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政课特有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决定了高校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且有利于促进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还面临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形式化问题突出、实践教学忽视学生主体性、实践教学缺乏软硬件保障等问题。为此,高校要积极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强化教学软硬件保障,进而推动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2.
虞思嘉 《福建教育》2023,(17):38-40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新时代思政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需要。初中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构建应基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视角,以关注学生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为落脚点,围绕核心素养定位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选取教学素材,基于育人需求确定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学生的学科思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应突出高职特色,切合高职学生思想的特点和成长成才规律,将教学目标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应根据政治思想、公民意识、人生价值、职业精神目标等要素,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系统,以解决人们在思政课教学目标方面的困惑。  相似文献   

4.
刘艳 《高教论坛》2022,(6):37-41
回应历史教学法是美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是回归学习者本体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回应历史教学法,思政课教师需要依据回应历史教学法的优势选择教学内容和设定教学目标,根据回应历史教学法的特点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为本体取向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围绕回应历史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阶段的思政课,承担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应凸显思政课“实践性”特征,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用目标引领、情境勾连、差异任务、评价护航的思路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过任务驱动,落实任务群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构建学生整体性思维,落实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思政课在坚定学生政治立场、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发展学生报国本领等方面具有奠基性的关键作用。当前,中小学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存在教学目标不够聚焦、教学方式有待扩展、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教学现状,教师可采取明确思政课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数字化教学手段推进思政课教学,健全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等策略,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于教材、学生特点、教改环境、教学方法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面临很大的挑战和压力。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下定位课程内容、更新教学理念、制定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拓展实践教学和改革教学评价方式等一系列思政课教学设计,是职业院校科学开展思政课教学,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新风貌,高校教学手段也应与时俱进地创新。以往的思政课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理论,课堂环境严肃,气氛不够活跃,加上学科知识缺乏趣味性的特点,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面对时代发展需求,高校思政课亟须改革和创新,由单向的教师授课,向师生互动过渡,增加思政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更有张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基础上,探讨当前高校思政课运用体验式教学的途径。阐述了体验式教学的优点,对当前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进行了剖析,从情境、实践、平台、考评四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体验式教学不但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使高校思政课更具魅力,还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教学设计由内部体验向外部发展,从而创新更有温度的教学方式,实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言教"方式,教学话语是实现思政课教育目标的主要媒介和工具。目前,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失语""失真""失效""断裂""滞后"等话语困境导致思政课难以入耳、入脑、入心,未能充分实现国家、社会对思政课的期待。思政课教学话语困境的消解需加强对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历史发展研究,从教学话语内容、教学话语形式和教学话语质量三者关系出发,构筑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品质结构,并以生成机制、传播机制和反馈机制为主体创新思政课教学话语机制。用有情怀、有温度、有力量的教学话语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10.
谢术兄 《甘肃教育》2022,(20):15-18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好思政课程教学活动,对学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各地学校和思政课教师积极探索思政教学新模式,小学思政课教学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仍然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文章以如何提高小学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为出发点,探索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小学思政课教学观念更新、目标优化、方式创新、课堂评价优化等方面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1.
深入阐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价值意蕴,突出政治高度、强化理论深度、深化专业精度,有助于实现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目的。针对当前纵向衔接机制不畅通和横向协同机制不融通的现实困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应做到:从纵向衔接机制入手,着力解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各学段间相互脱节的问题,促使各学段思政课教学与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相互渗透、相互衔接;从横向协同机制入手,通过协同联动去解决,优化配置学校管理资源,充分发挥教师关键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思政课教学资源相互融通,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给高校思政课教师带来重大机遇和巨大挑战。AI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深刻改变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形态,使师生关系民主化、人机关系交互化、教学形态智能化。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和定位面临重塑。在AI时代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教师素养提升的重点是培训教师掌握赋能教育的智能技术,难点是创新人机协同建构“智能+思政课教学”,目标是以知识重构坚定价值赋予。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主动迎接“智能+思政课”的挑战,以圆满完成新时代赋予的立德树人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3.
《鸡西大学学报》2022,(1):43-48
多维研讨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精心设计与准备教学主题,根据教学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并反馈教学成果,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研究思维活力。简述多维研讨式教学模式在马克思主义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探究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马克思主义思政课教学中的现实价值及意义。提出目标研讨式教学、开放研讨式教学、互动研讨式教学、网络调研研讨式教学、案例研讨式教学、模拟竞赛式教学等路径,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思政课研讨活动的热情,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与效率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课需要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以此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就是要推动构建“三真三动”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叙事、运用上要“真”,注重内涵和外延、个体和生活、扩展和应用;在教师、学生和师生之间强调要“动”,主动提高专业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的实际需要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思政课改革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职思政课生活化教学,是针对当前思政课教学因脱离生活而导致教学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佳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探索适应高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推行思政课生活化教学,以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胡斌 《安康学院学报》2013,25(2):113-116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实现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进而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的重要手段。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启示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个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团队成员多方交流合作集体完成,其目的是在初级学习基础上通过高级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评价依据,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导向、激励与反馈作用。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需要切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目标一体化建设。结合“抗美援朝”公开课教学,通过四个学段教学目标设计方案的文本分析和课堂观察发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目标一体化建设,可以从教学目标一体化的阶段性、关联性和进阶性三个层面设计,既要做好各学段教学目标的区分与衔接,又要相互贯通、紧密关联,坚持课程总目标的方向指引,还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要求,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有实效性的一体化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思政课面临教学目标的一元和生源的多样之间的冲突。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分层教学,包容学生的差异性,使基础不同的学生获得各自应有的收获,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理念、新方式。它承载着推动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与传播的实践育人使命,也蕴含着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以及推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价值意蕴。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的问题主要有: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吻合,教学内容设计没有把握好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没有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教学评价过程中没有重视实效性评价和长效性考量相统一。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亟需制定教师供给与学生需求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内容体系,培育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协同关系,坚持管理与激励并举,完善评价机制,以开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保思政课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和渐进性、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多方面问题,如教学目标缺乏系统性、层次性、递进性的整体设计,教学内容重复、倒置、脱节问题突出,思政课教师衔接融合意识不强,统一领导决策体系不健全等。基于此,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需要在目标、内容、队伍、制度等层面协同规划、统一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