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学校特色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基于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和内外驱动力,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罗店中学以培育高质量“全人+审美力”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以美育特色为主线,建构了立足国家课程的美育特色课程体系,并落实“双新”与美育特色变革课堂教学,形成了锚定高质量的特色育人支持体系。学校围绕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特色课堂模式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组织等建立特色育人体系,形成学校独有的育人范式,助力学校未来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美育是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每一个学校在建设育人体系和校园环境时必须重视的领域。本文以四川成都都江堰市柳街中学的美育实践为例,详细论述了一所农村学校如何通过“凸显乡村特色,挖掘家乡丰厚的美育元素;立足美术课堂,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艺术创作素养;注重学科融合,丰富美育实践活动”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切实落地,以期为更多的农村学校美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孙鸿俊 《现代教学》2014,(7):129-129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把“尚美育人、多元发展、幸福人生”办学理念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中,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我校积极构建基于“幸福体验”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关于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文件相继出台,普通高中面临关键转型期,特色学校也成了学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类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育人的重要载体,特色课程体系是学校特色创建的核心支撑.上海市近年来开展了普通高中创建工作,学校在创建过程中存在了 一些课程建设困境,这需要我们探索在特色化发展背景下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的...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上台阶上水平,兰州市教育局提出“134”总体思路统筹推进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培养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目标,鼓励各学校结合自己的校情和特色,“将德育有机融入到教育教学、学校文化、实践活动、社会生活之中”,积极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层级化思政课课程体系,构建了一批全面覆盖、类型丰富、相互补充的特色课程,有效开展“三全育人”工作,充分发挥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群是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发展定位,以学生实际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学生核心素养而设计的课程组群。课程组群有助于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多样性选择和个性化发展。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围绕高中特色校本课程群建设,积极探究美育特色校本课程群开发的有效路径及实施策略,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福州格致中学依托课题研究,将传统优势项目——“体、艺、科、英”提升为特色课程,实现乒乓球运动、英语口语、学生社团活动。三个100%普及”。学校将教改试点工作的开展与特色学校建设相结合,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课堂与活动相融、规范与特色对接”,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六个化”,构建有格致特色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实现传统优势与特色育人相契合,以课程特色支撑特色学校创建。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及美育育人的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将美育建设与发展纳入到学校总体规划中,确定美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特色的长远目标。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将美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研究固化下来,形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及前瞻性的理论体系。加强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美术课程设置,形成具有特色的美育核心课程群,建立能够全面开展美育工作的新团队。  相似文献   

9.
为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学校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八一中学结合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条龙的特点,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顶层设计育人框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规律,确立在学校文化育人目标等理念体系统一指导下的分层课程目标,并在分层课程目标的指引下构建了彰显八一育人特色的课程体系。为确保课程体系的实施,构建形成以课程体系为支柱的配套的行为体系,使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得了到很大提高,丰富的校本课程及多彩的校园生活使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王荟姝 《师道》2021,(4):37-38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校园空间文化设计是学校美育的一个缩影,做好校园空间文化设计,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一面。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致力于校园空间文化设计,链接生活,并构建特色课程,着力打造空间为课程服务、课程为学生所用的一体化且具有特色的文化空间。校园空间文化设计跟随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从平面到空间、从空间到课程,从课程到心灵的成长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学校的工作归根结底是育人,是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长征中学始终把美育置于重要的高度,努力寓美于各项教育工作之中,积极构建美育课程,探索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之有效路径,打造了独具长征中学特色的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目标觉醒”的教学主张,以厦门市国祺中学为例探索美术特色课程群建设与实践,并成功践行“创设美术特色课程群建设与实践环境”与“课程引领,研修并进”两条有效实施路径,希冀在“目标觉醒”教学主张的引领下与新课改同脉动,为美术特色课程群建设以及美育事业添彩赋能。  相似文献   

13.
体育校本课程属高校校本课程体系,是我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武夷山自然与文化遗产,以“健康第一”为中心,以弘扬武夷文化为主导,以“终身体育”链接为目标,建立突出武夷特色体育校本课程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和推动武夷学院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弘扬科学教育的办学特色,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以"科学教育树人,人文精神立魂"为办学宗旨,以人工智能课程群建设为突破口,以"H·AI"为育人目标框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时代育人方式的转型,推动科学教育的迭代与创新。通过十多年的不懈探索,学校构建了"科学与人文相融"的课程体系,实现科学教育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5.
左铁峰 《滁州学院学报》2024,(1):108-114+131
美育是审美教育与美感心理及造美能力教育的结合。高校美育教学若实现王国维先生所言的造就“完全之人物”目标,可以“课程美育”与“美育课程”两种不同维度的课程体系予以实施。其中,“课程美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理念,是将某个学科专业的各类课程与美育同向同行,并以此形成的协同育人效应;而“美育课程”则是指高校基于美育的育人目标诉求而针对性开设的以艺术类课程为主体的系列课程。由“课程美育+美育课程”形成的“长短匹配、点线结合”的高校美育课程体系,是以彼此相异且互为补足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着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美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吕超 《教育导刊》2014,(10):48-50
广州市培正中学通过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学校“善正”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彰显学校“全人发展,多元教育”的育人特色,着力构建由“善正教育”、“科技教育”、“文艺教育”三个板块有机组成的“善正博韵”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拓宽他们的成材道路。同时,深化学校的课程改革,推动学校成为特色学校乃至品牌学校。  相似文献   

17.
落实“五育并举”、促进“五育融合”,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育人目标的时代要求。课程建设是落实“五育融合”的载体和抓手,“五育融合”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与路径。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实践导向,通过整体优化学校课程体系、融合构建学校课程群、合理开发特色综合课程三条路径,并在工作机制构建和人才队伍建设两方面为“五育融合”课程建设提供保障,帮助学校实现课程全面育人、整体育人、融合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广州市白云艺术中学着眼艺术教育的探索,走特色办学之路,建设“岭南艺术特色课程”。课程是育人的载体。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学校的特色化发展首先体现在课程的特色化上,特色课程建设是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毕元东 《山东教育》2021,(10):22-23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可以针对学校、学生实际发展差异进行调整,有助于优化课程结构,促进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如何打造既具有学校个性特色,又能提升学生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是每个学校校本课程研究的中心。为此,乳山市黄山路学校进行了“幸福魔方”课程的规划研究。该课程以“统整思想”为理论引领,将构建“德育课程体系”为教学中轴,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德育化”的课程设置思路,构建了一套符合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2020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作为全面深化美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建设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开齐、开足和上好美育课”保证了学校美育由无到有、由有到多、由多到好的课程建设要求,体现了学校美育从普及化到多元化再到优质化的渐进过程。为了促进中小学美育发展,应该依据政策要求加强学校美育治理,建设高质量美育课程体系,同时依据“各美其美”的逻辑,形成美育课程和课程美育双轨发展模式,坚持“五育并举”,形成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相结合的立体美育空间,实现家校社“美美与共”的格局,推动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