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丽 《科教文汇》2008,(27):152-152
地图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教具,对历史地图的正确使用,能加强学生历史知识的巩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能否科学使用历史地图是关系地图应用历史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西方人文思潮深刻影响了逻辑经验主义有关反形而上学、统一科学和科学世界概念的理论与实践。对逻辑经验主义人文语境的历史反思表明,科学哲学与人文文化的积极互动能为科学哲学的发展增添更多动力。  相似文献   

3.
鉴古而知今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说,“在基础教育领域,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可见,提高全民族特别是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是一项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有人认为,历史属于文化素养类学科,似乎与培养科学素质无缘。然而,历史学科是任何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入门,蕴涵的科学精神能强化人们的科学意识,使人重视科学、尊重科学。史学的功能还在于“鉴古而知今”。江泽民  相似文献   

4.
科恩的科学观是一种语境论科学观。科学本体来源子历史语境,科学发展是历史和科学语境中科学观、传统与进步的更替,科学价值体现历史、科学和社会语境中科学对相关科学、社会和民众的多元功能性。科恩的语境论科学观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融合性、语境广义性、证据性和方法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自主性也称科学自主或科学自治。科学自主性是科学共同体的根本组成要素和本质属性,也是科学建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很难设想,没有自主性,科学共同体还能继续屹立于社会。自主或自主性本来的字面意义是指一个系统"自我管辖"和独立于其他外部影响的能力。科学获得自主性有一个历史过程。在近代科学孕育、诞生之时,在英国皇家学会成立前后,已经有科学自主性的诉求。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科学自主性也稳固地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6.
2005年11月15日是中国科学社创立90周年、《科学》杂志创刊90周年暨复刊20周年纪念日,在倡导“自主创新”、“科教兴国”的今天,我们捧出这段历史小心擦拭,传承“求真致用”精神,希望能为明天创造一段更为辉煌的历史。她最早存中国倡导“科学”与“民王”,她最先帮助人们理解何为“科学”,她首次规范各类科学名词的译法,她首创横排向右、使用两式标点的排版方式……她,就是诞生90年前一本名为《科学》的杂志。1915年1月,上海,一份稿件由在美国的留学生编辑、封面印有中文“科学”字样和英文“SCIENCE”的月刊悄然问世,发刊词上,赫然将“…  相似文献   

7.
科学建制的创新:德国科学活动中心形成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活动中心的形成关键在于能否适应不同时代科学自身发展的特点 ,创造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科学建制。德国之所以能从一个后进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 ,关键在于德国在大学科教和企业研发这两个方面的改革创新 ,为科学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智力基础和动力保障。同时 ,通过总结 1 9世纪德国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为我国科学的迅速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历史计量学又称计量史学,是指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机技术来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国外心理学家、科学哲学家将历史计量学元理论的概念首次引入心理学领域,试图建立一种以历史计量学理论为起点的新的科学哲学体系,这一思想的核心就是用历史计量学的方法改造传统科学哲学中的个案研究,从而使科学哲学研究建立在更可靠的统计学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
赵宇 《今日科苑》2007,(12):226-226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通过对科学发展进行历史的考察,提出了“范式”的概念,提出了崭新的、基于历史的科学观以及用以描述科学历史发展的“范式”,为科学哲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路。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进程及规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能适应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因此,历史课堂教学担负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仅概括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而且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要把握他们之间的互动影响。  相似文献   

11.
林盛 《今日科苑》2012,(23):46-47
人工也能驯养野生穿山甲,真神奇! 在闽中山区的福建省尤溪县,今年己75岁高龄的毛重光,用他自己多年的亲身参与、科学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填补了尤溪历史以来人工科学驯养野生穿山甲的这一空白,他也成了福建人工科学驯养野生穿山甲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从科学史定义看科学社会史的地位科学史概念的内涵、外延是不断变化的。这既能反映科学史自身研究内容的变化,又能体现科学的价值和影响的改变。要想从科学史的定义探讨科学社会史的地位,那就应该着眼于近期的定义,起码应该是本世纪以来的定义。萨顿认为,科学史是有关“客观真理的发现史,人的心智逐步征服物质的历史;它描述漫长而无终结的为思想自由,为思想免于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而斗争的历史”。这个定义中的第一句话是指科学学说史,第二和第三句话是指科学的社会影响以及理论产生的社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至2014年已有350年历史。回顾350年的发展历史,探究科技期刊发展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规律,能为期刊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启示。科技期刊的三个基本问题包括传播技术、期刊功能和商业模式。根据传播技术将科技期刊历史划分为印刷时代和数字网络时代,分别分析了两个阶段中三个基本问题的发展和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得出结论:传播技术是科技期刊产生和变革的前提,科学本身以及科学家的需求是真正促进期刊发展的动力,而出版形态和商业模式是实现科技期刊的科学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陈建英 《科学中国人》2014,(5S):191-191
随着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客观的历史知识,又能收获正确的历史观念,树立科学的价值体系呢?我认为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打造“一课一得”的学思课堂,让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在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以自己的教学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科学的步伐越走越快。人们早就说过,19世纪是科学世纪的开始。20世纪的科学技术向大科学、高技术的方向发展,更是名副其实的科学世纪。人类历史上许许多多的梦想和神话都已成为现  相似文献   

16.
纵观历史,那些伟大的贤人先哲们的会晤总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荡起时代的波澜,从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科学的光辉照耀着欧洲大陆,科学史上的伟大人物层出不穷。科学家之间的会晤也给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镜头。  相似文献   

17.
卢翠 《知识窗》2015,(4):83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科学地设计课堂提问,能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完成教学目的。本文对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科学、和平与战争问题比其它问题更能揭示出科学之社会应用的深刻性,也更能促使人们对科学的价值问题做深入反思.20世纪科学以及科学家在进步人类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事业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科学在战争中的毁灭性应用却暴露了西方文化中技术理性的恶性膨胀.现代人还没有学会把科学技术力量和道义责任以及人类生存的意义现实地结合起来,全面审视技术理性的得失,更没有把价值理性自始至终贯穿在科技创造与应用的全过程.当21世纪末叶的人类回首地球的往事时,科学是作为拯救人类的元勋而永垂青史呢?还是作为毁灭地球的祸首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个问题只能由进步人类自己来决定.  相似文献   

19.
范谊 《百科知识》2001,(6):46-47
拥有共同的语言,使世界各民族人民能够自由交流、沟通,这是人类久远的梦想。中国古代文明能取得辉煌成就,和秦统一文字不无关系。欧洲各国能得近代科技与工业革命之先,与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拉丁文在欧洲各国知识界的普遍通行更是直接相关。当时,欧洲几乎所有重要的科学、政治、历史、哲学著作都是用拉丁文写  相似文献   

20.
从科学文化的视域重新解读梁启超 ,是不同于历史、政治、文化等传统视角以认识历史人物多元侧面的新路径 ,也是通过人文学者理解科学文化的新尝试。本文以梁启超结缘科学与投身文化事业为主线 ,揭示其科学观、科学方法、科学传播、科学认识论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转型的探索。进而指出以人文情怀为基石的科学精神与内在的“文化理性”是构成梁启超在中国思想、文化及民族精神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