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一定数量的习题固然是巩固数学基础知识、训练解题思想方法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并不是习题做得越多,数学就学得越好.教学中,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有的题,课堂上讲过,练习中做过,但学生遇到类似的题目,甚至是原题,还是不能顺利解答.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教学中只注重让学生完成题目,而忽视了教育学生解题后如何进行再思考.所以笔者以为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解题后进行再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当解完一道题时,有些同学则认为万事大吉.其实,有许多题目,解题结束后,继续认真“反思”,常会完善、优化解题过程,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与探索能力. 一思:题目的隐含条件及解题误区  相似文献   

3.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对应试者的"能力要求逐年提高".题海战术的功效明显下降,大量较少思考的重复训练,只能熟练、不能提高,对能力的发展帮助不大.对解题思路、解题过程的反思,可从帮助我们总结、归纳和辨别、澄清与此题相关的问题,达到做一道题,会一类题的效果.那么应该反思些什么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考虑.一思:解题过程合理吗解完一道题后,应作进一步的思考:题目中所有的条件都用过了吗?用足了吗?(含括号内的条件),题目所要求的问题解决了吗?解题中所引用的知识是否是书中已  相似文献   

4.
在生物学教学中,配备一定量精选习题进行训练,对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是很必要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着解题匆匆,就题论题,解完题目就算“大功告成”的不良倾向。结果在考试中许多题目“似曾相识”,却“百思不得其解”。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只重视解题的  相似文献   

5.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数学是枯燥无味的,数学题目浩如烟海,令很多人望而生畏.如何学好数学是困扰很多学生的一个问题.著名的大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认为“学数学是一种乐趣”,他指出:解题的价值不在于答案本身,而在于弄清“是怎么样做到这个想法的?是什么促使你这样想,这样做的?”这就是说,解题过程还是一个思维过程,是一个把知识与问题联系起来思考、分析、探索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在解题时,不是单纯的去求解正确答案,很多题目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从而为我们提供类似题目的解题途径和方法,下面我们就一道简单的习题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物理教学中 ,精讲精练是一个成功的物理教师所必须具有的素质 .“讲”有方法 ,有艺术 ,而“练”有选择 ,有目的 ,更有技巧 .笔者认为“练”有三个目的 :一是对学生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检验 ;二是完善、巩固新知识 ,使之及时消化、吸收 ;三是检验吸收的同时促进智力发展 ,形成能力 .三者之中 ,前者是手段 ,后者是目的 .怎样通过最简单的手段达到最好的目的呢 ?笔者认为 ,在平时习题训练中要培养学生这样的习惯 :解题之后要三思 .一思 :相关知识内容习题的编拟和解答 ,都要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教师容易注意到在解题之前 ,仔细分析题意和解题…  相似文献   

7.
习题“提示”之管见刘北荣当学生在解题遇到困难时,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提示,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笔者认为提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提示要适时在学生动手做习题之前不宜做提示,当学生对题目有了充分认识,并在解题中经过反复思考无法解答时或碰“...  相似文献   

8.
高考的形式是纸笔化考试.录取的标准主要是分数的多少,能否考出高分,就要看学生是否有较强的解题能力.但是在生物习题讲评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学生虽然做了大量的习题,但解题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有的甚至是类似的题目或原题还是不能得到满分.所以如何提高"答题能力",避免学生"一错再错",成为高三生物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于习题教学亦不能外,但是学生练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练习?解题过程中思维遇到了困难怎么办?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进行宏观调控.习题课是高中数学重要的课型,传统的习题教学就题讲题,灌输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导致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不够,知识学习和应用不成体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那么在高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一、精选范例深化研究习题教学不可缺失了例题的示范性作用,笔者认为选择怎  相似文献   

