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的艺术类课程发展,必须坚持走创新发展的道路,才能为艺术学科的发展奠定强有力的基础和平台。文章从艺术专业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方面的课题体系建构出发,提出高校艺术类课程在专业通识教育上要重塑艺术专业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科学设置艺术专业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专业教育课程上要推动艺术专业课程的不断整合、强化艺术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以此推动艺术课程体系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研修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提升班主任队伍建设水平的重要路径,而课程是班主任研修变革与创新的关键。当前,班主任研修课程变革面临着课程目标缺乏系统性、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课程实施缺乏灵活性、课程评价缺乏科学性等现实困境。对此,基于班主任研修课程创新的理论基础、政策基础和实践基础,提出新时代班主任研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即课程计划应以需求为指引,唤醒专业自觉;课程内容应以实践为取向,提升育人实效;课程载体应以多元为导向,拓展研修深度;课程评价应以发展为理念,促进反思实践。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地方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工科类院校应把办学目标定位在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上,客观分析扩招后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因素;用"育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主要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改;提高各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多渠道、多样化地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素质和动手能力;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兄弟院校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主要创新点:1.创新了课程建设模式"校企—校校合作,自主整合共建"课程建设模式2.创新了职教区域合作发展模式区域内"校企—校校"联动,共建共享省级优质课程资源,形成了资源整合和效益共享的互利合作运行机制,带动了区域内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打造优质职教高"人体生理功能"课程是护理职业教育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但该课程建设在实践层面上存在以  相似文献   

5.
程晋宽 《江苏教育》2022,(34):26-28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高速增长”时期强调“规模扩张型”的发展转向“高品质发展”的学校内涵建设上。高品质学校建设离不开高品质的课程与教学,高品质课程与教学是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基础与核心。高品质学校要探索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全面提高课程与教学质量。以课程与教学领导的思维方式,探索高品质学校卓越课程与教学创新,需要推进学校课程与教学的“系统变革”,增强“突破性革新”的改革勇气与魄力,关注“学校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基础》课程建设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和怎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界重点研究的两个问题。本文从生物学基础公共课程的建设出发,深入分析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给出了该课程的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从创新意识的养成、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生物学基础课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滁州学院学报》2020,(1):119-123
设计造型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的空间造型能力、创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目前很多院校的设计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新时代创新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已不相适应。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应把创意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让学生更主动的去掌握技法要领和艺术创新的规律,鼓励学生在基础练习中各人有自己的探索和追求,使基础训练真正成为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构建起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符合创新型国家建设对设计教育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任何教育目标或理念都必将通过课程这个中介来实现向实践的成功转化。文章指出,基于知识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群有助于形成理解、认识和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思维方式;提出创新创业知识结构中的不同内容应由不同的匹配路径去实现,以达成更加具有生态属性的“目标—路径”一体化愿景;据此构建包括建设原则、建设过程、建设内容、保障措施四个维度的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体系,由此搭建导入型、嵌入型、自主型、实践型、实战型、服务型在内的六层次创新创业课程群体系,深化对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理论和过程理论的认知,以期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1—2011年间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所有有关幼儿园课程研究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包括研究主体、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文献被引频次四个方面。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幼儿园课程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缺乏理性的课程研究文化、研究的影响力较小、学术规范不足和“跟风式”重复研究等问题。基于现状,探寻未来研究走向:在研究主题上,要深化幼儿园课程理论研究,切实做好中国化、本土化的课程研究,扎实推进园本课程建设的进程;在研究主体方面,应加强高校与幼儿园的合作,建设稳固的学术共同体;在研究方法上,应提高思辨研究的质量,加强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的使用;在研究的影响力方面,应提高幼儿园课程研究的质量,加强研究的规范性,提高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化、市场化大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渐进性创新,急需各类德才兼备、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已日益为社会所重视.大学教育应注重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机械制图与CAD》作为一门机电专业基础课程,又是核心课程,其地位和功能日益显现,其课程建设需要大力探索与实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的一套比较完善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对学校立德树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学校肩负着培养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人才的重任,需要进一步强化思政课课程一体化建设。为此,要着力在创新育人理念上下功夫,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一体化建设更具衔接性;要着力在创新课程体系上下功夫,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一体化建设更具系统性;要着力在创新课程评价上下功夫,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一体化建设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坚持以深化认识为前提基础,学思践悟、常学常新;要坚持以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为核心支撑;要坚持以探索评价为重要保障,厘清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进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设计类课程应在课程教学中突出创新思维的培养,课程教学的改革要更新教与学的观念,教学内容上发展学科的交叉内涵,教学方法上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建设双团队教学模式,拓展课堂学习途径。  相似文献   

14.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原始创新,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原始创新的关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并不是仅仅依靠高等教育阶段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贯穿整个小学、中学、大学的连续培养过程。中小学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是指在保障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校根据拔尖创新人才早期成长规律,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进行的系统性建构。然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在融入课程建设时面临环境不良、制度困顿、技术锁定等困境。通过弘扬育人文化、营造课程建设的良好环境,完善制度供给、夯实课程建设的基础,加强技术研发与提升教师胜任力,强化课程建设的技术之柱,或可破解上述困境。  相似文献   

15.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而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卓越人才的必然要求,推动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在思想、理论、实践上都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当前,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思想认识模糊、课程思政内容浅融入难融入、师资队伍联动少、缺乏相关保障机制”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发展。基于此,需要从“内容融合、队伍融合、形式融合、平台建设、机制保障”五个维度促进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培育思想政治素质高、双创能力强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学》2010,(3):9-9
要实现创新教育目标,首先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上,我校着力贯彻“依托交大,内实外名”的方针,构建一个基础厚实、开放度高、选择性广的学校课程教学体系,建设高中与大学教育相衔接的拓展型及研究型课程。  相似文献   

17.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基础、最核心的要素。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变化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快应用性本科课程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更新课程教学观念、重构课程结构与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科学的课程评价方式是应用性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古代汉语是外国语院校课程设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进行课程的建设,培养出真正适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汉语人才,成为时下最应思考的问题。从近些年课堂实践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师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根据外国语院校的自身实际,古代汉语课程应强化基础训练,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强调课程的基础理论课和工具课的双重性质,在教材建设上强化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学科、专业、课程是高等教育学中的一组易混概念,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各具内涵.学科的建设发展是课程建设的基础,课程则是学科与专业间联系的中介.在教学型高校,应将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龙头;专业建设应侧重于教学,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课程建设应从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打造精品课程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教育学课程学时偏少、课程定位不够明确、课程体系不够完善、课程目标不够明确、教材内容陈旧等问题。应结合教学实践,展开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应重视教学经验的积累,狠抓教材建设;加大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围绕课程建设目标,积极探索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