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16,(19)
校园手机一卡通系统基于校园卡综合网络系统,结合手机校园卡管理平台和终端设备采用最新的RF-SIM卡,师生员工只需要在校园中使用手机,就可以完成考勤、信息查询、身份认证、消费支付等功能。实现师生员工在手机与校园卡之间的互动,可以查询手机校园卡内各类的相关信息,实现挂失、注销、补办等操作,同时应用手机移动办公平台,接收学校相关会议、活动通知、实现移动办公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增长,移动支付过程中的身份认证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提高移动支付过程中身份认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已经成为移动支付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于基于生物识别的移动支付专利技术进行统计分析,以研究该领域的专利技术总体发展态势、地域分布、技术分支、技术发展阶段以及技术演进。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支付业务使用票卡所造成的问题,指出了地铁票务推进虚拟支付研究应用的必然性,并结合互联网支付技术提出了一种二维码扫码乘地铁的虚拟检票方式。本文介绍了二维码扫码检票实现过程中二维码数据结构、交易方式、复合消费文件、通信方式、读写设备扫描头安装位置等具体技术环节,通过这项研究由原来的实体票卡直接过渡到虚拟账户支付,跨越了"虚拟票卡"、"虚拟货币"这些阶段,乘客使用手机就可直接进出站。二维码扫码过闸运用到客运服务中,提高了运营效率,改善了城市窗口服务形象,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队针对互联网技术探索应用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在线交易身份认证采用电子口令卡或动态密码与手机绑定等方式,存在一定风险及使用上的不便,同时在使用虚拟货币的网络游戏等领域,每一次交易仅采用静态密码进行身份认证,账号安全性难以保障。在基于挑战-应答异步认证机制的动态口令技术基础上,以采用SSH架构的网上商城为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B2C的支付系统,并对虚拟货币支付方式提供良好兼容性与实用性的网页版口令卡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较之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风险小并且使用便捷。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1)
本文分析了单程票等实体车票在轨道交通运营中使用比例逐渐萎缩的原因,指出了轨道交通传统支付方式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用电子货币虚拟支付的新思路新趋势。本文结合网上支付的发展特点,提出引入第三方支付作为轨道交通新的支付方式,研制二维码购票机用于轨道交通日常运营的购票兑票。本文解决了二维码购票机研制过程中网络架构、异常处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二维码购票机的研发和应用,轨交票务支付模式由原来"线下对线下"转变为"线上对线下"。所研制的设备和软件系统和乘客交互友好,性能稳定,易于接入第三方支付运营商,适应了乘客支付的需求变化,为轨道交通AFC探索虚拟支付提供了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6.
电信运营商具备深入县级别的实体渠道、用户平台、产业链整合等能力优势,可立足本地,结合手机号码、定位,移动支付等核心资源和能力,探索和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和运营模式。本文在分析运营商自身特点基础上,建设基于移动支付的本地服务开放平台,打造满足用户需求的应用族;通过开展的业务合作、持续运营建立用户社区等方式,实现用户、合作方、运营商的共赢。  相似文献   

7.
对移动电子商务支付问题制约因素深入分析,围绕我国移动电子支付产业链,提出关于安全性,运营模式,支付系统,用户消费习惯及法律法规的解决方案,以期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蔡健 《科技通报》2013,(1):157-160
针对目前电子商务越来越普遍,现有的网上电子支付认证协议无法满足网络安全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的网上电子支付认证协议,该协议融合了PKI安全认证体系,分为电子支付登录协议和电子支付注销协议,把身份验证和签名验证分开两次进行网络安全验证。实验表明,该协议对恶意软件攻击、网络钓鱼以及网络嫁接和中间人攻击都有比较好的安全性能,比目前普遍使用的电子支付认证协议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9.
基于可信计算平台的电子现金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可信计算平台提出了一种新的离线电子现金方案,该方案将电子现金、用户身份、平台身份三者有机绑定在一起,利用可信计算平台的认证技术和存储保护功能,极大地增强了电子现金的安全性,同时还具有支付起源非否认、电子现金有限流通期限等特点.该方案对于电子现金的备份,电子现金的盗用和丢失,都提供了良好的保护,并对所提出的电子现金协议进行了详细的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身份认证技术是通过网络对对端通信实体的身份进行确认的技术。在网路通信的各个层次上都具有同层通信实体,都需要身份确认。身份认证安全即只有相应被授予访问权限的人可以访问、操作相应的数据,除被授权人之外,其他人都无法接触未被授权的数据。然而,如果权限人的身份被人伪造,那么,即使投入再安全的防护方法都是徒劳的,身份认证技术都无法体现其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移动支付是允许移动用户利用无线通信技术、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文章以消费者为主体,研究分析影响用户接受和使用移动支付业务的关键因素,通过实证分析,为移动支付市场各方的决策和运营提供相应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校园一卡通将管理、生活、消费、身份认证等多种功能集中于一体,提高了师生校园生活的效率。通过对校园一卡通电子帐户应用分析,从财务管理要求,对校园一卡通电子帐户的应用拓展和财务处学生缴费管理进行融合,设计并实现了校园一卡通电子帐户的网络化通用收缴费系统,实现财务收缴费项目的无现金操作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3.
移动电子政务的普及使得原有的基于短信业务的安全技术已不能满足要求,尤其在涉及身份认证、权限认证方面。数字水印在信息安全领域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可以有效保证移动电子政务的安全。在分析移动电子政务体系和数字水印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CT域的ES图像水印算法的移动电子政务安全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于移动电子公文交换系统。  相似文献   

