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应着力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辨性思维。思辨性思维体现在议论文写作中表现为多角度的发散思考,如“假想命题”“自我体悟”“‘八看’过海”“多学科融合”“循环意识”等。这些角度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力,尤其是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终提升思维质量,写出有辩证思维、能体现才情的佳作。  相似文献   

2.
2023年,部分省份高考将使用“老高考新课标卷”,为实现平稳过渡,相关省份组织了适应性测试,帮助考生进一步熟悉试卷结构。本刊特邀5位专家点评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3道作文题。王本华指出,新的作文命题形式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精神,打通了教考之间的关联,指向真实的语文生活。朱于国指出,3道作文题以浸润式设计隐性体现价值引领,以情境式设计引导写作走近真实生活,以非良构性问题引导思辨性表达,以多样式文体引导全面均衡写作素养发展。汪锋指出,在写作中加强审辨力的考查,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提升。蔡可指出,3道作文题体现对学生日常语文学习积累的考查,引导一线语文教学从教知识转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倪文尖指出,3道作文题在情境化上持续发力,不受限于“任务驱动型”命题模式,为高考作文试题形式的拓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更为凸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内核、以"三大文化"为载体的价值导向。在这一价值导向下,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建构真实的交际语境,优化提示性材料、写作指令与具体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进行复杂的、创造性的表达。面向新时代,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应进一步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凸显价值引领功能;同时应创设更为复杂的文化情境与更为真实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化现象背后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4.
张倪颖 《英语广场》2023,(8):133-136
“双减”政策要求提升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以说促写”,在英语课堂上引导学生内化语言知识、激发写作思维、增强表达能力、推动合作沟通,以“说”服务于“写”的具体环节,从而在缩短学生写作时间的情况下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民族地区,从课程融合、思维引导及设计命题方式三方面构建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建筑设计”的教学法,以四个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为例,探讨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通过一系列的课程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当代建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并促使学生掌握地域建筑设计方法,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教学的方法为民族地区其他高校的“建筑设计”教学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微写作是写作教学的一部分。从题材和主题入手,利用微写作篇幅短小、用时少、操作灵活等优势,创设思维情境,指导学生开展批判性写作、思辨性写作、跨学科写作,能够在写作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达到“见微知著,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在“命题”、“选材”、“写作形式”、“作文指导”等方面显得过于陈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写作有一种畏惧心理,觉得“无话可说”。因此,  相似文献   

8.
程鸣娣 《教学考试》2023,(19):32-37
<正>“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新课标”甫一提出就得到各方关注。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关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关乎国家人才的培养。如何在评价体系中纳入对思维能力考查?显然,写作已成为一条重要路径。纵观高考语文试卷,思辨性是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也是高考作文应试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写作原则。思辨性的作文有助于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激活辩证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发展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培养开放、多元的心态。这些既是落实新课标、  相似文献   

9.
以2021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题为例,从关注学生自信文化培养的视角,提出“好的试卷一定是有灵魂的”,并结合命题实践,着重从“文化自信”“科技自信”“生态自信”等三个角度进行命题,通过命题引导一线化学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关注学生的价值需求,以培养有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让学生学习有“根”的化学。  相似文献   

