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围绕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个新要求和新课题.提出了积极推行"农村工业企业向工业规划区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农业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三集中"发展新模式,以"集中"促"集约".从而优化了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了农村生产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区建设以农民的富裕、农村的发展为目标,试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方法、途径更好地为农民服务、为农业服务、为农村服务。从知识管理理论和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知识管理理论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共同点,并从知识管理理论的角度就知识管理理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S省T市B社区拆迁社区研究,分析了农民没有土地引发的收入来源问题、搬迁农民心理预期与现实情况落差引发的问题、社区治理维度,搬迁后归属感难题及社区生活的不适应等4个问题,并提出为搬迁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努力完善搬迁农民的社会保障、做好对搬迁农民的管理服务、更新搬迁农民旧思想观念等解决路径,以期为实现农村拆迁社区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村生活固体垃圾排放及其治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全国7省的大规模实地调研,从治理对策角度定量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固体垃圾排放量、排放结构及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我国2010年农村生活固体垃圾人均日排放量约为0.95公斤,且增速快于城镇,区域间差异十分显著;垃圾排放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可回收废品类。计量经济学模型结果表明,农村生活固体垃圾人均日排放量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急需加强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管理,尤其要重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活固体垃圾治理。  相似文献   

5.
汶川八级地震灾后新建社区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汶川八级地震灾区城镇和农村新建社区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其居住条件、管理体制、社会生活、心理状态、就业形势等现状,针对灾后新建社区的管理问题,提出了包括增强社区基础保障、建立社区组织机构、加强社区模式管理、构建社区支持网络、完善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在内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村民自治制度推行以来,乡政村治格局下的农村基层社会,形成了典型的村组模式。然而,随着乡镇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不仅重构了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而且地方政府也正积极转变职能以应对这些新变化。本文以湖北杨林桥镇为个案,指出农村社区建设起源于农民的草根行动,认为由政府主导的农村社区制度化建设正在兴起,势必会形成一种制度化的农村社区构建模式,为思考农村组织制度的变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在社区建设中已取得初步成效,尤其是在深圳、广州等地,当地政府通过购买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使得大量社会工作机构入驻社区,开展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大大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公寓管理的需要,从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运行机制及工作方法入手,为大学生公寓管理注入新元素,以期公寓管理获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8.
《学会》2015,(5)
农村环保科普教育工作是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控制农村污染情况,改善新农村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该从环保敏感期农村环保科普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出发,重点探析了农村科普教育的提升措施,即需要融入"公民理解科学"的现代科普教育理念,鼓励农民环保自治,吸引社会组织协同管理以及创新农村环保科普运行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在新形势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进行农村社区建设已经日益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在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国家发展和农民切实利益的土地管理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并谨慎处理。本文从农村社区土地管理的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而就如何促进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土地管理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陆瑶 《今日科苑》2010,(4):169-169
农村社区体育对提高亿万农民身体素质水平,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其中,"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实现"乡风文明"关键。  相似文献   

12.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其中,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实现"乡风文明"关键.  相似文献   

1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权和农村社区组织及其成员权虽然在历史渊源、权利内容、变迁趋势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但它们却在实践、立法和理论研究中被混同了。混同的制度安排在"正义"和"效率"两个纬度上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看作是现行农地制度的成本。混同的表面动因是为了农民的利益,节约组织治理和组织管理的交易费用;但深层动因却是国家通过其最底层的代理人——农村社区组织,对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进行控制,从而获得制度收益。通过综合判断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的法经济学分析,可知混同的制度绩效是值得怀疑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前农村发展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即:"包产到户"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农村致富门路单一、农业发展科技含量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治中农民居住方式变化的生态环境行为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会广  李浩华  张耀宇  邹伟 《资源科学》2013,35(10):2067-2074
土地整治带来了农民由分散到集中的居住方式变化,由此也对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本文基于南京市高淳县、溧水县以及六合区18个村183个农户的调研数据,分集中居住(10个村,101个农户样本)与分散居住(8个村,82个农户样本)两个组,并运用描述性分析、对比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对集中居住区与分散居住区农民生态环境行为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 土地整治中农民居住集中化,与此同时其生活方式、生态环境行为方式也出现了与分散居住区农民显著不同的变化.集中居住区农户与分散居住区农户相比,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置方式、能源及户厕使用种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集中居住区农户生活废物废水的处理方式得到好转,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因下水管网建设不完善或缺少处理设施,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大多集中后外排,这种排污模式对社区外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使农民生活排污的外部性影响由社区内转变为社区外.这对今后改进土地整治工作而言,必须考虑到农民居住方式变化的生态环境行为效应.在相应评估基础上的土地整治才能处理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之间的关系,对三生空间格局的优化才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秦威 《学会》2013,(9):F0002-F0002
<正>为了提升社区社会组织的能力,促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更好推动社区建设,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于2013年8月26日一28日,在成都市举办了"社会组织在社区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培训班。项目实验社区的基层政府干部、社区干部、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S(多人参加了培训和考察学习。该项目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邓国胜教授主持,通过对项  相似文献   

17.
揣佳凡  王红光 《内江科技》2010,31(11):30-30,7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状况入手,分析了我国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相关的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对此提出农民体育健身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完善制度性支持、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和强化农村社区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不断推进着城市化进程,农村社会矛盾日益加剧,这成为了国家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农民生产与生活的核心,土地无疑是国家...我国的经济也在快速发展。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如何合理利用土地和管理土地的问题呈现在大家面前。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城镇国有土地,第二个是农村集体土地。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再利用和管理上存在更大的问题,需要特别处理,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对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集体土地登记确权的研究,对城镇化建设并不多。从这方面看来,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对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生态的安全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以下几点是可以影响城镇化发展。对集体土地登记确权的研究。有利于建设新农村,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城镇化的日益健全,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三年大变样"政策的背景下,通过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与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在农村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与特殊性,研究制约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提高农民参与全省"三年大变样"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河南省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有重大意义的人文工程。这不仅关系到改革开放之后广大农民的日渐突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问题,而且也关系到河南省整个社区文化建设的成败。河南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力量源泉,应从政策领导、乡土品牌建设等方面着手,把握机遇,多方参与,大力支持,加强传统文明对农村社区文化的整合力度,实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新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