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象”论,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特点,较之于后来的“形象”之论,更能体现出文学的本体特征。  相似文献   

2.
意境理论是我国古代诗词学说中,作为对诗词作品艺术形象的创造和诗词艺术价值评价的最主要的理论依据之一。而司空图所著的《二十四诗品》相对于意境理论促成的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司空图意境论的内涵——象外之象。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辉煌灿烂的诗文化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因而,诗歌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但传统的诗歌教学过于注重"背""默""熟练以备考",忽略了学生智力、情感、思维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新课标则明确要求在诵读诗歌的基础上,体验情感,感悟内容,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鉴于此,诗歌教学应突破传统,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即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去体验诗歌中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鉴赏评价是新课标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鉴赏诗歌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诗歌的意象是后者的基础和指南针.如果鉴赏诗歌的意象出现方向性的错误。那么其在评价以一系列意象构成的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也会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观念强调的是"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艺术境界来源于具体形象之外,所有的这些形象只是一个载体,构成了完整的一个外貌特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整个艺术表象的拆解。中国的绘画美学观点是主张其所运用的艺术表象是一种非表象的表象,是一种象外之象。画者是用"以形写神"的笔墨,画出了"气韵生动"的形象,即美学的"非表象的表象"。  相似文献   

6.
山水画写生的宗旨是写“境”。当下山水画写生的“对景久坐”之法,是对传统的“偏而常之”的写生方法的一个丢失。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画写境之法,应当重倡写生的自然之境源于观物取象、写生的审美之境取之象外、境是山水画写生的终极目标等命题。  相似文献   

7.
诗歌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体系的核心,而意境理论的形成则有一个逐渐积累和演进的过程,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唐代“意境”学说,不仅是对初唐革新理论的深入发展,也是对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补充,它是唐代诗歌创作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之一,对唐诗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和源头,对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前辈们已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过阐释,鉴于此,本文试从文学角度对"象"在《周易》中的重要地位和原因以及"象"对意象和象征手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歌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诗人往往寄情于物、托物言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歌境界。当客观外物打上了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烙印后,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的无意识的事物,而是投射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象”是客观物象,意象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含蓄蕴藉之美和意象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朱光潜先生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把握了诗歌的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灵魂。但是意象不等同于客观外物,在古典诗歌中,最普通的小草、古树、大雁、杜鹃都有着“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如何才能由“象”得“意”,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启想象之门,找到“物”与“心”,“象”与“意”的关系,在想象的世界里画出诗歌意象,构筑出诗歌所描写的艺术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在由“象”到“意”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0.
自古而今,关于“象”的理解可谓是见仁见智,但是对于南朝山水画家宗炳的“澄怀味象”之“象”,论者甚少,而理解了这个“象”,对我们的文学创作和鉴赏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为此,我将试着对“象”范畴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以理解“象”中蕴含的美学与哲学价值,具体分析“象”和“道”的辩证关系,并结合宗炳的人生际遇,揭示“澄怀味象”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韩愈《南山诗》之“易”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山诗>是韩愈诗歌写景状物的代表作,首引后天八卦方位,以写南山位置之重要,又采汉赋之法为诗,诗中叠用五十一个"或"字,"或"句中连引<剥>、<姤>、<离>、<夬>四卦,以显南山雄奇之貌.韩愈本为儒家巨子,对易学熟稔于心,故本文试缕析<南山诗>中所引用到易学之"象",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援用八卦的方位,以凸显终南山地理位置的险要;二,受<说卦传>的影响,铺陈且化用易象而成诗中之物象;三,深悟<易>取象之精髓,<周易>多人心营构之象,故<南山诗>之物象多非实写之象,取其象征之旨;四,体察易学观物取象,参赞天地之神,契取易学日月同功之用,故整首<南山诗>充溢着雄浑的气质,与韩愈此时愈兼济天下的志气相符.  相似文献   

12.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标示艺术本体的概念,而中西文化中的"意象"涵义截然不同,这由中西方不同的民族哲学文化结构和思维方式所致。中西的意象在其各自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本文以中西传统绘画中的意象为切入点,通过其审美本质与审美语言形态的比较,以发现意象性在绘画中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刘艳 《现代语文》2009,(9):10-11
与被誉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蒹葭》相比,《君子于役》以其更为质朴自然、更具生活气息的风貌成为《诗经》中的经典篇章,而这种风貌的形成与其独特而优美的意境创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诗歌意象丰富含蓄,聚焦《子衿》,对培养学生诗歌的审美能力进行探索,基于情景教学,以微电影的活动创设勾勒画境,从意象的色彩、人物角度、画风背景等元素丰富诗歌的象外之象,境外之境,从而让学习真正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得意忘象”是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对“得意忘象”进行深层次的解析,能够找出它与语文教育的密切联系。通过对语文教育中的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的整合,同时以“得意忘象”的美学理论作指导,语文教育将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司空图是晚唐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他总结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创立了"韵味说",他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属性。首先对"味"这一审美范畴进行简单的梳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司空图的"韵味"说的内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其次,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司空图提出的诗歌创作如何达到有"韵味"的途径。这一点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从诗歌形象创作来说,作者在创造形象时要直致所得,万取一收;二是从诗歌意境的营造来说,创作者要做到离形得似,思与境谐。也就是说在创作过程中,做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图从内容到方法对"韵味"说这一诗学理论做了详细的论述,在诗歌理论方面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传统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唯象思维对中国文化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但何谓唯象思维至今却语焉不详。本文认为,唯象思维的理论体系由“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得意忘象”三个命题构成,它们形成了前后相继、彼此衔接的三个阶段。文章结合古代哲学、科学、艺术等领域阐述、论证了这一运作过程,从而凸现其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18.
对“象”的认识由来已久,意象在我国的语言运用中也有深远的渊源,从老子的“道”到《易传》中的“圣人之意象”再到后来的“意中之象”与我们今天所讲的艺术语言理论联系紧密,意象美是艺术语言的精神特质,“立象以尽意”是解决“言不尽意”的办法,亦是艺术语言重要的表意、特点。  相似文献   

19.
艺术形象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形象从非艺术性质演变成艺术性质的过程,是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为了历史唯物主义地认识这个过程,我们既不能无视人类前进的每一步脚印,也不可以今天的观念强加于古人。毫无疑问,原始图腾与相关宗教场合的形象不属于艺术的、审美的形象。本文认为,其后出现的象形文字、说明性图画及“易象”也是表象性质的,起媒介物的作用,服务于当时的社会文化活动,因而还不具备艺术的、审美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司空图提出了"思与境偕"的诗歌形象理论,这一理论是在总结唐代诗歌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古代"韵味说"的继承和发展,从追求"滋味说",再到追求"味外之味",这是古代诗人努力追求文学作品表达思想内容的最大化的工作不断深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