10.
<正>作文立意相当于施工图纸,确定了写作大方向,安排写作思路和结构才有可能。教师不妨从学生思维方式作为引导突破口,利用作文实例,展开定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比对研究,通过求新求异求变化,找到立意切入点,这对提升学生作文实战水平有重要意义。一、定向思维,凸显表达要义所谓定向思维,就是根据规范要求进行的确定区域范围的思维活动。高中作文命题时,全命题、半命题带有一定的规定属性,有些材料作文也会给出定向思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注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与“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倡导以真实情境凸显语文实践性,有力推动了写作教学从着眼“文章写作”到聚焦“真实情境写作”的改革与转型。在真实情境写作中,“我思”即作者的思维与感受,“他知”,即读者的理解与共鸣;兼顾“我思”与“他知”,有助于强化感受力、提升感染力、建构思维力。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专题“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作为学生初中阶段的写作“第一课”,言简意深地揭示了写作的意图与价值。教学中,可依托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多维度调动经验;学会自我表达,实现有效交流;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高考命题建议中明确提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任务驱动型作文正是顺应这一命题建议的作文类型。它明确的指向性任务、具体的写作情境有效遏制了学生动机缺乏、过程机械、套作宿构的“伪写作”的发生,为学生“真我”写作提供了路径。教师可以尝试从情境、过程、思维、语言等方面探寻和优化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的具体策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一、注意命题的开放性首先,在命题时,要为学生提供具有张力的思维空间和行文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这一点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受其启发,我让学生就“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作文,这个题目基本上达到了“放纵思想的骏马奔驰于自由的天地”的要求。它提供的是一个比较宽泛而又是学生普遍熟悉的“论题”。任由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有的写扇子文化,有的写饺子文化,有的写建筑文化,这样的命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感情,丰富和完善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恣意挥洒思想的平台。其次,要淡化文体,即不限制文体,让学生自由选择体裁,发挥最高水平。在这方面,笔者同样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我要求学生自拟题目评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文体不限。有的学生以书信形式如《致周郎》,直叙对周瑜的评价;有的学生以对白的形式委婉表述观点,如《曹操煮酒论英雄》;有的则借鉴球赛中的解说方式通过旁白赤壁之战来评说人物。二、培养学生对写作对象的个性化认识在定势思维的驱使下,学生往往“蹲”着仰视写作对象,而不是“站”起来平视写作对象,即客观、公正地看待、评价写作对象,从自己的生活阅历出发,用有声有色、个性张扬的立...  相似文献   

14.
郭灵 《学苑教育》2022,(23):69-71
“读写结合”是使读与写相互作用,和谐共生。如何有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让学生最终拥有基本的写作素养,成为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实况,为了让学生在短期内提升读写能力,需立足核心素养视角,采取“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建构语言运用的能力”“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与提升综合素养”“引导学生鉴赏与感悟美”“完善学生人格与树立正确人生观”“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六大策略,以落实“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中最棘手的是议论文写作,对于命题或给定的材料,学生由审题到立论,关键在于思路的启迪。职业中学由于受自身条件的局限,这个矛盾尤其突出。由于“反向思维”具有脱俗的新颖性,符合写作贵在创新的特点,顺应了高中学生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不仅易为学生所接受,而且可以拓宽思路,独辟蹊径,因此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反向思维”的方法破题立论,  相似文献   

16.
<正>2006年高考湖北卷出了一道很好的作文题。试题要求考生根据带“三”的词语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命题人试图引导考生去体味与感悟带“三”的词语中隐含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启发考生去“联想思考”。命题跳出了以往的套路,给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写作  相似文献   

17.
“2017年版课标”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应着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而思辨性写作正是其重要抓手。我们尝试在高中优秀课评比中,以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为导向,以思辨性作文教学范式构建为目标,创造性地给学生提供五大支架(故事、定语、逻辑、哲理、联想),引导他们有效达成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  相似文献   

18.
①注重命题的新颖,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②讲求立意的创新,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③重视题材的拓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良好写作意识;④讲究布局的匠心,提高学生整体构思总体布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在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前提下,更倾向于从宏大视角切入,凸显对中华民族发展进程的现实关注,同时引导学生在学科情境中回归生活。作文命题指向宏观视野,学生下笔常出现套话、空话、假话。面对这样的写作困境,教师应引导学生端正写作态度,明确“问题”意识,转化情感体验,进而解决写作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打破定式,引发创新1.命题要"新"。学生在写作时因为提不起兴趣,采用被动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增强创新意识,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比如,对于同一写作题目可从多角度来考察,选择不同的写作角度;对于同一写作材料可从不同的立意出发。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准备,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带着写作目的去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积累的写作素材自己去命题,并根据内容确定新颖的题目。在学生的写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