10.
问题被称为数学的心脏,所以解决问题的教学也是数学教学的心脏,在日常教学中,所有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围绕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对学生而言,学好数学的直接表现就是会做数学题目;对教师而言,就是所教学生的数学成绩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数学解题教学发生了“畸变”,但“条条大路通罗马”,正确地认识数学解题教学,或许可以使我们少走一些歧路.1 数学解题教学三要素——数学问题?学生?教师?数学问题,解题教学的核心.通常以例题和习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学中.例题,体现着“课标”精神,反映了教学内容,是习题的“母体”.它往往有明确的示范功能和导向作用,不仅是解题过程书写的标准样式,给学生以参照,而且还是解题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在高段数学解题教学中,一线教师常常会遭遇这样的困惑:有些题目学生已经做过好几遍,且讲过很多次的习题,部分学生还是“照错不误”.这种“过目即忘”“一错再错”的现象令人焦虑.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具有敏锐的数感、符号感和对等量关系的感悟呢?为改变现状,我在解题教学实践中,尝试着用“动静相随,数形相映,思画相济”的策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2.
面对各种数学复习资料、数学习题集,学生无法做完,感到“题海无边苦作舟”,教师也“望题兴叹”。老师、学生在课内外忙于解题,负担过重,事倍功半。诚然,要学好数学,必须做一定数量的习题,但这只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事实证明,只是作大量重复的题目或盲目解难题,是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的?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经验证明,加强“双基”,培  相似文献   

13.
王新荣 《新高考》2010,(5):111-112
在生物习题中,有些题目设问相同,但情景略有差异,或图形略有不同,使得这些题目解题过程、所用知识和最后结论上有着本质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能抓住这些“点滴差异”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便可克服解题中的思维定式,增强应变能力,提高解题的准确率。下面列举数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物理教学的真缔?我认为中学物理教学不过是以一定的知识为载体,以学习为活动形式,学会“疑、思、探、悟”,为将来的“创造”奠定精神、思维、方法、技能、知识诸方面的基础,这个“疑、思、探、悟,趣”就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真缔。  相似文献   

15.
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美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善于解题".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决定着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巩固和提高,数学教师要充分地发掘和突出解题过程的基本特点,努力渗透数学思维方法,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实现解题教学从题海战术中的突围.1.数学课应当"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我国历代教育家都十分强调让学生"自得",他们认为只有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得到的知识才会掌握得牢固,领会得深刻,应用时才会得心应手,这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学生学习解题的过程,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简  相似文献   

16.
顾升康 《物理教师》2003,24(2):24-25,28
物理习题中的条件是解题的前提 ,有些题目已知条件不直接告诉 ,而是明而不露、暗而不影、若明若暗的条件 ,称之为隐含条件 .如果不会识别习题中的隐含条件 ,就会导致解题失误 .许多初中学生对于解答这类题型的习题 ,常常感到无从下手 ,究其原因是他们还处于套公式解决简单问题的水平上 ,对题目中隐含条件的分析能力不强 .笔者认为 ,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 ,引导学生分析、求解这类习题 ,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充分挖掘并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这就等于找到了解题的钥匙 ,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现就这类习题的解法举例分析如下 :1 …  相似文献   

17.
<正>在高三物理复习过程中,我们都希望利用习题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从多次考试中便能体现这一问题,同一类型的题目只要稍有变化,学生就会"卡壳"。笔者认为,在习题教学中,不能单一地把问题讲清楚,而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在处理习题时,要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习题,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还能培养其分析问题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总结了“说题”教学的成功经验 ,然后阐述当时如何运用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解决问题的四个过程理论与组成智力的三种知识结构学说及知识迁移理论来指导化学“说题”教学实践的 .从而说明以现代认知理论指导化学实践对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化学学科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一、化学“说题”教学实践笔者在初三年级的化学教学中 ,发现有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跟不上教学进度的要求 ,有的似乎对课堂上的知识有了理解 ,但一做题目就会出错 ;有的在题目稍有变动时就不能适应 ;有的同一类型的题目虽然已做过多次 ,但班级平…  相似文献   

19.
化学总复习阶段 ,在串讲知识点的基础上 ,配备一定量精选习题进行训练 ,对使学生达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的目的是很必要的。但在教学过程中 ,发现不少学生存在解题匆匆 ,就题论题 ,解完题目就算“大功告成”的不良倾向。结果在考试中许多题目“似曾相识” ,却“百思不得其解”。究其原因 ,主要是重视解题的数量和结果 ,不重视解题的质量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忽视了解题后再思考。为此 ,我们提出了“解题后多思善想”的做法。教学实践证明 ,这一做法既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 ,又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那么 ,指导学生解…  相似文献   

20.
高三物理复习中往往要给学生做较多的习题,但是否做题越多,收效就越大呢?实践证明并非如此。这里涉及到教师如何帮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适量的练习把研究的物理问题进行加深与拓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用较少的习题达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提高能力的目的。本文以一道电学题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