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冷背景下大学热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生就业冷背景下依然存在着大学热现象,原因是大学生与高中生的收入水平差距和就业概率差距并没有因大学生就业冷而缩小,进而大学教育收益率并未降低,大学热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转换思路 提高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多数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开设了职业指导课,希望通过这门课程教给学生就业、创业知识,培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素质,提高就业率.但是,大学生职业指导课与大学生就业实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本文对当前就业指导课在实施效果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职业指导课实践效果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市场分割下大学生就业偏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就业有明显的部门偏好和地区偏好。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模型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分析,认为地区间收入差距相对悬殊、转换工作的成本较高、社会保障差异巨大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偏好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改变大学生的就业偏好,就必须逐步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群  孙东媛 《教育科学》2005,21(6):40-41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广泛重视,这是近3年来心理学、教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辽宁省师范类大学生的调查,了解了辽宁省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状况及师范类大学毕业生与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师范类一、二、三年级之间是否存在就业压力上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环境是根据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由国家职能部门、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大学毕业生诸要素,以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的网络体。本文从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的现状着手研究,分析了阻碍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因素,探索大学生就业的新环境,提出了创设新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胜 《教育艺术》2006,(9):54-56,62
大学生毕业后的发展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各专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毕业生供求失衡问题,北京的大学生更是面临许多严峻的新情况。2005年7月至9月,某高校就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发展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企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找出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差距,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人才需求标准多以发达地区供需来作为风向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就业已进入买方市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长短线专业就业差距一时难以平衡,学生求职时间和求职成本增加,社会整体薪酬水平下降,院校之间就业差距在不断拉大。  相似文献   

8.
一、就业能力缺乏: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当前,大学生数量的剧增和大学生就业岗位不足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随着大学教育不断摆脱“精英教育”的光环,毕业生就业市场进一步由“卖方”走向“买方”,就业市场在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的同时,所形成的就业资源闲置更是惊人,“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局面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出现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现象。大学毕业生失业主要有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三种类型。造成这种现象既有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原因,也有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原因。要解决目前大学生失业问题,一方面要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使其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归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出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个社会焦点现象,从政府政策、客观的就业社会环境、大学培养机制、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几个方面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机制和国家用人制度的变化,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了新的挑战和困难,就业问题表现得十分突出。本文分析由于新疆地区间经济增长存在的较大差距对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影响,并提出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为了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能正确对待就业,2009年教育部建议各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目前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纷纷开设就业指导课课程。如今就业指导课已经普及多年,但是还是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单位找不到满意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深刻地反思一下,学生是否重视就业指导课程、老师是否通过改进教学的方法、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就业指导课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就业当中能胜出一筹,跨进自己理想的岗位。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存在的问题出发,重点分析如何提高高职理工科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和认识度。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预期收益,而且影响家庭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区域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影响也值得我们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而又关键的问题。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中,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就业率是核心指标之一。就业率统计是一项基础工作,直接影响到就业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确保就业率的真实准确,我校建立了12321的工作模式。要使工作模式更具内涵,还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端正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工作;二是要以人为本,在为毕业生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中收集就业依据;三是要加强教育,提高毕业生提供就业依据的积极性;四是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完善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我国有84万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占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的11.2%。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高昂的学习成本,低微的教育收益,狭窄的就业渠道,"投入"与"产出"的巨大差距,是造成这一不正常现象的主要原因。增加教育经费,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就业渠道,降低学习成本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尔岚 《教育研究》2006,27(5):86-89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事关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着就业信息反馈系统尚不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就业政策尚不配套,用人单位招聘行为尚不规范等问题。应对新的发展形势,重新审视和思考毕业生就业工作,应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将影响到学生能否成功就业,能否顺利渡过从学校到工作的适应期,能否科学的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然而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及其培训却还未得到高校、社会、理论研究者们足够的重视。本文就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素质及开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着有业不就的现象,这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大学生有业不就与就业观念相关,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困难程度的认知、选择工作时对诸如就业区域、薪资水平、培训机会和工作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解决大学生有业不就需要从上述几方面着手,关键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