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海洋专项重点开展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黑潮变异对中国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探索与研究、基于海洋研究目标需求的海洋设备研发。自海洋专项实施以来,构建了从中国近海至西太平洋包括潜标、浮标、船基和水下滑翔机的海洋立体综合观测网,确立了我国主导和领跑国际热带西太平洋前沿研究的地位,为我国大洋观测网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针对海洋数据大幅增长,海量数据信息管理存在困难,数据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提出Argo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集制作的一整套方案,显著提升了海洋信息管理行业工作效率。点评人:刘嘉玥,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海洋战略、海洋信息。目前海洋数据采集范围最广,数据量增长最快的国际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计划是获取海洋数据的重要途径。该计划通过在全球海洋中布放Argo剖面浮标,使其组成一个实时和高分辨率的海洋观测网,并借助卫星定位和通信系统,实时、准确、大范围地获取全球海洋上层(0~2 000m)的海水温度、盐度剖面资料。面对如此巨大体量的海洋数据,如何做好数据的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通过由3000浮标组成的全球实时海洋观测网收集到的数据,海洋学家们第一次发现,在全球海洋水下数百米的水域里,分布着一些上百千米宽的“条纹”,即一些缓慢流动的水流。这些水流的速度只有约0.3到0.4千米/小时,方向有的向东,有的向西,向东流动的条纹的温度比向西流动的条纹高。  相似文献   

4.
海底观测网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底观测网是人类观测海洋的新型平台,可实现海洋由海底到海面的全天候、原位、长期、连续、实时、高分辨率和高精度观测,对海洋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欧洲各国凭借在海洋领域的先发优势,纷纷投入巨资构建海底观测网并成功运行。在现代传感器、水下机器人、海底光纤电缆、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推动下,海底观测网呈现综合性立体观测、数据深度发掘、多种观测计划综合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一般情况下,大型海洋水文气象资料浮标指的是其直径不小于十米的浮标,而且该浮标能够实现自动采集及传输资料的职能作用。长久以来,我国大型海洋水文气象资料浮标是作为国家重点海洋气象观测项目而长期存在的,为相关领域提供重要信息资料。本文就我国地方大型海洋水文气象资料浮标的发展现状做以论述,并在探究现有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国家海洋浮标监测网、北京奥运会帆船赛场监测浮标、极地中心北极海气耦合监测浮标、中海油南海深水区油田监测浮标、中科院海洋所近海环境研究监测浮标,这些满足多元化、特殊化海洋监测需求的设备,实现了全天候长期、定点、连续、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7.
中国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运行监控系统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雁  裴翀  郭亚田  吴小铭  周青  李巍 《资源科学》2010,32(9):1679-1684
运行监控系统是全国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风资源观测数据分析和观测设备维护保障的实时业务平台,系统建设是全国风能资源详查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基于J2EE架构,以Oracle10g为数据库管理软件,采用Java语言,借助ArcGISServer9.3平台提供的GIS功能服务,将Internet技术与GIS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全国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测风塔运行状态的实时、非实时跟踪,探测数据质量状况的综合与分项评估、显示和查询,各级维护维修人员保障能力的综合考评等。另外,作为系统的应用实例,本文还对组网以来观测网的稳定、可靠运行能力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8.
我国热带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初步建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建热带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是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的重点任务之一。热带西太平洋环流系统深刻影响着暖池、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和东亚季风的发展,对全球和我国气候变化研究意义重大。随着2015年15套深海潜标及数据的成功回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热带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的初步建成,我国科学家获得了热带西太平洋代表性海域连续一年涵盖海洋上层和中深层水体的温度、盐度和洋流等观测数据,这是世界上首次在这一地区获取高质量、高时空分辨率的定点连续数据,填补了国际上对该海域中深层环流大规模同步观测的空白,为我国大洋观测网的建设和运行积累了宝贵经验,起到了示范作用。该网络将会为我国大洋环流及其对我国气候效应的研究探索提供持续的数据支撑,将提高我国气候和海洋环境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创新》2008,(7):36-36
科学家们近期发现,全球海洋都在被一些神秘的"条纹"所覆盖。海洋学家们已经绘制出了全球海洋规则的洋流模式,现在,他们通过由3000个浮标(这些浮标由卫星跟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海洋监测,多采用布放各类浮标的方法,即在欲监测海域的不同位置及不同深度处布放大量浮标。然后在数月后回收这些浮标,再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这样得到的测量结果不是实时的,而是几个月之前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相当数量的浮标会丢失,这使得采集的测量数据并不完整,而且,浮标探测是接触式的,在很多恶劣环境之下无法实现探测。从成本角度来看,这样大量的布放浮标成本很高。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15)
本文结合已有对宏观观测网建设的相关研究以及实际相关观测工作的开展,对关于宏观观测网建设的工作原理、意义以及提出如何提高宏观观测网建设有效性的措施,以期为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提供部分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福建及近海地震分布特征、福建及近海地质构造情况和我国及福建海洋地震观测网现状等方面探讨福建海洋地震观测网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东海站”)围绕我国东海海域重要流系和复杂海洋现象研究、台风预警预报、海洋权益维护及保障等需求,组建了科学合理的东海浮标观测网络。东海站的主要成果体现在:积累了10余年的连续实时观测数据,有效揭示了区域海洋环境长期演化过程;建立了台风实时观测数据库,有效改善了台风路径预报的准确性;验证了国际风速模式和流场模式在我国近海区域的适用性;阐释了东海海洋环境季节变化特点,提高了灾害性事件对我国海洋环境危害的预报能力;研发了我国首套超大型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开拓了智能观测在海洋剖面观测领域的应用示范。东海站始终坚持综合性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并举,立足我国近海环境演变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的综合交叉与系统集成的前期基础,面向我国近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透明海洋计划等国家重大需求及物理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学科前沿问题,东海站开展了系统的长序列定点连续实时观测、试验研究和科普示范,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近海海洋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预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1)
本文设计研究了一种海洋浮标监测系统,通过基于北斗卫星的海上浮标系统可以有效解决海上施工难度大,受天气及海上风浪影响大,缺少有效参照物等缺点,可以极大降低海上施工难度,减小远海施工危险性,提高海上施工精度与效率。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地震流动观测台网项目来源于福建省地震局的"福建省"十二五"防震减灾重点项目,是"福建省地震监测预警与社会服务系统工程地震流动观测台网"的子项目。福建省地震流动观测台网的建设,将形成覆盖全省7个重要活动构造区段的大跨度、大尺度、高精度地壳形变与重力场和水准变化观测网。它以地震监测服务为主,同时兼顾测绘、气象、导航、市政建设、土地规划利用等服务。目的在于结合福建的地质构造空间分布及活动背景、福建省现今地壳运动特征和福建省及其近海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等,在福建省勘选出满足规范、可靠、安全、科学的GNSS观测阵列站址,并完成建设跨断裂的GNSS观测阵列。  相似文献   

