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基于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内容和现象不足的情况下,开发一套新的实验简易装置,使实验现象更直观.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化学必修2中的吸热反应实验,以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为反应原料,药品用量多、价格高且有污染.改进实验从药品用量、仪器、产物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选择柠檬酸(H3C6H5O7·H2O)固体与Na2CO3·10H2O固体混合、柠檬酸饱和溶液与NaHCO3固体混合,都有吸热效应,适合学生进行小组或家庭实验,亲身体验常温下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4.
新旧人教版教材均沿用了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这一实验,向学生介绍吸热反应,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文章介绍了一种简单、易操作的吸热反应实验改进方法,使用十水碳酸钠与硝酸铵晶体作为替代致冷剂进行实验,液化苯酚作为显影剂,在避免教材中介绍的实验方法对环境和实验者造成危害的同时,保持了原有实验的趣味性与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吸热反应实验产生的氨气和钡离子对环境有污染,为此对实验进行改进.用易得的透明PVC加厚手套作为反应容器,既可测定体系吸热或放热,也可将化学反应与除杂等相整合;温度传感器的使用能即时显示反应温度的变化;以手捏方式混合固体反应物,学生能直观感受反应体系温度的上升与下降;实验现象明显,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反...  相似文献   

6.
关于吸热反应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化学第一册 [实验 1 -4]是一个新的实验 ,有一定的难度 ,现谈谈对吸热反应实验的研究。1 实验事实1 .1 晶体之间的反应(1 )在小烧杯里加入 2 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 [Ba(OH) 2 ·8H2 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 5—8滴水的泡沫塑料(或玻璃 )片上 ,然后再加入约 1 0g氯化铵晶体粉末 ,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使Ba(OH) 2 ·8H2 O与NH4Cl充分反应。实验现象 :在玻璃棒搅拌过程中 ,原来无色的颗粒状晶体慢慢变为粘稠状 ,最后成为糊状物质。实验过程中闻到有强烈的刺激性…  相似文献   

7.
对吸热反应实验进行改进,通过使用十水碳酸钠与硝酸铵晶体作为替代制冷剂,液化苯酚作为显影剂,在避免传统实验方法对环境和实验者造成危害的同时,可使实验具有魔术般的趣味性与视觉效果,且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
吸热反应实验是一类重要的实验。通过我们的研究。介绍四个简单的吸热反应实验。可以作为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可以作为学生的探究实验。  相似文献   

9.
10.
一、问题的提出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实验一直是“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章节中典型的吸热反应实验[1-2]。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教材中该实验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药品用量较大,造成较大的浪费(违背“节约”原则)。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中,第17页实验1-3,1-4是有关"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内容,该演示实验对热量变化的感知方式是: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或观察水是否由于结冰而将玻璃与小烧杯黏在一起,但这些方法不能让所有的学生在第一时间观看到实验现象.因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2.
碳还原氧化铜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学教科书里编排了这一变化的演示实验,该实验内容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导出适宜的平衡温度关系式,绘出了分布曲线,对化工生产提高产率和生产强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苏教版《化学2》专题2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时,笔者将传统感观与数字传感器技术相结合,利用数字化实验系统的温度传感装置,观察并记录反应前后反应体系的温度值,从而更直观地呈现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一、实验原理化学上把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称为放热反应,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15.
多物料混合放热反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化工、食品、医疗、冶金制药等行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反应器中涉及的温度、压力、液位、催化剂及抑制剂等变量直接关系着反应的转化程度及生产安全,因此对被控对象在进行工艺特性分析基础上设计了DCS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PCS7软件与SMPT1000实验仿真设备探究系统可行性,并利用PCS7集...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33面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一节中,需要通过演示铝与盐酸的反应和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这两个实验,让学生们认识和感受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从而引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国内教科书中,通常从热力学的角度进行阐述,本文在热力学的基础上,从动力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化学反应热效应规律性的说明,从热理力学第一定律、焓变、化学键的变化,来阐述一个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结果——放热还是吸热。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吸热或者放热反应的概念有一个比较确切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和放热,有些反应是吸热反应。针对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热量中的实验2-2:NH4Cl和Ba(OH)2·8H2O反应的实验探究,经过实验及数据查询与处理发现:氯化铵与Ba(OH)2·8H2O的反应为吸热反应,而氯化铵与Ba(OH)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并不能得出铵盐与碱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部分,主要讨论过氧化钠的性质,其中对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只给出了化学方程式和应用,笔者补充设计该实验,能很直观的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并且反应中生成氧气(使CO2中的棉花燃烧).该实验特别适合学生的实验探究或者随堂演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