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2016,(4)
2015年11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习近平指出,66年来,不管两岸同胞经历过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不得而复失,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共享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台湾私立南山中学是一所以美育为主风格的学校。《南山人在北大》是一篇很好的两岸交流文章,既从台湾青年眼中看到了大陆教育;又从台湾青少年对大陆教育文化的关注,反映了台湾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这对盲目崇拜西方教育的大陆青少年,及把“中学生”子女送出国读书的家长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论述两岸共同市场提倡从商品、资本、人员、技术自由流动的角度去整合两岸经贸。对两岸共同市场的相关文献作了简要综述并就构建现状作简要分析,总结出两岸共同市场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开放度不对等,台湾当局以两岸经济规模不对称为借口,宣称对大陆开放台湾市场会给台湾经济造成严重冲击,长期对大陆实施限制性的经贸政策。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台湾当局应该取消对来自大陆出口产品和陆资入台的限制,从共同市场角度去整合两岸经贸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大陆和台湾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注:本文主要指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劣势,两岸职业教育面临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研究提出两岸职业教育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让两岸职业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两岸职业教育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的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5.
9月2日,第六届海峡渔业博览会在福州开幕,台湾水产品第一次实现直销大陆,改变过去通过第三方进入大陆市场的形式,这是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新局面的重要里程碑,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一切以台湾农民兄弟的利益为重近年来,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向纵深迈进,这得益于大陆方面始终坚持一切以台湾农民兄弟的利益为根本原则,出台一系列惠农措施,让台湾农民兄弟切实感受到两岸情如一家的温暖。  相似文献   

6.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央政府赈济台湾文献"最终成果《中央政府赈济台湾文献》,汇聚两岸宫(院)藏档案,分卷专题整理清代和民国时期中央政府赈济台湾文献,为目前两岸最为完整的"台湾赈济文献",为研究台湾各类灾害及中央政府的赈济活动提供了坚实史料。《中央政府赈济台湾文献》之选题思路与研究方法,既强调了实证研究在两岸关系研究中的特殊意义,让"史料说话",又突出了研究动机与目的选择性,隐含强烈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7.
张琦云 《音乐世界》2010,(23):84-85
旋律、节奏、咆哮、奔跑,乐队是年轻人心中最激情澎湃的梦想,跟着台上的人一起High,一起尖叫,那种热情与快感让多少人心驰神往,而舞台下,那些个性十足,特例独物的乐队成员们又在做什么?乐队背后的故事,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他们。  相似文献   

8.
在21世纪,两岸学者对台湾的童话创作现状进行了很多的思考,并不约而同地看到台湾童话创作的“返祖”现象,也就是“回归意识”。这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回到过去,而是多维度、综合性的回归。台湾童话作家林世仁的作品从回归自然、精神返乡、恢复信仰三个角度体现出其“回归意识”的主旨。因此不难看出,童话最珍贵的价值便是停下来回望。这是对人文精神的召回,也是现代人对自身的辨认、理解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1949年以后,两岸分隔的状态业已形成。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台湾的身份认知(包括内部身份认知和外部身份认知)也在不断改变并影响着两岸间的互动。中国大陆始终没有放松对自身安全的关注,而两岸间的互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包括了两岸在安全领域的互动。历史经验表明,当台湾的身份认知发生激烈变化的时候也正是大陆感受到不安全的时候。随着台湾对大陆的认同感的减弱,台湾对大陆的安全威胁也将增加。因而,台湾的身份认知对中国大陆的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走进“两岸数字化学习合作洽谈会”会场,就被别具一格的市集摊位式“布局”所吸引。为了方便两岸企业交流,让大陆厂商与学者更深入了解台湾企业的产品与特色,每一家台湾企业都摆了一个摊位,全方位展示自己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0月12日,我有幸作为台湾义守大学财金系的交换生,全程参与了李梁坚执行长所筹办的"两岸金融竞合发展趋势及经营挑战研讨会",对于两岸财经界涉及和关注领域有了一定了解,而两岸主要银行负责人的现身说法更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深。  相似文献   

12.
他,最先在大陆举办台湾版图书展览,最先在台湾举办大陆版图书展览,最先组织台湾教育访问团访问大陆,最先举办两岸名家书画巡回展览,最先出版当代书画作品集,首次实现了两岸双向的文化交流.被称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台湾高等技术和职业教育体系实情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久前,就在"连"、"宋"刚刚访问大陆之后,两岸亲情鼎沸未消之时,笔者到浙江宁波参加了一个有关台湾职教的研讨会.海峡对岸来的人虽不甚多,总共十来个,但几乎个个堪称台湾技职教界的泰斗、宗师,还有就是"执柄者",不可谓不权威.有机会向此等权威人士讨教台湾职教实情,何不乐乎?!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0月23日至24日,第五届两岸高等教育论坛在台湾淡江大学举行。学术研讨会由淡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政策与领导研究所主办,社团法人台湾高等教育学会协办。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各誉院长潘懋元为首的大陆高等教育代表团一行15人参加了研讨会。两岸学者围绕“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转型”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并就两岸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沟通与合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搜集了大陆和台湾的新闻播音音频语料并进行了停顿方面的标注,旨在在数据对比的基础上揭示两岸新闻播音在停顿方面的差异。对两岸停顿类型、停顿位置、停顿间隔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发现台湾新闻播音的短停顿和中停顿远远多于大陆,无标点符号处停顿多,因此与文稿的结构符合度不高,停顿间隔短而密。此外,还观察到台湾新闻播音中存在的句尾逐字停顿的特殊现象,并对两岸新闻播音停顿差异的形成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台湾高等教育资源引进的演变历程1949年以后,国民党政权退踞台湾,从此开始了长达30余年的两岸隔绝状态,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完全中断。1978年,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尝试开展两岸合作交流活动,希望与台湾在学术、文化交流上有所突破,但当时台湾处于政治高度"戒  相似文献   

17.
[背景材料]2005年1月29日上午7时40分到下午7时40分,9架来至大陆和台湾执行台商春节首日包机的民航飞机,经香港不落地往返于两岸5座城市之间,在中国人的天空上写下两岸交流新页,完成了56年的时空跨越。  相似文献   

18.
小时侯,我最爱唱的歌就是《七子之歌》。今年,我上五年级了,在语文课堂上,我知道了“七子”的沧桑, 还知道台湾没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日月潭碧波凝翠台湾骨肉日日思归盼统一,扬子江热浪含情大陆同胞天天翘首望团圆。”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临近,两岸有多少骨肉在相思啊!  相似文献   

19.
《师道》2013,(7):7-7
第六届两岸四地暨新加坡语文创意教学活动第一次在台湾举办,具有划时代意义。活动由台中教育大学主办,台中市共有8家小学、中学和高级中学参与合办。他们特别重视,因而另加了一个名称——第一届两岸四地语文教师典范教学演示研讨会。这次有来自台湾各地的小学、中学语文教师几百人出席观摩。活动虽在台中市举行,但参加的教师则来自台湾的很多县市,显见这次活动在台湾的影响力度。  相似文献   

20.
在台独势力日益猖獗,分离主义思潮俨然成为台湾一切化活动的基本教义,成为意识形态霸权的情况下,台湾坛围绕着“中国结”与“台湾结”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论战,有的还成为“事件”,如两岸诗学交流的碰撞、挑战独派霸权论述、“皇民学”的复辟、“台湾学经典”争辩的政治化、学史编写问题上的“双陈”大战,从中不难看到世纪末的台湾坛的走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