16.
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是人类面临的双重历史使命。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是维护人类生存的需要,是全人类共同的义务与责任。《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已成为海域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而我国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的修编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海洋科技支撑力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世纪需要科技支撑,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带建设必须不断提升海洋科技支撑力。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界定科技支撑力的方式,运用公共管理的逻辑和视角科学界定了海洋科技支撑力理念;在综合运用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各种方法与理论基础上构建了海洋科技支撑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浙江省的海洋科技支撑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比较分析,为准确认识浙江海洋科技支撑力状况提供了一个有效视角;运用回归方法对今后20年全国、长三角和浙江海洋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是我国近海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渔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国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不断深化,由投放人工鱼礁和放流资源生物,逐步过渡为改善海域环境和养护渔业资源。如今海洋牧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至今已完成64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但如何实现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从理念现代化、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4个方面论述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针对我国温带和热带海域特点,基于陆海统筹蓝色粮仓建设的需求,提出了海洋牧场与集约化精准养殖场、海岸带生态农牧场、离岸深水智慧渔场融合发展新模式,以期为现有温带海域海洋牧场升级和热带海域海洋牧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中 《世界发明》1997,(12):21-21
今年5月中旬,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气候预测中心,根据设在赤道太平洋的浮标系统传回的有关温度、洋流和风力等多种数据分析后认为,新一轮“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形成之中。  相似文献   

20.
从战略高度善待海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是富饶的资源宝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我国管辖的辽阔海域,是我们的蓝色国土,是我们资源开发的战略基地和国防安全的战略前哨.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善待海洋,研究制定管好用好海洋的方略大计,切实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立法和海洋管理,在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同时建设成海洋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