>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黄锦岭和胡向阳课题组通过对植物生长素主要合成途径中色氨酸氨基转移酶(tryptophan aminotransferase)和黄素单加氧酶(flavin monooxygenase)两个关键基因家族进行分析,认为没有可靠证据支持生长素在藻类起源的观点。其合成途径是垂直和横向遗传的嵌合体,并起源于早期陆生植物。文章第一次清晰地证明了植物生长素主要合成途径是陆生植物,阐明了其进化机制。推断植物生长素最早可能参与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并满足植物自身发育调控的需要。相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测定了吲哚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的含量,固定相为:Waters XBridge C18液相色谱柱(150*4.6mm,5un),甲醇-水-冰醋酸(60∶4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8nm;吲哚美辛在50~35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吲哚美辛的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93%(n=6);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吲哚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动态     
《科学中国人》2022,(24):6-7
生物大分子凝聚态调控细胞命运可塑性国外学者在解析家族性直肠癌基因A P C突变体功能易感性时发现了APC的重要调控蛋白EB1。但是,EB1如何招募众多的APC类蛋白(人类基因组显示约有1000种含SxIP基序蛋白)与动态变化的β-微管蛋白结合,一直是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与分子病理学未解答的问题。对相关问题开展研究,中国科研团队取得了重要突破。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2月20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  相似文献   

6.
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薛红卫研究组通过研究发现:拟南芥β-酮酰-酰基载体蛋白合酶I(KASI)通过影响脂肪酸合成而参与叶绿体分裂和胚胎发育的调控。对KASI的一个T—DNA插入缺失突变体的表型观察表明,KASI基因的缺失导致了多效性的表型,包括黄化、叶扭曲、育性下降以及植株矮小等,特别在KASI突变体中很多叶肉细胞都只有2—5个巨大的叶绿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吲哚美辛缓释胶囊的处方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安捷伦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218 mm×4.6mm,5μm),甲醇-水-冰醋酸(80:20:0.01),检测波长:228nm,流速:1.0m·min-1。吲哚美辛缓释胶囊最佳处方为吲哚美辛200g、淀粉145g、微晶纤维素15g、聚丙烯酸树脂Ⅱ号25g,乙基纤维素25g。  相似文献   

8.
以N-乙基-3,3-二甲基-5-甲氧基螺[2H-吲哚-2,3’-[3H]萘并[2,1-b][1,4]嗪光致变色材料,合成了光致变色涂料。并对光致变色涂料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5-羟基-6-溴-1H-吲哚-3-羧酸酯类化合物。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通过加成、Nenitzescu、酰化、溴代、取代、脱保护和Mannich反应一共七步反应得到目标产物。结果:合成得到6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确证。  相似文献   

10.
先进的苏联生物学——米邱林和李森科的生物学,大力地鼓舞了从事研究关于创造动植物的新品种及经济有用的新形态的工作。现在,各种家禽已经引起了某些苏联生物学家们的注意。其所以如此,虽然一方面是因为用家禽做实验比较经济;但主要的还是因为家禽的胚胎生于卵内,在母体之外,当胚胎发育的时候,施用外科手术特别方便。蛋白在胚胎四周,其成份的变化,对于胚胎会发生影响。研究这个问题的工作已经甚为普  相似文献   

11.
以鸡血藤为研究对象进行扦插繁殖研究,探讨了鸡血藤不同基质、不同部位、不同生长调节剂的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最佳基质为泥炭土+蛭石(1:1)、部位为梢部、生长调节剂为吲哚乙酸(IAA)浓度50ppm浸1.0h有利于鸡血藤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12.
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572095)等资助下,南方科技大学谭斌课题组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构建轴手性化合物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Organocatalytic Asymmetric Arylation of Indolesenabled by Azo Groups"(偶氮促进的有机催化吲哚的不对称芳基化反应)为题,于2017年10月2日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自然·化学》)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nchem/journal/vaop/ncur-  相似文献   

13.
《学会》2002,(7):31-34
SCF E3泛激素连接酶复合体的结构 依赖于泛激素的蛋白质水解是很多生物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调节机制.本期<自然>杂志发表了SCF E3泛激素连接酶复合体的结构,该复合体涉及包括细胞周期蛋白在内的关键蛋白分解过程的最后阶段.本期封面所示为这一复合体,由与培养基结合在一起的F-box蛋白(粉色)、以及Skp1(蓝色)、Cull(青色)和Rbx1蛋白(红色)组成,该复合体吸引上游与泛激素结合在一起的酶(橙色).  相似文献   

14.
张胜 《科技通报》1989,5(3):45-48
储精囊是雄性啮齿类和其它哺乳动物的附性腺。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依赖于雄激素的存在。储精囊的功能主要是合成各种分泌蛋白(seminal vesicle secretion proteins,SVP)及一些小分子物质。其分泌液则参与精液的主要构成。近几年来,随着DNA重组和分子克隆技术的应用,人们利用SVP作为标记蛋白来揭示雄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取得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5):647-647
<正>中科院水生生物所崔宗斌研究组深入研究了饥饿状态下突变体肝脏中脂肪酸积累的分子调控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由于缺少精氨酸转运载体Slc7a3a,导致突变体肝细胞内精氨酸转运受阻,NO合成受到显著抑制;(2)NO合成减少直接导致下游cGMP信号分子合成的减少,并进一步抑制AMPK的磷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5):585-586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韩敬东研究组通过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系统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发现组蛋白H3H27me2/3去甲基酶UTX-1/UTX对衰老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在秀丽线虫中,该基因的杂合突变体及野生型的RNAi敲降后都能极大地延长线虫寿命,使其抗逆性也大大加强。遗传学分析发现,其功能依赖于胰岛素样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7.
合成生物学研究(syntheticbiology)是一门新兴研究领域,是生命科学在21世纪刚刚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合成生物学是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进化系统学、生物化学、信息学、数学、计算机和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产物。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发展势头强劲,许多新的技术被应用到合成生物学领域,2010年人工合成生命的出现更是引起了舆论轰动和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鉴于此,文章对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脏储备功能分析仪(DDG分析仪)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采用DDG分析仪对外一科48例肝包囊虫手术病人进行吲哚箐绿(indo cyanine green ICG)15min潴留率(简称ICGR15)检测,并加强检测前、中、后的护理。结果 48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检测,无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DDG分析仪进行肝储备功能检测具有安全、方便、征创的优点,正确的护理及操作能保证检测顺利完成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生殖过程包括生殖细胞(精子与卵子)的发生、成熟、受精、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发育等环节。精子在发生过程中,其结构、形态、功能的分化以及基因表达都受到严格的时空调控,其中精子膜蛋白的合成与转化,对精子的成熟、获能和精卵识别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了解与精子细胞分化、成熟有关的膜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基因表达,不仅对生殖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并为探索免疫避孕新途径,发展抗生育疫苗也具有潜在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09,(4):1-2
著名学术刊物《植物》最近发表了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万建民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有关水稻谷蛋白合成机理方面的重要文章《液泡加工酶OsVPE1是水稻进行谷蛋白高效加工所必需的》。该研究从分子水平揭示了引起水稻谷蛋白前体巨增突变性状的分子机理,阐述了该基因在谷蛋白合成、积累中的地位,利用该突变体及其基因标记可为低谷蛋白水稻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和分子育种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