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国才 《亚太教育》2021,(1):130-131
教师通过“问题链”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提炼数学题目背后隐藏的深层知识点,并进行分类整理,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以促进初中数学的深度学习。教师在准备“问题链”的内容时应采取如下策略:设计的“问题链”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设计的“问题链”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同时要有整体观念;设计的“问题链”要有一定的生活气息和趣味性;设计的“问题链”要给学生留下讨论的空间。之后,教师在实施“问题链”的教学方式时应抓住时机,顺应课堂节奏;将实施“问题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2.
一、以问题链为桥梁,实现知识链-能力链 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培养地理思维应以一定的地理学科基础知识为前提。进入高三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如果在课堂上由教师重新灌输、学生机械回顾,那么课堂会被教师的声音所占据,课后学生仍然会遇到很多做不出的地理问题。但是如果知识是学生思维的产物,那么对其运用就会灵活,不仅能从中和之后发展出更多的新知识,还能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高三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问,以问题链为桥梁。搭建思路链,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唤起和调动已有的地理知识,并经过产生认知矛盾不断地处于“发现者、研究者”的位置,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发现和思考,不断获得理性认识并生成和巩固知识。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跨学科主题学习成为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突破方向。如何基于创新素养,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关键还是要教师具备跨学科教学的能力。基于此,闵行区实验小学与高校专家团队深度协作,以市级项目为引领、以培训为抓手、以课堂为基点展开初步的探索,从而提供跨学科教学从“主题与目标的确定”“任务链与问题链的设计”“课时具体设计”到“学习支架研发”的实施路径,为同类学校开展跨学科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研经管专业人才素质要求,分析经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研究经管专业课程设置、人才素质互相融合的解决方案,设计基于素质培养目标的经管专业课程链,包括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链体系;基于素质培养视野拓宽“专业课程链”;基于产教融合提升人才素质实践“专业课程链”;基于专业课程课堂价值引领有效性切入课程思政知识等,为新时期高校高素质经管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如何更好地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本文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为例,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说思路、说依据、说过程、说体验,层层深入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问题链包含数学教学中的“知识性问题和思维性问题”,是数学课堂中问题群体中的主体。要充分发挥问题链的引导与驱动作用,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在“精准、深度、长远”三个核心上深化实践,让问题链有效引领数学学习,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问题导学”是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以问题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在《互感和自感》的教学设计中,本人运用认知原理,精设“问题主线”,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面向学习群体,巧串“问题链”,创设问题情境,展现学习关键性步子;课堂关注学习个体,遴选“问题点”,提升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蒋国生 《江苏教育》2023,(20):57-60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链”,科学的、严谨的“问题链”对提高课堂效率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优化“问题链”设计应做到“四个一”:紧扣“一核心”,指向学习重点;创设“一情境”,激发探究动机;围绕“一关系”,建构知识体系;服务“一主体”,坚持素养导向。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学习动力与"教学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研究从认知的视角出发,在考察数学课堂学习现实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教学用问题”,它是数学课堂学习的动力源,包括:元认知提示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导向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唤起性问题和判断性问题.这些问题在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系统中的“启动”、“维持”和“意向生成”3个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学用问题”的系列作和构成“教学用问题链”.“教学用问题链”是高效数学课堂学习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四链融合”的视角下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有助于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产学研创一体化,赋能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破解“四链”融合不充分的问题,应注重以“园区+联盟”“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的建设思路,建构“四链”贯通共融的发展机制,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升级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正>一、“任务链”的概念及设计意义“任务链”一词用于语文教学中,是指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几个相互关联、并列或递进的活动式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教学,“任务链”的教学优势突出:首先,任务的完成基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问题链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提出问题链教学法运用于高校“概论”课的实践路径,包括设计完整规范的问题链、聚焦教学过程的关键点、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获得感,并结合教学实践对“思维导图与问题链如何实现有机融合”“‘主课堂+’的教学模式如何实现科学有效”“探求答案的过程如何实现信仰的铸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为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相长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创新首先要解决观念上的问题,按照“以创新为主题,以课堂为主轴,以学生为主动,以问题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的思路来设计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编织了一条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进行互动的纽带,主题活动就是这条纽带的链接点,是课程内容的主要呈现形式.在价值取向上以知识习得为主要目的、在实施方式上以教师为中心、在活动空间上以课堂学习为主的活动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畴.好的活动,从活动的选择和设计指向上看,应当研究“真问题”;从活动的实施过程指向看,应当是学生“真研究”;从活动的效果看,应当关注学生的“真体验”.  相似文献   

15.
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问题导向型法治教育课堂,有利于凸显法治教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与持续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以“发现问题,形成问题链”“分析问题,探究主问题”“解决问题,反思原问题”为教学逻辑路径,从立足学生生活中的焦点问题、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破解观念形成中的难点问题等方面实施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法治教育课堂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6.
<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对历史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新历史课堂方式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以探究为主的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既能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又能有效引领课堂进度和方向。问题的质量和层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整堂课的发展进程。“问题链”是问题教学的一种,不是教师提几个问题加上学生的回答,而是师生双方围绕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进行多元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唐杨 《课外阅读》2011,(1):50-50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校大力推广“问题链·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即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用“链”将问题引向深入,用“导学”从问题走向超越。问题链方法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再发现问题为全过程。问题的连接与递进具有逻辑性和发散性,能覆盖重要的知识点、基本的题型、常规的解题思路,能展现和揭示数学的思想方法,能引起学生不断探索发展规律、寻找新的联系,找到具有内在联系的若干问题的组合。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参与探究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研究新高考背景下基于问题链的高中数学课堂——“高中数学概念课”和“高中数学专题课”,旨在为数学概念课和专题课的问题链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引导,形成可操作性强、指导性强的问题链设计指南。  相似文献   

19.
姚巧芳 《辽宁教育》2023,(23):71-74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课堂问题,有助于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以“探索香格里拉市大气之谜”这一真实情境为载体,运用“主题+问题式”教学模式,整合“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以问题链为线索,开展基于真实旅行情境的地理教学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周军平 《成才之路》2024,(9):136-138
问题链设计以“问题探究与解决、素养培养与提升、技能掌握与运用”为目的,以“情境创设与整体规划、关联性强与多元开放、演变逻辑与梯度递进”为设计思路。基于教材的内容排布、学习目标、穿插提示提炼大单元概念,并结合单元大概念设计问题链,使得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问题链的设计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