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记者何为     
李鹏 《青年记者》2004,(10):1-1
不知不觉.做新闻工作已经十个春秋了.从初始的好奇,懵懂到今天的责任,惶恐.从早先的实习生到现在的编导.一直思考这样的问题:究竟什么是新闻的本原?新闻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记?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访中,不少同行每每以“网鱼”做比方,把获取价值大、可读性强的新闻当成捞到了“大鱼”。但数年的新闻采访实践,使我对新闻有了一定的感性触摸和理性认识,我觉得新闻采访的路子与其说是像“网鱼”,倒不如说像猎人打猎更贴切。因此,在新闻从业中,我主张自己能成为一名  相似文献   

3.
当记者是一桩吃力不讨好的职业,时时需要谨慎,保持诚惶诚恐的心态,稍有不慎就会为社会添乱,为读者添烦恼,为单位添官司,为自己添麻烦。记者职业在社会上是无需地位的,有新闻你就采访,深入调查,没有新闻你就研究,挖掘,就像勤劳的蜜蜂一样一刻不停地忙着采集花粉酿蜜。如果你把当记者当成就是当大爷,处处有车接车送,有人花天酒地地请客,有人陪着采访,这就不是记者所为了,而是堂堂达官贵人的所做所为了,只能距离新闻真相越来越远,更不会成为优秀的记者。记者需要博学,知识面宽,有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头脑要灵活,时刻保  相似文献   

4.
记者是什么     
在月光醉酒的晚上,天空朦胧,大地朦胧,一条奔腾咆哮的文字河流,天际间流淌。  相似文献   

5.
6.
隐性采访与记者的角色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林  汤天明 《新闻知识》2004,(9):30-31,17
隐性采访,按照笔者的理解,是记者隐去职业身份而进行的一种采访方式,即以非记者身份进行的采访,基于这一定义,加上对于近年来大量隐性采访案例的分析,笔者发现,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角色冲突现象,下面,试对隐性采访中记者角色冲突的表现与规避方法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7.
8.
9.
感悟记者     
  相似文献   

10.
张骏德 《新闻记者》2005,(10):42-43
我想探讨一下记者的社会角色定位问题。我记得1980年复旦新闻学院曾经开过一次新闻业务的研讨会,有一个题目专门讨论记者采访到底是什么。当时基本上有三种意见。北方来的记者认为采访就等于调查研究:南方来的记者(暨南大学的陈朗先生)认为采访不等于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不伦是助理记者、记者、主任记者还是高级记者,都是专业技术职称的一个级别。那么,记者的“专业技术”实力主要应体现在哪里呢?很多人以为在写作水平。写作确实对记者来说很重要,但是谁都清楚,  相似文献   

12.
陈力丹 《新闻知识》2003,(12):21-22
读了董秦同志与我讨论的文章,我感到讲得很全面,所以再谈几句。此前我的那篇小文章是为一本采访的书写的序言的一部分,重点是谈记者的“显本事”,在采访与写作二者之间衡量,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的判断应该是不错的。新闻工作与文学创作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所写的东西必须是真实的,而且越来越要求是在第一时间发生的事实,因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确切的当事人、目击者、知情者,并且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取关于这个事实的有新闻价值的信  相似文献   

13.
14.
《视听界》2004,(1):61-61
习惯观察,习惯思考。多观察,多思考,多联系,多沟通。这些对于发现新闻、挖掘新闻,形成新闻策划非常有益处。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在当前新闻采访中存在着一种记者“编辑化”的现象,就是没有用或很少用走访、询问、调查、录音等手段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自己不到现场、不亲自动笔写,而是拿着别人提供的材料编辑一下,署上自己的名字便成了自己的作品。随着社会各方面对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视,向记者提供现成材料  相似文献   

19.
毛蕊 《报林求索》2000,(3):34-35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