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干斌  陈斌  叶俊能 《科技通报》2012,28(9):103-108
三维地质模型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复杂地质现象的边界条件,直观地再现地层单元的空间展布及其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地层分析的直观性和准确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钻孔数据的栅格法三维地层建模,通过栅格层之间的运算关系处理土层之间拓扑关系,能够大大减少拓扑关系处理的计算量;利用Kriging插值方法建立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三维地层模型,并对空间地质参数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实现对对层状地质结构的三维剖切,能满足工程地质分析和地质解释等应用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
DEM在OpenGL中的三维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耀红  史晓峰 《现代情报》2003,23(11):70-70,72
地形景观模型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是时空一体化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现实中的关键技术。讨论了在中高档微机上,利用ArcView生成DEM数据,采用VC 和OpenCL函数建立三维地形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借助于GIS技术基于OGRE平台研究开发了三维建模功能模块。该程序能以地形图和地质图数据提供的有限信息,建立精度较低的地质体三维模型。将该法应用于星岗地区,结果表明,该程序能真实再现空间地质体,较好地解决以沉积地层为主的建模,大大提高了可视化程度,所建模型将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质钻孔资料是记录地质结构原始信息的载体,其三维可视化是精细化地质研究的基本表现形式和重要技术手段。在分析、对比国内外钻孔三维可视化不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Multipatch模型进行钻孔的三维建模与表达。探讨了钻孔三维可视化的技术流程,三维钻孔表达的几何构建、纹理渲染与自动匹配等关键技术。最后基于Arc GIS Engine开发了测试系统,并与当前常用的地质钻孔软件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地质工程项目从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到详细设计阶段,乃至到工程运行的管理与监测,建设时间长,往往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用三维模型图形图像来表达、解释和管理如此庞大的资料比光靠数据库和图表图纸等传统方法多。建立地质工程复杂地质体的三维模型,处理岩层界面与结构面组合关系,真实反映地下地质结构全貌,将为地质工程工作者分析研究工程地质现象和发现掌握岩土体结构规律提供一种崭新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复杂地质体可视化研究与开发现状,地质工程复杂地质体三维建模和可视化的关键技术问题分析,复杂地质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的初步开发与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可视化技术和地质信息模拟技术的发展,基本的二维地质图已不能满足地质信息表达的要求,地质信息的表达向着三维可视化迈进。但是由于地下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地质对象的不规则性和属性的各向异性,决定了三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的复杂性。本文主要探讨了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表达方式以及三维地质建模的几种常用方法,并探讨了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的表现形式也反映了三维地质数据可视化设计的目标。可视化不仅可以显示三维地质数据的结果,而且可以作为一种在不同模拟阶段检测地质解释是否准确、一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不断应用到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领域,透明可视化技术这一形象直观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显示出优越性。这一技术很大地提高了地震解释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从简单的可视化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了地震数据在计算机中的显示方式,体绘制和面绘制成像的算法,以及三维立体视图中透明可视化的实现方法。研究了运用三维地震数据透明可视化模型分析其包含的地质资料信息的方式方法。以及通过设置不同的颜色值和光线旋转、缩放使不同数据体在三维空间的显示及叠和,从空间整合多种数据进行多角度多属性分析判断,更形象更直观地进行数据解释,从而提高数据解释质量,缩短解释时间。  相似文献   

9.
系统采用三维图形开发工具OpenGL开发。分析了三维地形曲面的构造方法,给出了采用开发可视化系统的方法。所实现的程序是在VC++6.0平台基础上,基于DEM数据,利用OpenGL提供的相关功能函数,实现了真实感水下地形的动态显示。  相似文献   

10.
分析复杂地质体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本地质体通过使用vbnet+Direct3D来建模实现.在Directx3D中,使用三种基本图元信息(点,线,和三角形面)来构建复杂的三维地质体模型.本三维地质体生成时,根据采集的离散数据,通过克里金插值算法生成地层表面,然后通过广义三棱柱法,将生成的地层表面通过三棱柱连接生成地质体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三维地层模型对工程地质勘测很重要,软件采用的Delaunay三角网和统一地层划分方法构建三维地层模型.在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中设计了数据库E-R图和UML类图,讨论了软件的主要算法(Delaunay三角剖分、统一地层划分)的实现方法.最后利用VB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软件,展示了软件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2.
