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逻辑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和工具科学。列宁曾引用黑格尔的话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列宁全集》第38卷第216页)毛泽东同志也说:“任何著作都要用形式逻辑。”可见学习逻辑学异常重要。事实确实如  相似文献   

2.
“无冕之王”一般是人民群众对新闻记者的一种尊称,是社会对新闻职业的一种赞誉。对此荣誉,记者应该谦虚谨慎,不能自冠其名,然而对一种概念,每人可以有各自的理解。笔者认为,在纯新闻写作思维的境界内,记者可以谦称“无冕之王”、堪称“无冕之王”、敢称“无冕之王”。  相似文献   

3.
顾名思义,所谓“中性”报道是指那种既不是纯表扬,也不是纯批评的报道。这种报道真实、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揭不社会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象《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光明日报)、《关于物价的通信》、《饮食科学文明在呼唤》(新华社)等报道都完整地叙述了事物的过程,客观,公正地反映了事物的全貌,避免了那种好就好得玲珑剔透、白璧无瑕,坏就坏得一无是处的片面性的写法,使新闻从狭窄的胡同中走了出来,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本文试就“中性”报道思维活动的特点作一浅陋的探讨。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  相似文献   

4.
试论新闻报道中的“证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逻辑学中“证伪”理论分析新闻报道中的问题。文章认为,新闻报道不是“证实”的艺术,而是“发现”的艺术。记者应为报道对象规定“可证伪性;”“证伪”只是一种手段,它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地追求新闻的真实。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外新史”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 9791 983)是观念更新阶段 ,其特点是对西方新闻理论由完全彻底的批判转变为批判性地引进、批判性地介绍 ,研究范围有所扩大 ,但传统的思维方式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产生着影响。第二阶段 (1 984~ 1 989)是大量引进、介绍阶段 ,其特点是由批判性引进、介绍转变为介绍多于批判 ,评价较为客观了。第三阶段 (90年代 )是理论渐趋成熟阶段 ,其特点是在引进、借鉴的基础上努力寻求符合中国实际的新闻传播学发展的道路 ,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伴随着三个阶段 ,“外新史”研究实现了四个转变 ,即从全盘否定到部分肯定的转变 ;从纯意识形态到学科研究的转变 ;对社会主义新闻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逐步廓清了一些理论问题。“外新史”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第一、对国外情况的了解仍然太少 ;第二、实践超前 ,理论研究滞后 ;第三、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流派 ;第四、新闻教育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6.
研究编辑规律要从了解事物本质入手规律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规律也就是事物本质的联系。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提请读者注意“规律是本质的现象”,接着指出:“……规律和本质是表示人对现象、对世界的认识深化的同一类的(同一序列的)概念,或者说得更确切些,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第38卷第159页)。可见,规律和本质是属于同一范畴的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要弄清某一  相似文献   

7.
论说要有效这里的“论说”是对证明和反驳的统称。证明是以若干判断为根据来断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叫论题,用来作为断定的根据的判断叫论据,从论据到论题的推演叫论证。例如,以“一切科学都是有用的”和“逻辑学是科学”为根据,断定“逻辑学是有用的”是真实的,就是一个证明。“逻辑学是有用的”是论题,“一切科学都是有用的”和“逻辑学是科学”是论据,由这两个论据推出论题(其推理形式是三段论),就是论证。应该指出,断定一个判断为真,不等于该判断确实是真的,也不等于一个真判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从内涵无比深远、外延无比丰富的新闻实践来看;新闻记者、通讯员能否娴熟掌握一些特殊的思维方式,对新闻采访往往能产生“质”的影响。笔者认为,我们除应继续坚持与完善诸如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科学思维等等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方法之外,更应将以下“四种”思维方式作为学习与操作的“主攻”方向。这四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统摄思维”。(一)创造性思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看上去,“写真”与“临摹”的比重很大,但它同样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源于生活的再创  相似文献   

9.
一、“名、形”范畴的历史发展“名、形”是先秦已有的概念。在先赛名家那里,“形”揩客观事物,“名”指对事物的语言命名,所谓“白马非马”、“高坚白”之论,主要是从逻辑学角度对命名与事物概念的关系加以探讨。在先秦儒家和法家那里,“形”依然措外在的客观事物(包括社会事物),“名”的内涵则超出了逻辑和语言的含义,是指伴随着语言命名而产生的政治、礼节、法律、道德等所有人类的文化行为及其结果。(隋书·经籍志)云:“名者,所以正百物,叙尊卑,列贵贱,各拄名而责实,无相、借监者也。(春秋传)曰:古者名位不同,节文…  相似文献   

10.
陈定川 《中国广播》2011,(11):57-60
近几年,“纯新闻”逐渐成为新闻主体、特别是广播的主流,而对深度报道认知有淡化的趋向。本文着重探讨深度报道与“纯新闻”的差异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提出“纯新闻”与深度报道具有派生关系,处理好两者关系,才能发挥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新闻界的许多同志对想象能不能引进新闻,以及新闻写作中能不能借助想象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有意义的讨论。有的同志认为,“新闻离不开作为思维方式的想象”(《新闻战线》1986年第9期)。“新闻不能排斥想象”(《新闻记者》1987年第1期)等等。读后觉得有商榷的必要。长期以来,想象确实是被视为新闻的“禁区”。  相似文献   

