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黎常  金杨华 《科研管理》2021,42(8):9-16
人工智能在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引发诸多伦理困境与挑战,建立新的科技伦理规范以推动人工智能更好服务人类,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主题。本文从科技伦理的视角,围绕机器人、算法、大数据、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领域所出现的伦理主体、责任分担、技术安全、歧视与公平性、隐私与数据保护等问题,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治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分析,并提出未来需要在中国情境下伦理原则与治理体系的建立、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跨学科合作、理论分析与实践案例的融合、多元主体伦理角色分工与协作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高科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科技风险、科技伦理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2018年新学期开始,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MIT等美国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伦理、数据科学伦理、技术伦理、机器人伦理等新课,这是对公众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感到担忧的回应。国内科技伦理研究也纷纷  相似文献   

3.
于雪  李伦 《科学学研究》2023,(4):577-585
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性特征将诱发一系列风险,但这些风险往往难以预知和研判,因而可以在社会场景中部分地引入某些人工智能技术,并通过密切监测其社会影响而试验其可行性。这种将人工智能引入社会的过程可以被视为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作为社会实验的人工智能在防控风险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实施过程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伦理问题。这主要源于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是以人为研究对象,考察“人—人工智能”的内在关系,因而对其伦理关切不仅重要而且必要。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社会实验解决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但同时,这种实验本身就存在着伦理争议,伦理的二阶性就导致了隐私、“脏手”、欺骗等现实伦理问题。基于此,应当建构面向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伦理框架,即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伦理,以研判和防控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潜在伦理风险。通过提出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伦理的治理策略,有助于探索科技伦理治理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4.
朴毅  叶斌  徐飞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4):245-25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大数据杀熟”、“人工智能侵权”以及“算法歧视”等负面事件频发,原先人们以为的人工智能价值中立性也因此而遭到质疑。目前国内对此的相关研究仍较多集中于概念层面,本文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从机器学习的算法层面,从数据的社会性、算法的价值偏好以及决策的偏见强化三个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的价值非中立性实质,并对其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与决策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伦理准则与治理体系:发展现状和战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界定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基本概念,分析人工智能发展现状。然后,探讨导致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总结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下的伦理问题,包括自动驾驶、智能媒体、智慧医疗、服务机器人等;此外,围绕应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探索治理框架体系,包括技术应对、道德规范、政策引导、法律规则等方面。最后,结合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战略部署,指出在社会治理的落地过程中宜采取分层次、多维度的治理体系,并提出在人工智能伦理准则和治理方面的具体措施建议(2020-2035年),包括社会宣传、标准体系、法律法规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通过生产高端科技的智能产品逐渐受到社会关注,但由此衍生的伦理与法律问题也接踵而至。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有威胁人类安全、算法歧视、过度依赖等,引起的法律问题有伦理问题与责任划分、隐私泄露、著作权保护和失业率上升等。本文对此类问题进行剖析和总结,希望对建立良好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健全人工智能安全应用的伦理规范和法律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对人工智能系统的有效治理,社会各界对其透明性的呼声日益提高。提高人工智能系统的透明性,有利于相关人员更好地承担责任,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因而透明性原则在各类人工智能伦理原则与伦理指南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但不同主体对其的内涵界定却存在一定的差异。人工智能系统的透明性至少表现在算法可解释、数据透明与功能透明等多个方面。我们需要从智能的特征、人工智能技术现状以及技术治理的可行性等角度,充分认识人工智能透明性的限度问题。对于人工智能系统透明性的建构路径,至少有技术进路、伦理法律规制与文化进路等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创新、研发和应用中的伦理问题。指出大数据技术是把双刃剑,这种技术的创新使社会、商业、以及亿万人受益,但同时也带来风险。我们必须鉴定风险,平衡创新带来的利益与风险。文章还探讨了与信息技术及大数据技术有关的数字身份、隐私、可及、安全和安保、数字鸿沟等伦理问题,并讨论了解决这些伦理问题的进路。最后,建议引入伦理治理的概念,指出大数据的顺利推广应用要求我们制订评价在大数据方面所采取行动的伦理框架,即伦理原则,为制订行为准则、管理和立法建立一个伦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林晶  陈苗  李伟 《情报科学》2019,37(9):123-125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对信息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信息人才的培养和训练是应对 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培养适应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型信息人才,在提升个人、企业和政府等竞争力的同时, 也成为实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方法/过程】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特征 和趋势为出发点,分别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现阶段信息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信息人才培养的模式、路径及对 策。