14.
云计算中的虚拟身份认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赢 《科技通报》2013,29(2):94-96
云计算是不同计算实体的结合,电子相连,分布在世界各地.随着云计算的地理位置朝着分散服务器机房联合的方向发展,伴随着大量的安全问题.例如虚拟化安全,应用安全,身份管理,访问控制和虚拟身份认证等.尽管如此,虚拟身份认证是云计算最重要的需求,用来限制非法访问云服务器.本文提出了一种虚拟身份认证的算法,只有用户的合法性经强验证核实才能接入云.该算法提供了身份管理互相认证,用户建立会话密钥等.安全性分析实现了云计算建议算法的可行性和实现效率.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移动支付因为移动介质的便利携带而受到用户的青睐。现就移动支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重点阐述了移动支付的重要热点问题—如何加强消费者持续使用移动支付,将支付理论模型应用到移动支付之中,详细分析了支付理论模型对移动支付消费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6,(18)
城市轨道交通长期以来一直以单程票和交通卡作为主要票种,因为其符合市民出行支付习惯而受到青睐。但是传统票种充值难、易遗失损坏、制作流通成本高的缺陷也凸现出来。随着银行卡闪付功能的兴起,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成熟,智能手机NFC功能的广泛应用,Apple Pay的问世,本文将研究"互联网+"支付方式,采用虚拟化车票的支付应用,探索轨道交通方便快捷、安全有效、乘客所喜闻乐见的支付方式。传统AFC系统的交易方式是脱机交易,为保证系统架构的延续性,本文将充分融合"互联网+"的优势,研究多样化支付方式在不同阶段应用。通过第三方支付的二维码购票、手机电子票进出站在轨道交通票务支付的应用,探索地铁"互联网+"支付的发展之路。为适应上轨道交通多级票价、要检查进出站次序、客流量大、单位时间过闸人数多的特点,本文展望在第三方支付购兑票机和手机票应用、即"线上购票、线下检票"的基础上,对二维码进出站、Apple Pay等支付方式进行设计和改进,实现"线上购票、联机检票",更好地提高上海地铁的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章全 《科技广场》2013,(8):29-3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高校实现现代化的标志。但是,校园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校园网及其相关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统一身份认证逐渐成为网络安全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以校园IC卡为介质,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安全统一身份认证。  相似文献   

19.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支付企业开始进入移动支付市场,移动支付的用户采纳成为学界和业界的关注热点。实证研究了用户的互联网支付信任对其移动环境下的移动支付初始信任的影响以及用户信任、正效用和负效用因素对移动支付使用意向的影响。通过对374位支付宝用户的数据收集与分析,结果显示,用户的互联网支付信任显著影响其移动环境下的移动支付初始信任,且对移动环境下的三条关键路径存在间接影响,而移动支付初始信任则通过提高感知相对优势和降低感知风险对用户使用意向施加了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青海省农产品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成果进行深度分析,基于"3S"技术设计并建立青海省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土壤重金属污染信息的信息化管理和土壤样品数据的高效查询、统计和分析;运用先进的二维码技术实现了土壤样品信息的存储和快速识别;利用多重强身份认证技术,解决了信息的安全性问题;建立国家和省级双层评价标准,以满足农产品产地安全分析评价的不同决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