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馆际复本交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志宏 《晋图学刊》2001,(3):62-63,69
针对各馆普遍存在的复本积存现象,提出了馆际复本交换的观点,并具体阐述了复本交换的方式、方法、协调机构及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一些图书馆线装古籍复本量过大的问题,提出了馆际古籍复本交换的建议,分析了古籍复本交换的可行性,拟定了古籍复本交换的流程并指出其间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3.
孙婷 《图书馆建设》2012,(11):15-16,20
目前,由于高校合并、图书采购存在漏洞、社会捐赠量增大、筛选和剔除工作不及时、新型文献大量涌现等原因,高校图书馆复本积存问题严重。这些积存复本占用流动空间大,大大降低了资金利用率,影响了图书馆资源建设质量,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高校图书馆可通过馆际交换、扩展交换对象、建立复本交换平台、将过剩复本赠送给社区图书馆等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E时代联机编目系统模型是对传统的Z39.50静态联机编目系统模型的重组与再造.通过技术创新和畅达的网络资源,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区域内多个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与数据资源等,集中管理区域内的文献编目工作,统一和规范编目工作流程,全面提高编目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创造E时代联机编目系统模型的根本目的.通过分析比较,阐述了创建E时代联机编目系统模型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的图书情报机构常常以自己编印的文献资料和自己生产的情报信息相互捐赠,以达到交流学术思想,互通有无和补充馆藏的目的。互换,也是高等学校图书馆采集内部书刊和难得资料的主要渠道,通过互换得来的文献情报一般称之为交换资料。  相似文献   

6.
海外涉华私人档案的搜集与整理越来越受到档案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视,尤其是美国涉华私人档案资料,因其整理规范和两国交往密切,备受研究者青睐。美国国会图书馆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其手稿部藏有大量涉华私档,系统地记录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与变化。这些涉华私档能够与公务档案互证,促进人物史研究不断深入,是研究中美关系史不可或缺的档案资料,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8.
9.
美国国会图书馆近日公布,由于"文化、历史和艺术上的重要价值",他们将归档保存25部影片,《阿甘正传》《小鹿斑比》《沉默的羔羊》《杀手悲歌》等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0.
山东空管分局于2012年10月开始安装Frequentis空管语音交换系统,安装完成后经过校飞及试运行阶段后于2013年11月20日正式启用,目前此系统为山东空管分局主用内话系统.  相似文献   

11.
12.
<正> 我曾于84年上半年访问过美国国会图书馆,对它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进行了较详细的了解,现综合其他报道,将情况介绍如下.国会图书馆从1961年开始研究和推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到1984年初,该馆拥有3台大型计算机,8台小型计算机,1400余台终端,另外国会成员及其所属机构和人员还  相似文献   

13.
14.
夏旭  李梅 《图书馆》1998,(4):36-38
本文在总结我馆近2年国内书刊资料交换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书刊资料交换取得的成绩和效益,对书刊资料交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外联机编目系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国外几个重要联机编目系统在组织管理体系、数据库的内容和格式、编目标准、规范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联机编目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18.
我国联机联合编目系统现状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介绍了我国主要的5家联机联合编目系统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所存在的标准规范、质量控制、数据库建设和用户服务、协作与共享、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构建跨系统图书馆联机编目网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介绍天津市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书目数据研究中心从地域性联合采编到跨地域联机鳊目的发展历程,对建立跨系统联机编目网络必要性、方式和书目数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资料交换是情报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高校、科研和生产部门相互沟通科技信息及生产情报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图书出版量迅速增长,价格逐年上涨,图书经费短缺的情况下,为增加馆藏,节省图书经费开支,开展资料交换工作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