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和欧洲梦,它是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外国梦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自己的梦。这使得中国梦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中国梦以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路径,作为推动梦想实现的内生动力;中国梦的独特意涵在于将国家民族的宏伟梦想和个人的具体梦想有机的融合;中国梦以"梦"这个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心领神会的独特话语来诠释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梦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是中国革命产生的根本背景,是中国革命发展的逻辑依据,同时也是评价中国革命的根本标准;中国革命则为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积极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3,(67):91-92
中国英语是英语语言与典型的中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用于表达中国特有的思想文化及独特事物,是传播和发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外语教学中增加中国英语的内容可以改变"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时代呼唤着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当代哲学,中国的哲学工作者有责任并且有自信能为解决人类当代所面临的问题贡献出中国人特有的智慧,给多元的世界文化增添绚丽的中国色彩。具有中国风格的中国当代哲学应紧扣时代脉搏,反映中国的时代精神,富有中国智慧和学术原创性。这是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提出“文化中国”蓝图构想恰逢其时。文化中国,有三个层面的内容表达:第一,文化中国是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自觉把建设“文化中国”作为今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一条河流叫中国,这一座山峰叫中国;这一条小路叫中国,这一片云彩叫中国…… 中国呵中国,我们伟大的民族在这儿生活;我们有阳光织就的皮肤,我们有江河坦荡的性格;我们有大海宽阔的胸怀,我们的意志能撼动山岳;可我们的先辈也受过凌辱和奴役,不屈的脊骨却从未弯过;南湖的游船呵遵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眼于中国年节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探讨。中国年节,虽属“历象学”,也是我国人民吉祥喜庆、团园美好的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虽包罗万象,然而又是我国古老优秀文化的代表。它们都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象征,也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着密不可分的源渊关系。中国年节起源早,流传广,影响大,这主要有赖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详细记载和保存,故能使其流传至今,发扬光大;中国年节又为中国文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大大丰富了我国民间文学的内容。中国年节,更为诗人所钟爱,诗坛涌现了一批歌颂中国年节的优秀诗篇,促进了中国诗歌的发展。本文为研究中国年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8.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搬来了西方的全部思想库,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成功,这得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适应了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受益于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然亲和力,中国传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天然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全人类的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离不开几千年中华文明丰厚的思想资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互动中形成了中国新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巨大动力源泉。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呼唤伟大的中国精神,破解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各种难题需要崇高的精神支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中国力量需要中国精神来凝聚。为了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进一步弘扬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10.
在对外交际中,通过音译、译借、语义再生等手段,使汉语词汇进入英语交际,逐渐将中国文化和风俗融入其中,这就形成了中国英语。在与外国人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科研、教育等方面交流时,主要通过中国英语了解中国的事物与中国的文化。因此,中国英语被看做是中国文化传播海外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译论与中国话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没有中国特色翻译学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中外互译实践与印欧语之间互译实践的不同决定了中国特色翻译学是个必然的选择。理论问题说到底就是话语权,建设中国特色翻译学的过程就是争夺中国翻译话语权的过程。中国译论“失语”的原因是过去百年来的过度“西化”,建设中国特色翻译学的途径之一是跳出西方框架,回归中国语境,寻找中国话语。从“文质之争”到“信达雅”的提出,证明中国译学传统是一个不同于西方的文章学传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有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蕴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审美观,探寻如诗如画的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对现代园林发展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不是中国":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作家通过中国题材所展示的中国形象,包含着三重意义:关于异域的知识;本土的文化心理;本土与异域的关系.对英国作家而言,中国与其说是一个地理空间存在意义上的国家,不如说是他们想象描述的一个神话,是激发他们写作和表达思想的灵感和素材.不管他们以何种途径来认识中国,从何种角度来观察中国,用何种心态来评价中国,都无一例外地把中国视为与自身相异的"他者",倾向于把中国想象为与西方不同的"文化构想物".中国对于英国作家的价值,是作为一个"他者"的价值,而不是自身存在的价值.套用萨义德那句"东方不是东方"的名言,英国文学里所展示的中国形象,同样可看作是"中国不是中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审美观,探寻如诗如画的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对现代园林发展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海外“中国学”与中国“中国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而言,海外研究中国者在过去统称为"汉学",现在则称为"中国学"。目前,鲜有中国人自谈中国学,而在美国则有美国学,不仅有研究群体,而且有学科体系,并在著名大学开设有相关课程,可授予学位,因而中国人也不可不谈"中国学"。"中国学"如果作为"学",就与其他学一样,不可能包罗万象,而是应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体系。中国人要与世界对话也必须回答:中国学是什么?中国学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中国学?本文将围绕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阎国栋 《高校理论战线》2015,(3):100-107,158,159
俄国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一生关注中国,多次发表中国问题论著,表达他对中国文化和中俄关系的认识。他肯定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赞赏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格,相信中国即将迎来新生和强盛,而他所鼓吹的俄中友好和俄中联盟不过是建立在无视俄国侵华事实和牺牲中国利益基础上的一种幻想。门捷列夫的中国问题著述对于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知识分子的中国观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法治中国之路的探索创造了条件。但法治中国的建设,必须深入研究法治在中国实现的社会条件、社会机制等,探寻法治的中国路径;要形成对法制全面、系统的理解,找到维护好宪法法律权威的方式;法治建设要积极张扬人文精神理念等。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法治建设上体现的重要观点,对当代法治中国建设具有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中国化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中国化历程李剑萍中国师范教育是伴随着中国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并成为其组成之一。中国现代化的关键问题是能否选准先发文化在中国的嫁接点和催化场,即中国化问题,化得好则兴,化得不好则衰。师范教育也是如此。笔者将剖析...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英语,已有二十多年的研究历史,中国英语连续体理论对研究中国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语言连续体和中国英语连续体的发展与应用的基础上,从中国英语语音变化、词汇发展和它的可理解性与可接受性的发展过程三方面,对中国英语连续体作进一步的研究,以证明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并为中国英语教学提供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迅速崛起,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国外关于中国的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在众多的研究中,日本学界关于中国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但是关于日本的中国和中国文化研究的命名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通过从古至今日本对中国研究的演变的分析,可以将日本的中国研究以明治维新为分水岭,分别命名为"汉学"和"中国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