【结果/结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信息人才的培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培养模式,建立产、学、研、政四 位一体的联动培养机制,优化相关知识结构,完善能力培养体系,以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发展带来的问题 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智能便携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本文主要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应用、创新和研发中的信息伦理失范及其治理问题。指出大数据技术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引发了信息异化、数据权利、信息隐私和数字鸿沟等网络信息伦理问题。最后,从伦理治理的角度出发,文章提出了一组促进和谐信息社会有序运作的网络信息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掌握国内学者在大数据伦理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特点和问题,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以中国知网(CNKI)平台近8年发布的CSSCI论文为样本数据,分别从背景、问题、原因、内容和路径5个视角来分析大数据伦理研究进展。[研究结论]国内关于大数据伦理研究处于新兴阶段,理论体系尚未建成。大数据伦理的研究视角仍需开拓,需进一步加强对大数据伦理的本体论追问,借鉴已有研究探索性地构建大数据伦理研究的建构假设框架图,并根据文献分析结果对其各构成部分进行研析,从而发现进一步完善的思路,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23,(12):12-13
<正>数据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社交媒体的个性化内容推荐,大到各类商业决策,都离不开数据的驱动。因此,如何探索数据、判断其可信度、理解其背后含义和生产机制、让数据为我们所用并兼顾数据伦理,成为了大家的必修课。这些能力被称为“数据素养”。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与普及,对新兴科技的认识、把握与创造成为了这个时代给数据素养教育带来的最大变量。那么大学应该在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怎样的数据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人工智能在发展迅速的过程中,呈现出违背伦理与法治的趋势,美国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指引,其中的经验值得总结与借鉴。[研究方法]通过对美国政府指引人工智能的理念和实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美国政府在理念层面要求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符合美国价值观和法治理念,在实操层面,则对工程实践、系统性能、人机交互、问责治理中的人工智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研究结论]通过吸收美国已有的经验,并对其中的误区进行明辨,我国可以在理念层面明确人工智能的伦理与法律准则,在实操层面强化人工智能的可审计性、可追溯性、可解释性及可依赖性,确保人工智能适配伦理与法治。  相似文献   

14.
首先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国内外信息伦理失范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大数据时代信息利用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点提出大数据对社会信息伦理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三点社会信息伦理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以社会实验的科学方式观测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社会影响,意在对其风险进行前瞻性评估,提前寻求应对策略,促进智能技术的良性发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无疑会对实验场域中的参与人员和社会环境造成深刻的伦理影响,因而亟需建构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伦理规范体系。当前研究虽有对于伦理风险和伦理原则的探讨,但仍缺乏有关如何在具体实践中定位伦理风险、落实伦理原则并确定伦理责任的精确阐释。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实验路径为其伦理规范体系的确立提供了基本框架。基于实验开展的7个阶段,结合人工智能伦理和社会实验伦理的研究成果:(1)分析整合实验各阶段面临的伦理风险,结合应用场景与技术特征进行深化;(2)梳理提炼普适的伦理原则,将其规范要求细化至实验各个阶段;(3)针对实验开展需要,确定不同参与主体在各阶段的职能作用,据此落实主体间的伦理责任。由此形成对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伦理研究的基本认识,建构起既表达普遍价值共识,又具备实践可操作性的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伦理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量化概念,大数据分析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数据安全的隐患。本文在分析大数据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大数据面临的安全挑战,以及大数据信息的安全隐患诱发的伦理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威胁信息安全的伦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用模型是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模型研发应用的增多,模型的社会和伦理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从通用模型的特性出发、分析了模型在算法、数据和算力3个层面潜在的伦理挑战,包括不确定性、真实性、可靠性,偏见、毒性、公平、隐私及环境问题。进一步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分析了数据驱动的模型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中介性作用及所产生的“镜像”效应问题和透明性问题,提出了人与世界关系的新形态是以模型(数据)为中介的,即“人-模型(数据)-世界”关系。最后,从治理技术和治理机制两方面反思了当前的应对措施及局限性。建议建立开放式、全流程、价值嵌入的伦理规约机制,保障通用模型在合规、合伦理的框架下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快速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也可能引发诸多与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特征和发展高度相关的伦理问题。国际软法因具有灵活高效、适用成本低,能填补硬法空白,以及方便区分治理、分层应对伦理问题的优势,其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领域的勃兴几乎是必然的。在该领域国际软法发达、硬法落后的现状下,面对国际软法主体间合作不稳定、有时得不到有效实施的治理挑战,治理模式逐渐向软硬兼备、软法“硬化”转变,以提高软法约束力与执行可能性。建议构造国际软硬法混合治理的“中心—外围”模式、构建间接执行机制,以完善人工智能伦理的国际软法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成为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本文探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首先对人工智能等理论进行分析,之后探究大数据环境下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提升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而可以更好的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0.
陆伟华 《现代情报》2014,34(10):66-69
信息伦理是现代图书情报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信息伦理提出许多难题.本文主要阐明对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分析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信息伦理困境并提出如何走出困境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