灾害地质图是正确认识研究区域内地质灾害现象的重要手段.提出一种立体地质灾害图的生成方法,并在Arcgis Engine平台基础上使用C#编程语言开发出系统原型.利用TIN表面模型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集成叠加在一起,生成逼真的三维灾害地质视图,为在三维可视化框架下开展地质灾害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三维采样点的离散数据,用八叉树方法和与距离成反比加权法的数据插值方法重构地质体的三维模型,详细地论述了八叉树构模的程序算法,同时开发出基于VC 八叉树构模类,并嵌入电磁资料处理系统软件,为电磁资料处理的三维可视化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4.
基于DEM的山区太阳散射辐射的空间分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黄敬峰 《科技通报》2006,22(4):450-455
为了研究山区散射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山区1:10000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为主要数据源,通过它提取纬度、坡度、坡向等地形要素栅格数据,并结合多年平均的云量数据,利用GIS技术建立了山区太阳散射辐射的高空间分辨率栅格分布模型,实现了太阳散射辐射空间分布规律的可视化表达,分析了山区各月太阳散射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本方法对于山区农业、林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崇秋 《中国科技纵横》2010,(11):374-374,391
本文以三维地质勘察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分析真实三维数据模型的可视化表达与系统建模方法;并以矿山地质管理信息为例.分析利用GIS技术探讨基于二维和三维空间信息统一进行空间数据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地质工程的复杂地质体中各项地质信息的探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其中包括了对地表地形、地下水位、地层界面以及风化带分布等相关的力学参数和数据等,而利用地质体可视化研究技术来进行勘测能够更好的达到要求的效果,本文主要就这一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说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隧道爆破质量评价与控制大多依赖决策者的工程经验和主观认识,仅凭人为观测做定性分析,评价与控制成果一般表现为二维平面图,不能直观、可视化对隧道爆破质量进行表达。本文基于隧道数据采集模块、隧道数据前处理模块和隧道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模块等提出了隧道爆破质量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构建的方法,以成渝高铁某隧道为例,设计了隧道爆破质量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基础数据采集方案,建立了隧道爆破质量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提出了隧道爆破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可再现隧道爆破超欠挖的真实结构特性,可实现对隧道爆破质量的综合评价,弥补目前隧道爆破质量评价与控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所谓地质工程复杂地质体的可视化主要是针对当前地质工程勘测中所存在的最大问题而提出的,这个问题就是在地质勘测工作中,所测得的数据量较大,涉及范围较广,整体资料信息很复杂混乱,这会使得地质人员很难直接掌握勘查对象的地质整体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对复杂地质体可视化的开发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通过阐述当前我国的复杂地质体可视化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在建立三维模型实现可视化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探讨了复杂地质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的初步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黔东地区李家湾大型全隐伏锰矿床是近年深部找矿突破的成果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全隐伏深部矿产资源空间分布情况,提高深部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精度,本文引入成熟的三维地质模拟技术和地质统计学方法。以李家湾矿区勘探资料为核心数据,构建地质空间数据库;利用三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技术,建立李家湾锰矿数字矿床模型,分析研究矿床的特征规律、地质构造等控矿因素;结合地质统计学方法,实现资源储量估算。为确保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实验通过品位-吨位模型(G-T)及趋势分析(TA)模型进一步做误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三维地质模拟技术科学有效地展示了全隐伏深部矿产资源的空间展布和相互关系,高效准确地实现资源储量估算。该结果对正在实施采矿生产的李家湾锰矿具有辅助决策作用,对寻找相似地质条件下深部空间锰矿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三维地质可视化的主要构模方法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实际需求和现有的条件,在把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概化的基础上,采用GMS软件对深圳市宝安区的含水层系统进行了三维可视化,使得对水文地质模型的观察更加直接和方便。建立的三维模型可以自由旋转、任意切割剖面、属性查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