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等院校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兰州工业学院自动化专业根据学校转型发展要求,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及实践体系构建、“双师双能型”师资培训、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探索与实践,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效果显著,专业升级转型取得一定成效。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对同类专业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的与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定位相符合,结合本校所处地方产业经济模式、办学定位及毕业生毕业去向,以"新工科"指导思想对自动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细化,充实,提高,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实验分析、逻辑推理、创新能力的要求,本文从课程内容、教学进度、实践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自动化的专业2018培养方案的修订,新的培养方案更新了知识内容、强化了实践环节、合理安排了课程进度,是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一次新的革新。  相似文献   

3.
工科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仅对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有直接影响,也关系到未来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新工科背景下的材料类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是提高培养水平的关键。加强研究生的创新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我国材料类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深化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内在要求。这一改革方向的核心是将传统课堂讲授获取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以进行科学研究达到创新思维培养的方式和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经验进行的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对学生知识使用能力进行全面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为目标,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相关专业建设经验,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新工科新要素整合,强化共识,增强辐射,通过科研融入、双创融入、协同育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并可借鉴应用于同类专业中。  相似文献   

5.
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为目标,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相关专业建设经验,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新工科新要素整合,强化共识,增强辐射,通过科研融入、双创融入、协同育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并可借鉴应用于同类专业中。  相似文献   

6.
王驰  张雨豪  耿直 《科教文汇》2023,(24):118-121
随着新工科时代的到来,电工学课程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该文探讨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与电工学课程的交叉融合渗透,以智慧城市为例,阐述环境工程与电工学课程的内在联系。针对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提出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设计,强化实践教学并引入新技术手段辅助教学。针对具体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型教学、探究式学习、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引入课堂等教学模式。在新工科背景下,这些教学手段将促进电工学教育的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环境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1,(30)
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社会各领域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当前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而言,如何结合教学实际,去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无疑成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才的关键所在。本文立足于OBE教育理念,就新工科发展理念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思考。立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针对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改革进行思考,以此来助力今后电气专业教学改革的升级以及学生自身的长处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28)
新工科专业建设背景对新型自动化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在分析了自动化专业在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改革路径,探索自动化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也快速增长,社会急需大量的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机器人学科作为一门新工科,其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在不断摸索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工科的内涵和发展要求。因此,本文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分析了当前机器人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实践项目和教学经验,为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科技革命背景下提出的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追赶并引领世界工程教育的一项改革举措,其中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质量的要求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系统性地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含了各门学科的培养目的及有效的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安排只有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目标才能通过这个桥梁来实现。首先课程建设可依托行业背景,增强理论专业知识的综合性,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创新活动平台,加强产学研建设平台;其次还应该开设人文、科技素养课程以引导科技服务于社会发展;最后建立多层次的评价机制,加强毕业生质量跟踪与反馈机制建设,以满足未来工程发展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11.
薛淑敏 《科技风》2023,(7):116-118
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打破原有课程内容体系,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依托企业提供的教学平台及资源,进行一定的操作实践。结合新工科计算机专业发展方向,围绕“翻转”课程模式,构建一个前沿技术理论教学框架,促进产学研融合和提高“双创”教育质量,满足创新型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迫切需求,共享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新工科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应用型本科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在新工科背景下从学生职业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实验室的开放与利用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背景下,改变现行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本文将信号、系统、控制的课程群进行了知识整合与课程重构,明确了知识点的课程归属,以加强课程内容之间的连贯性;并新增综合性实验项目,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同时为更好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和社会亟需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我国研究生培养教育也随之不断发展。然而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约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在新工科背景下,其培养模式的科学合理程度,影响着研究生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提出在新工科背景下,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热点问题,该文解析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义、新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作者结合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新工科专业教育;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生创新多元协同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创业营造孵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热点问题,该文解析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义、新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作者结合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新工科专业教育;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生创新多元协同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创业营造孵化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新工科背景下,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同时引起了大学教师的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在针对工科专业课教学课时少,知识多,学习难度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师带徒模式辅助大学教学,此模式对大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动,有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交叉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于跨学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量日益加大。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的设定、师资水平的要求、教育资源的获取等方面均产生了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新老工科背景下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间的差异分析,探索了跨学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以期为高校跨学科专业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有关高分子材料类课程相对薄弱的问题,本文结合非织造产业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构建一个以纤维材料加工及结构性能为核心,深度融合高分子材料相关知识的"前道+后道"课程体系,并设置相关教学内容,以培养既能满足当前产业发展需求,又能支撑和引领产业未来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新工科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0.
生物医学工程是21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交叉学科,新工科建设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原动力,促使生物医学工程在更尖端领域交融与创新。我国生物医学领域在近40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各级院校都有长足发展,有少数已经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为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新工科的引领下更好地发展,文章从学科发展、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改革、师资调配方面对当前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发展状况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