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王远亮1955年7月9日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县,1978年2月至1984年10月,进入成都工学院攻读天然高分子材料,师从著名高分子材料科学家徐僖院士和何先祺教授,获硕士学位,1984年10月成都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进行天然高分子研究。1986年6月进入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室主任、讲师、副教授。1996年6月获得重庆大学生物工程研究院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生物流变学专家吴云鹏教授。1998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出访德国AachenTechniqueUniversity,进行应用生物物理学研究。1997年任重庆大学教授。1998年任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2004年任国家"985工程""生物流变学与基因调控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生物材料与仿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重庆高分子材料学会理事长,重庆生物材料及人工器官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4):299-304
宋默男,40岁。英国Lancaster大学物理化学系研究员,美国物理学会会员,纽约科学院会员。1982年辽宁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1989年获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8月至1992年12月广州化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93年1月考取美国CaseWesternReserve大学大分子系博士研究生,师从国际著名高分子物理学家R.Simha教授,参加大分子热压行为的研究,1996年8月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大分子凝聚态物理研究,包括:聚合物共混相分离动力学和热力学;聚合物玻璃…  相似文献   

3.
郑时龄,同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学专家。196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分配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1978年起在同济大学建筑系师从黄家骅和庄秉权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1990年起师从罗小未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曾任同济大学副校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城市空间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4.
田静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3):241-245,262
2005年3月1日,是国际著名声学家、我国现代声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马大猷先生九十华诞,谨以此文表示庆贺。一国家栋梁马大猷先生祖籍广东潮阳,1915年3月1日出生于北平(今北京市)。1926年高小毕业于北平第二十一小学,1932年高中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36年获北京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清华大学电声学留美公费生。1937年12月赴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UCLA)物理系攻读声学专业研究生,师从Knudsen教授;1938年6月转入哈佛大学物理系,师从Hunt教授继续研究生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高彤 《科学中国人》2012,(12):70-71
专家简介:孙强,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1984年于西南大学获物理学士学位,1987年于四川大学获统计物理硕士学位,1996年于南京大学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现担任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并兼任系研究生教学委员会主任及空间委员会主任。任美国物理研究院主办的"再生能源学报"副主编;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1):92-92,F0003
林家浩,1941年生于上海,祖籍广东中山。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毕业,考人大连工学院师从师钱令希教授攻读研究生。1980年夏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高级会员、振动专业组组长。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百余篇,曾获2项国家奖和8项省部级奖。  相似文献   

7.
正专家简介:刘大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从事环境友好高分子纳米材料研究。1978年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2004年师从张俐娜院士开展天然高分子研究;2007年武汉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毕业,2008至2010年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可再生资源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被南京信  相似文献   

8.
人物名片     
<正>徐世烺。1982年6月获大连工学院硕士学位,1983年大连理工大学讲师。1988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工学博士。1990年起任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6年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至2003年,分别在英国威尔斯大学和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员、客座教授。2000年教育部第三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9.
1985年我于上木系本科毕业后,开始读硕士研究生课程。一年后得到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转入东京大学土木系桥梁研究室,师从日本著名桥梁专家伊藤学教授和藤野阳三教授,从事桥梁结构振动控制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吉跃教授1978年考入云南林学院(原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1984年考取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林学家.中国现代森林培育学的主要创建者和学科带头人。时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沈国舫院士.1997年转攻博士学位.在沈国舫先生的悉心指导下.经过6年的刻苦学习和艰苦拼搏.1990年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05,(1):2-5
徐世烺1979年9月考取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结构工程专家、现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国藩教授,选择了当时在中国刚刚萌芽的新兴学科——混凝土断裂力学作为主攻方向,在大连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开始了他的科研与教学生涯,于1982年6月获得工学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相似文献   

12.
白松浩空军装备研究院某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空中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领域技术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85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磁场工程系,同年考取西南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研究生,师从国际著名电磁场与天线理论专家任朗教授,毕业后分配至空军装备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3.
百科撷英     
吕植(1965~) 生于甘肃省兰州市。1981年考入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师从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潘文石教授  相似文献   

14.
百科撷英     
丁仲礼(1957~),第四纪地质学家。浙江嵊州人。1978年考入浙江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1982年被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录取为研究生,师从国际著名第四纪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1998年获博士学位;曾于1989年和1995年赴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做  相似文献   

15.
杨玉良(图1),高分子化学家。1952年生于浙江省海盐县,1965年考入上海格致中学,1968年作为知青返乡务农,1969年担任赤脚医生,1974年作为工农兵学员入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学习,1977年毕业并留校工作。1984年,在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获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高分子科学博士。1986—1988年,留学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从事固体NMR和高分子科学研究。1988年回到复旦大学工作,1993年晋升教授,历任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分子科学系首任系主任、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99年任复旦大学副校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2009—2014年任复旦大学校长。在访谈中,杨玉良院士主要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同时,作为老复旦人,杨玉良院士讲述了印象中的复旦大学,以及担任副校长、校长期间为复旦大学的发展所做的努力,并对他们这一代人作了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6.
栾文彦教授是我国著名应用物理专家,出生于1936年1月,籍贯辽宁省辽阳县,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曾任大连工学院应用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近代物理教研室主任,电磁工程系筹备组组长,  相似文献   

17.
华南理工大学坐落在中国南方名城——广州,是直属中国教育部的重点大学。校园占地面积近200公顷。校内环境清幽,景色秀丽,传统建筑与现代化楼群错落有致,交相辉映,是学习、深造和工作的好地方。 学校原名华南工学院,组建于1952年。当时,学校是由中国著名的几所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华南联合大学工学院,  相似文献   

18.
正专家简介:汪大洋,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国际胶体界面科学领域知名学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1998年在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师从汤心颐、李铁津、白玉白教授。1999年前往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David C.C.Lam教授研究组做博士后研究,1999年赴德国马普胶体界面所Helmuth M?hwald教授领导的界面部工作,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基金》1987,1(1):9-10
唐敖庆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15年出生,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名誉校长。专业:量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20.
王万林,博士,中南大学升华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钢铁研究所所长、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2000年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 2003年获得美国犹他大学冶金工程系科学硕士学位, 2007年获得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冶金材料专家,美国矿物、冶金、材料协会(AIME)主席,美国工程院院士Cramb教授. 2007~2009年,就职于国际知名企业利洁时(Reckitt Benckiser),任北美研发中心高级研究科学家.2009年被中南大学作为顶尖人才引进回国,组建钢铁研究所,现任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