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代鹤伟  李淑平 《内江科技》2008,29(5):99-100
在对东风港油田车40块、车44块地质特征和开发状况的认识和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块的开发效果并指出了研究区注水井数少、注采系统极不完善;天然能量弱、自然递减大;低产、低效井多,单井产量较低;油层非常分散、储量不集中,给注水开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等问题,并进一步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春风油田沙湾组清楚的地质认识的基础上,描述了储层的基本特征及区块内单井的测井曲线表现形态。通过取心井及录井资料,结合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及试油、试采等数据,进行了储层的四性关系研究,通过直方图、曲线图等技术手段得出了本地区含油性、岩性、物性、电性等有效厚度的下限标准,为储量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储层有效厚度下限研究,是以岩心资料为基础,以四性关系研究及测井解释为手段,以测试验证为依据,通过数理统计、综合归纳等建立岩性下限、含油性下限、物性下限及电性下限。本文对储层有效厚度下限确定的主要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4.
徐诗童 《科技风》2012,(16):133-134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东风港地区区域地质概况,根据现有的测井、录井资料和岩心资料,分析了东风港地区的沉积相特征,完成单井相分析剖面图。通过分析可以认识到东风港地区沙四上亚段沉积相以三角洲相沉积为主,其沉积模式与典型的三角洲沉积模式相似,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根据测井资料和岩心资料又对各井沙四上段地层进行微相划分,既而深化对该区沉积相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张燕 《内江科技》2010,31(6):112-112
东风港油田车1区块为中渗断块油藏,本文从构造特征、储量分布、原油物性等油藏地质特征入手,采用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车1块的剩余油分布在未动用区块、无井控制区块以及构造高部位。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了开发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6.
洪湖油田含油层段为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Ⅱ、Ⅲ油组,储层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为孔隙型,以次生孔隙为主,储层平均孔隙度15%,平均空气渗透率40mD,为低孔低渗储层。采用岩心含油产状法确定了研究区有效厚度物性下限,孔隙度下限10.5%、渗透率下限为6mD,为有效厚度划分及储量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燕 《内江科技》2012,(12):155+157
C274区块为低孔、低渗、低粘度构造岩性稀油油藏,运用多种方法计算区块的合理井网井距,并在此基础上部署了五套方案,应用数值模拟模型对各套方案的开发指标模拟计算、经济指标对比分析,最终优选出开发指标和经济指标均较好的方案,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及现场实际确定该区块油藏的合理井网井距。  相似文献   

8.
通过近几年对40-44断阶的综合研究和开发实践,我们取得了较大勘探开发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车西地区沙三上—沙二段的滚动勘探主要集中在40-44断阶,在南部车5断阶还未形成开发规模,但试油的S24井和S277井在沙三上和沙二段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展示了该区域沙三上—沙二段较大的勘探潜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油田油层段的解释精度,通过对研究区地质、录井资料、试油资料、岩心分析资料以及地球物理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长4+5、长6段储层的“四性”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4+5、长6储层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渗特征。确定了刘渠区长4+5、长6储层有效厚度含油岩性下限为油斑细砂岩;物性下限:? ≥8.0%,K≥0.2×10- 3μm2 ;电性下限:Rt≥40Ω·m,AC≥222μs/m;Sw≤60%。夹层扣除的厚度下限为0.2 m,计算有效厚度下限为0.4 m。该项研究结果可为王家川油田的“增储上产”及油田的后期开发评价提供有力依据和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垦利10-1油田沙三上亚段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储层横向变化快,使得对该亚段内沉积体系识不清楚。以明确沙三中亚段沉积相类型以及特征为目的,以沉积学和地质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岩石颜色、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地震响应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垦利10-1油田沙三上亚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在该亚相内利用测井相标志可进一步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以及水下分流河道间等4种微相;在沉积微相特征和地震属性的综合研究基础之上,剖析了沙三上亚段辫状河三角洲的时空演化规律,认为沙三上亚段辫状河三角洲由多期朵叶体相互叠置而成,平面上由北向南展布,从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到高位体系域的垂向演化序列来看,朵叶体的发育程度呈现由大变小再变大的特征,反应了进积、退积再进积(加积)的沉积样式。最后依据沉积相的时空演化特征,总结了沙三上亚段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模式。研究成果可为油田下一步滚动勘探提供地质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