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涛 《内江科技》2022,(12):22-23+4
<正>老旧建筑物加固改造是城市建设和文明传承的重要手段。对建筑隔震加固技术墙柱进行托换抗震加固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沉降进行全面、自动化监测是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根据老旧建筑加固改造施工中建筑物沉降自动化监测需求,本文设计了一套建筑物沉降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利用磁致伸缩静力水准仪配合无线数据采集仪对建筑物沉降进行远程自动监测,将沉降位移量监测数据及时提供给施工部门。通过实例检验了建筑物沉降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的有效性,并对其特性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某高层住宅楼为两栋塔楼,框架-剪力墙结构,发现楼板有局部开裂现象,有两块7.2m×8.0m楼板裂缝分布较多,浇水养护时有明显的渗漏现象。经过分析,裂缝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建设事业迅速发展,新建高层建筑逐步增加.就我国目前能源形式不容乐观,降低建筑能耗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就哈尔滨市的一栋住宅楼分别采用连续采暖和间歇采暖两种不同采暖方式的对比研究,从人体舒适感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揭示了连续采暖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一、工程概况 圈堤西路1~#~3~#住宅楼位于蚌埠市西区,3栋楼均为六层带坡屋顶砖混结构住宅楼,总建筑面积900m~2,由于处于旧河道上,地质条件复杂,经过多方案比较,基础采用锤击沉管夯扩混凝土灌注桩,单桩设计承载力极限标准值R=700KN,l#至3#楼共用  相似文献   

5.
湿陷性黄土地基长期受地下积水侵蚀是某砖混结构住宅楼发生地基不均匀沉降、结构倾斜、墙体开裂、屋面开裂及泛水泛碱等病害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地基土的湿陷特性,采用压力注浆及锚杆静压桩结合的方法加固地基基础,可达到改善土体结构和性能、提高土体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的目的;对开裂墙体采用注浆加固法、钢筋网水泥面层加固法可恢复墙体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1.前言为了满足城市规划要求或为了解决用地紧张等原因,一栋房屋紧邻另一栋房屋建造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两建筑要么紧紧相连,使用同一基础,要么设一沉降缝,各用一半基础,要么采用悬挑基础或桩基础,要么采用局部地基加固处理,总之是五花八门,什么方法都有。尤其是一些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只注意一般新建房屋基础比原建房屋基础浅埋,两基础间净距一般取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不是不考虑沉降量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就是过多的考虑影响把新建房屋地基局部加固的太强,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现象,不是新建房屋裂缝就是原建房屋发生破坏。因此,而引发了许多民事诉讼案件。如何处理好一般相邻建筑物地基沉降造成房屋破坏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某新建住宅小区由7栋12~16层高层住宅楼组成。楼底为按人防要求设计的大型地下室,平时作为停车场使用,战时可作防空设施之用。本文以此楼为文本,探讨分析建筑消防与排水设计。  相似文献   

8.
某住宅楼因基础不均沉降而倾斜以致屋顶水平位移556mm,采用压桩掏土纠偏法历时半年将其纠正。介绍了该纠偏工程的概念设计、施工监控和稳定沉降的方法与措施,可为工程设计与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某住宅楼发生沉降不均匀原因的分析,阐述了软弱地基基础的防范及加固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和严重的核泄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一栋高层住宅楼发生特重大火灾致4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造成40人死亡,  相似文献   

11.
何旭升 《内江科技》2011,32(8):141-141
本文阐述了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具体的施测程序及步骤,并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确定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合理性,二是在沉降观测过程中,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不是单边下行光滑曲线,而是起伏状现象。  相似文献   

12.
高层住宅楼质量在施工技术和管理体系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得到了全面地提高,各种建筑通病得到有效控制,使高层住宅楼施工企业的各项效益得到充分地体现,但是,高层住宅楼出现渗漏依然是一个较为难于处理的问题,建筑工程队伍必须对高层住宅楼渗漏加以关注。本研究从高层住宅楼的建筑实际出发,从高层住宅楼外墙和室内两个重点部位出发,分析了出现渗漏的根本原因,探讨了在建筑工程中解决高层住宅楼渗漏的有效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并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确定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合理性,二是在沉降观测过程中,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不是单边下行光滑曲线,而是起伏状现象。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并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确定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合理性,二是在沉降观测过程中,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不是单边下行光滑曲线,而是起伏状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用地紧张矛盾,通常一栋房屋会紧邻另一栋建造。在实际施工中,地基沉降往往造成新建房屋或原建房屋损坏。介绍了深层搅拌法加固地基的原理,介绍了该方法的施工工艺和加固效果,工程实际表明深层搅拌法具有造价低、施工简单和效益好的优点,在条件适宜时应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16.
彭英 《科技风》2011,(20):144
多栋主楼用大型地下室连通,且不设永久沉降缝时,简要介绍采用变刚度调平的设计思想,选用合适的地基及基础方案解决主楼与单层地下室之间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17.
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国军 《中国科技信息》2005,(14):123-123,121
建筑节能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大标志。本文以一栋典型住宅楼为对象,对该建筑采取节能措施前后的维护结构耗热量进行了计算,并对各部分维护结构采取的节能措施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及论述,来探讨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合理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老旧电梯的事故率,提高老旧电梯安全评价的准确度和可靠度,文本对目前常用的两种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法进行讨论,分别讨论这两种方法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并提出以模糊层次分析法为首的几类改进措施,为科学评价老旧电梯的安全状况,预防其带来的安全事故提供少许借鉴。  相似文献   

19.
1、工程概况 胜利油田胜东社区锦华南区高层住宅楼工程(5栋),地下1层,地上23层.标准层高为29m。现浇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基础为桩筏基础,桩为预应力高强砼管桩。选自国标03SG409中PHC-A500(100)-26a,单桩承载力为1400KN.采用双节桩.每栋楼桩数为164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传统的预制板逐渐被现浇板所取代。使用现浇楼板,房屋的整体性、抗不均匀沉降性和结构安全性均有很大提高,但随着钢筋砼现浇板在工程中的大量应用,住宅楼现浇楼板出现裂缝问题也越来越多。着重从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分析楼面裂缝的原因及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