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元胞自动机Na Sch交通流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有路内停车带的单向单车道路段提出交通流的能耗公式,并数值模拟周期边界条件下道路上待停车辆的比例系数、路内停车行为造成对后车的阻碍时间和正在停车车辆的位置对道路交通流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待停车辆的比例系数越大、路内停车行为造成对后车的阻碍时间越长,道路上交通流的能耗值就越小,对应的流量和平均速度也越小,交通堵塞现象就越明显;而正在停车车辆的位置对交通流能耗并没有明显影响,对流量和平均速度也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结合国内外各大城市停车诱导系统实践经验,通过分析总结各城市停车诱导系统的优缺点,结合长春市CBD的停车现状,探讨并研究了相应的停车诱导方案,将城市CBD停车诱导系统分为外围诱导和内部诱导相结合,并采用了多级分层的诱导模式。以长春市为例,对其停车诱导系统进行规划和建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停车泊位利用率由原来的45.2%提高到87.8%。从而有效的缓解了CBD内部停车困难的问题,对解决城市道路路内停车问题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静态交通运行状态对城市核心商业区域动态交通运行秩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以长沙市黄兴路商业步行街区域为例,城市核心商业区静态交通呈现出停车需求旺盛、停车供给有限、停车秩序混乱的特点。建议相关管理部门综合利用各种管理、科技手段,从调节停车需求,挖掘停车潜力、增加停车供给,规范停车行为几个方面入手,多措并举,为城市核心商业区的交通运行秩序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小汽车的数量急剧增加,行路难、停车难已成为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城市停车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地暴露出来,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区的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通过调研,并借鉴国内外一些城市的经验,我对如何解决停车难做了一点思考。尽管在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中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停车场,但由于有关停车场的基础资料十分缺乏,也就谈不上科学合理的停车场规划。致使某些停车场的停车泊位供不应求,而某些停车场库使用率极低,泊位空闲严重。路边停车带的设置未能与路外停车场的布局相结合。由于路内合法停车位比例过高,客观上造成路外公共停车位的大量闲置。针对于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一款辅助停车装置,该装置设计采用的是在车底增加四个车轮将爱车通过所在轮上的液压泵将爱车提升至脱离地面的方式,借助汽车车架槽钢的结构,和液压泵的液压的原理将爱车提升起来,通过手中的摇柄控制,操作简单稳定,性能优越,方便停车。  相似文献   

5.
从时间、空间分布,停车场类型,停车费用、时长等角度全面剖析了城市的停车信息特征,分析了出行目的、公车/私车、停车后步行时间和距离等个人、家庭及出行信息对停车需求的影响和停车需求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总结大中城市停车信息的主要特点和停车供求不平衡的症结所在,提出停车供给和需求管理的四项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当前有一半以上的航班延误、1/5的空中停车和超过一半以上的航班取消,都是因为机务人员不安全行为而造成的,但是在对机务维修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控制过程中,管理人员采取了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没有对其背后的动态演变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所以一定要重视民航维修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从本质上对机务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只有如此才能控制民航维修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本文重点分析研究民航维修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车位少,停车难,传统停车装置安全性能低等问题,以剪叉装置作为停车装置的主体升降装置,轨道装置辅助控制车辆的自由进出。分析停车装置的受力,选取各部分的材料,通过虚功原理计算得到液压缸所受载荷大小,选取液压缸和停车装置自由进出的驱动电机;分析整个装置各部分的单元体应力状态,进行强度和稳定性分析。提出了剪式举升停车装置的整体优化设计方案,为立体停车装置的改良提供了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帮助用户正确选择立体停车设备,提高性价比,实现投资目的,并在现实工作中充分发挥立体停车设备性能,本文对立体停车设备进行分析,剖析了立体停车设备的优缺点,并对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进行分析比较,最后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阐述如何选择合适的停车设备。  相似文献   

9.