12.
改革和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开阔了视野。人们不再以“一个原因导致一个结果”和简单的“好”与“坏”来分析评判一个复杂的事件。与此相适应,新闻工作者也认识到,单一因果和简单化、平面化的报道是不能满足受众需要的。深度报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所谓深度报道,是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进行系统追踪和多角度、多侧面分析,并探测其趋向的一种报道。 近十年来,从《大学生毕业成材追踪记》(中国青年报),《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光明日报),到“两机风波”(经济日报)的讨论,深度报道精品佳作不断,说明了此类形式在诸多报道形式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节目布局和节目定位既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又是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本文研究和探讨了分众消费时代广播节目中的“广播”与“窄播”问题,提出广播要在搞好节目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把“广”与“窄”统一起来,整体布局与各节目之间相互协调,优化节目布局,搞好节目定位,以此实现广播节目的最佳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报讯”就是指由本报获得的消息,表明系本报记者、通讯员采写的新闻。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是最广泛采用的新闻体裁”,历来被人们称为报纸的“主角”。从首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作品和我们陕西省1991年度好新闻评选作品来看,虽然报纸选送的消息有些问题抓得好,写得也很精采,但从整体上来说,报纸的消息还是显得薄弱。其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质量差,时间性不强。  相似文献   

15.
逻辑教育是逻辑学回馈社会的最重要方式,也是逻辑学关心社会的最重要体现,只有能关心社会的逻辑学才能获得社会的支持,也只有能关心社会的逻辑学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逻辑学的发展离不开逻辑教育,我国历史上逻辑学发展的每一次黄金期的到来都得益于逻辑教育的蓬勃开展。刘培育教授在总结20世纪末逻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时就曾指出“我国逻辑界对社会‘关怀’不够”,而这正是中国逻辑学的低谷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中国推类逻辑对中国古代科学之影响》以区别于西方科学分类的思维,从中国古代逻辑的思维模式——推类,而不是西方的逻辑学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思维模式,探讨中国逻辑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影响.全书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为“逻辑与中国逻辑”,主要介绍了“什么是逻辑”、“什么是中国逻辑”、“逻辑的共通性与特殊性”、 “近代复兴对中国逻辑的影响”、 “中国逻辑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杨:许多新闻工作者认为,构成新闻基本要素的是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人(Who)、如何(How)。其实五个W又何止于新闻?如果广而言之,从人类思维的整体特征上看,这五个W也是我们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五种模式和五个角度。最近陆续听您谈到一些有关外国文学出版工作的设想和思考,归纳起来,似乎也有这样五个W。比如。目前出版界都在搞优化选题的工作,而究竟什么是优化选题,恐怕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这是否  相似文献   

18.
《天学初函》的编者李之藻和当时的西学引进者由起初的对西方数学知识感兴趣,进而探讨西方数学超胜中国的原因。他们发现中国古代的数学研究缺乏“缘数寻理”的精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开始译介西方的逻辑学著作,此时他们的着眼点已不仅限于数学一科,他们试图借助西方的逻辑学来弥补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中的缺陷。由于这仅仅是个人的治学兴味,在急功近利的政府行为面前,它的被世人漠视的历史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无论是新闻还是专题,任何一个电视节目都离不开解说词.有人说电视应以“视”为主(即以画面为主要表现手段)以“听”为辅(即以解说词补充画面).也有人说解说词应是电视片的中心或者说是主题,当画面难以表达具体的精神、思想等抽象的东西时,就必须依靠解说词来深化主题.无论是哪种见解,都与一个问题相关——电视离不开解说,解说也具有自己的“功”与“过”.这里所说的“功”与“过”并不是指解说词(广义的)本身就有其功过是非让人评说,而是说任何一篇解说词(狭义的)如果把握、采写不得当,就会造成令人遗憾的“过”.反之,解说语言贴切,生动感人,赋予画面以深刻的意蕴,这也就是我们所要阐述的“功”.严格说,作为电视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解说词,无论从哪个视角来看,它都算不上一种文学体裁,也不能称之为语言艺术,它是专为阐释片中画面而写的,跟随画面的起伏而跳跃.它断断续续,思维和逻辑上缺乏完整性、连贯性,它既不是“看图说文”,也不能独立成章,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与特征,是一种专门的学问,在电视节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篇好解说词,都能恰如其份地把握片子的格调.因为对电视画面而言,它所塑造的形象往往是不带任何主观意识既具体又实在的客观现实.如画面中的一棵柳树在  相似文献   

20.
覃一 《新闻采编》2000,(6):15-15
新闻写作,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思维成果文字化、文章化,写作中的“知”与“行”既是一个思维创作的过程,又是一个矛盾的转化、解决过程。“知”是写作的基础,“行”是写作的最终目的,写作中遇到的知之不多和知却不善表达就是“知”与“行”转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因此,要解决表达不准确而造成失误的问题,关键在于处理好写作中“知”与“行”,这样,才能使认识成果清晰地、条理地用文笔的形式表现出来。 “知”是写作的基础。这里所谓的“知”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外物的认识,二是对写作素材的积累。范长江说过一句激昂的话:“广博的知识,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