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职经管类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学生就业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及其根源,在强调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指出了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创建多元化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就业质量是描述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的程度和就业状况满足个体需要的程度分别构成就业质量评价的社会标准和个体标准。从现实的状况来看,我国高职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凸显。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高职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不足、就业状况未能充分满足劳动者的生存性需要、精神性需要与发展性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内驱力,高职院校要树立"分类培养"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的精神教化。  相似文献   

3.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订单式”培养不是就业模式,而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过程中,由于校企双方不同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运行方式,常常会产生一些矛盾,有效解决这些矛盾是推动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是现阶段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缩影。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外部环境来看,它是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和学生共同作用形成合力的结果,从内部因素来看,它是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专业技能、职业路径、就业价值观共同作用的反映。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充分发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积极因素,倡导通过切实有效的实践工作体验,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和挫折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在现今严峻的充满挑战和竞争的就业市场中,端正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的核心就业力,推动最难就业季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海远  韩晓玲 《职教论坛》2015,(5):63-65,69
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职业教育模式已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但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遇到了就业难题和择业挑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基本模式亟待完善,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创业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必能推动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逐渐发现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尚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简单阐述了几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并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以工学结合为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统一,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相融合,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过渡.文章根据高职院校建筑类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将理论教学、专业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统一起来,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有其显著特性,构建科学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对高职院校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菲  赵劲松 《教育与职业》2021,998(22):58-6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发展的人才瓶颈凸显.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中具有明显优势.但现阶段地方高职院校在乡村人才培养上面临服务定位矛盾、专业结构失衡、课程内容脱节、乡村就业尴尬等问题.面对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困境,地方高职院校应确立"精准招生—精准培养—精准就业"的乡村人才培养路径,推动面向乡村招生、就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促进乡村高职教育保障体系的强化与建设,推进高职院校功能定位转型与改革.  相似文献   

10.
当前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要求与劳动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分析了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以加大创业教育的力度来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也随之迅速发展。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却遭遇了"寒流",突出表现为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相矛盾。本文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模式的现状,以及社会需要的人才现状,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当前就业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订单培养校企双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毕业生就业和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矛盾和问题。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订单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较好解决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李娟  胡波 《课外阅读》2011,(3):61-62
“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已经悄然兴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会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优势,那么如果要真正实现“工学交替”,必须对现行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而且不同的院校(学生结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了各高职院校的难题,其原因一方面是就业市场的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则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各方面能力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对此,各高职院校纷纷转换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迅速发展起来。本文提出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三大优势,并对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实现零距离就业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开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对推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健康发展,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促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现行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习、实操和就业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了高职院校法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高职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途径:更新教育理念,科学确定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高级职称评审制度;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强教学活动的组织等。  相似文献   

17.
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就高职院校就业教育的实际情况,说明创新高职生就业教育的动力之源,就是服从并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关键之举就是就业教育要与时俱进,创新既有高职特色又有校企融合的特点的新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围绕该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各类高职院校依据自身特点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课程改革中积极探索,由于语言课和基础课的双重制约,课改中不可避免面临困境。本文将从教材的矛盾、课时的矛盾、师资的矛盾、教学资源的矛盾、评价体系的矛盾五方面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课程模式改革的三种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媛  李挥  葳蔓 《职业技术》2007,(19):29-32
当前,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和结构性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可喜的是,很多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其人才培养规律不同于学术人才培养规律,其课程模式长期被学科性课程模式主导的局面必须改变。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高职院校会同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积极开展课程模式改革。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是很多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三种教学方式,就是部分高职院校正在探索和实践的新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实践教学效果是高职教育质量关键。宁波城市学院商贸学院多年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成立产学研职业教育联盟,建立虚拟行业性二级学院,实施以“实训、实战”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创新,实现了教学环境真实化、师生关系师徒化、教学内容业务化、教学过程实战化、学生管理员工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