停车诱导系统作为城市智能交通的组成部分,能合理地安排停车,提高停车设施泊位利用率,促使停车设施利用均衡化,减少路边停车现象,减少等待入库排队车辆,减少驾驶员寻找停车泊位的时间消耗,从而减少市中心为停车而附加的交通量。车辆泊位诱导嵌入式系统,停车泊位预定是停车诱导系统的一项特色功能,系统除了提供停车场位置及使用状况、停车路线引导等功能,还需要提供停车场内的泊位引导、停车泊位预定等方便用户的功能。文章就设计停车泊位预定系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项目的背景及意义;其次,设计了停车泊位预定的模拟系统,并制作出模拟停车场的电路板,论述了这个预定类型的特点;最后,对该停车预定的系统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结合呼和浩特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导致违法停车的原因,并对机动车违法停车的危害性作了阐述,提出了整治违法停车的几点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汽车拥有量急剧增长和停车空间尤为紧张的今天,自动停车技术将为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本文介绍了国外现有自动停车系统的发展概况,并分析自动停车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应用范围,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问题,城市交通尤为突出,堵车现象非常严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停车车位奇缺,违章停车,造成堵塞。本文针对国内停车现状,分析了停车系统对城市动态交通的影响,并结合国外停车管理上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和管理措施,为有效地解决城市停车问题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型城市停车难题日益凸显,加剧了交通拥堵等汽车社会问题。基于汽车网联和局域环境自动驾驶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智能化停车模式,旨在实现对有限停车空间的高效利用,减少停车资源浪费,提升交通运行效率。阐释中国城市交通停车设施智能化升级的战略定位,通过调查研究和情景对比分析,从多个维度评估智能化停车模式对个人和社会的巨大效益,指出该模式在产业推广上的瓶颈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私家车的数量增多,带来了停车难、违章停车、停车管理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立体停车场虽然已经有所发展,但并未普及。本文就我国立体停车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新型垂直升降的立体停车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5.
停车场停车泊位需求具有周期性、层次性、可预测性,通过对近停车场来自各方向停车数量的统计分析,利用停车需求的规律性对近停车场停车需求做出预测。本文研究了近停车场停车需求预测的方法,详细阐述了停车需求预测的步骤流程,运用指数平滑法建立了预测模型,并且进行了模型参数的选择以及预测结果的获取。近停车场停车需求预测可对制定停车诱导策略和优化不同等级诱导牌个性化显示内容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停车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进行智能停车技术的研究与建设势在必行。针对智能停车技术,本文系统的阐述了该技术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部分现有系统的优缺点,指出了未来城市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城市智能停车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温州市区汽车停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温州市区汽车停车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结合国外城市汽车停车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温州市汽车停车的政策、规划、管理等方面的若干建议,为交通、规划等有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城市社区内直线式自行车停车桩的短板,设计了一种将自行车呈辐射状进行布置的全自动停车库。与传统自行车停车库停车方式相比,本设计采用了内外两种停车模式,具有智能锁扣、矩形截面停车轨道、多绞盘提升机构等装置,其空间利用率高,使用方便,且拥有良好的防盗性能。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提升绞盘和主轴等结构进行应力分析,以保证关键部件满足安全使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共享停车模式中,利益相关者在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上存在冲突和矛盾,理清利益相关方的风险和收益问题是推广共享停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本文以居住区停车供应者和管理者为利害冲突相关方,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供应者和管理者收益与风险对共享停车模式推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停车风险和停车收益对供应者共享意愿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分别为-0.85和0.29,而管理压力对供应者意愿影响不显著,为-0.14;停车共享效益、共享风险和管理压力对停车管理者共享意愿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分别为-0.46,0.52,-0.74。本研究为居住区共享停车模式的推广提供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晓丹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8):119+85-119,85
静态交通需求与城市停车供应状况直接决定了城市交通秩序和拥挤程度,以往的各种停车预测模型多以建筑规模来求得静态交通需求,笔者在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静态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区位以及周边机动车交通流量密切相关,提出了基于区位分析和诱增流量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