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知识谚语     
▲葡萄一点一点成熟,知识一天夭积累。 ▲清泉永远流不尽,知识终身学不完。 应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劳动是知识的母辛。 ▲知识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智慧是用不完的则富。 么太阳给世界带来光明,知识给人类增长财富。 ▲麦金贵有价,知识无价宝。 ▲知识比财富更可贵,无知比贫穷更可怕。 ▲知识好比常青树,辛勤浇灌果自甜。 ▲知识的珍珠,在大海深处,有志自能摘取,无志望洋兴叹。 么知识好比地下水,掘得越深水越清。 么知识越学越精深,脑子愈用愈灵便。 ▲刀儿越使越亮,知识越积越多。 (乃和辑,知识谚语@乃和 ~~…  相似文献   

2.
谚语     
要想造就高深学问,必须从基础知识学起。土地需要勤耕作,知识需要常温习。好问不须脸红,不懂装懂应该羞愧。  相似文献   

3.
谚语四则     
△香糖虽甜,不吃不知;人虽聪明,不学不知。△补漏趁大晴,读书趁年轻。△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相似文献   

4.
写作谚语     
△乌鸦抹上石灰变不成白鸽,谎言重复千遍也变不成事实。△略处,一晃千年,一跃万里;详处,可见毫毛,可闻心声。△实事求是的人会在正视错误中迈出步子,华而不实的人会在吹牛撒谎中摔跤子。  相似文献   

5.
写作谚语     
~~  相似文献   

6.
写作谚语     
闭着眼睛抓不住麻雀, 不调查抓不住问题。天天见面似相识, 不经调查无真知。敲豉要敲出响声, 写稿要道出心声。  相似文献   

7.
写作谚语     
石林 《军事记者》2001,(4):32-32
△多读深知书中味,勤写方觉笔有神。   △书为我们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   △学习是智慧的源泉,智慧是成功的基础。   △求知应像蜜蜂采蜜一样,不辞辛劳,任劳任怨。   △十年磨剑,贵在坚持;青锋出匣,永放光芒。   △好的新闻作品钟情于不吝付出辛劳的人,青睐于勇于到艰苦、危险的地方采访的人。   △只有不畏艰辛地深入到生活中去,才能写出吸引人的好新闻。 写作谚语@石林  相似文献   

8.
△独自一个人说话,没有错。△安乐窝是垃圾站。△智慧就是财富。学问是海洋。△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朱松华徐振邦蔺善英翻译斯瓦希里语谚语@朱松华 @徐振邦 @蔺善英~~  相似文献   

9.
铁肩膀是压出来的,快笔头是练出来的。看得多,知识增加;写得多,笔下生花。鼓不在多,一锤定音;事不在多,一例眼人。水平高低不在文长短;分量轻重不在稿大  相似文献   

10.
11.
什么样的作者写出什么样的书。——英国谚语看一下书名,就能判断这本书。——阿拉伯谚语笔之伤人,甚于狮爪。——印度谚语好书是人的最忠实的朋友。——斯洛伐克谚语说过的话就会忘记,写下的字长存记忆。——埃塞俄比亚谚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千百年来,都是使用农历。人们总结农时和天气变化,形成了我国人民特有的农谚以及有关的俚言俗语、诗词典故等。运用这些十分精辟和成熟的语句条文,人们就能“无师自通”地种地、养殖、出行、防病健身,受益匪浅。然而,自从实行了公历,这些农历的谚语,俚言俗语、诗词典故等,往往时不对季,错误层出,有的还闹出笑话。笔者以此文提醒之,以防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13.
“湖南客家人最为集中的是浏阳市和炎陵县。炎陵客家人的语言、风俗最接近粤东地区。”炎陵客家谚语的形成,源于广东、福建、江西客家人的大量迁入。地方特色鲜明的炎陵客家谚语是在闽粤赣客家聚居地域之外的一朵客家文化奇葩。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批评“隔行如隔山”这一谚语。说“隔行”的“行”字的特殊性绝对化,是反映了某些保守、狭隘的传统和习惯,压抑了人们的创造力。作者认为“不要说相邻的行业之间互相沟通,就是在那些距离很远的领域之间,也未必隔着什么山”。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文章举了几个例子,如说画家要掌握解剖学、光谱和分析颜色的知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批评“隔行如隔山”这一谚语。说“隔行”的“行”字的特殊性绝对化,是反映了某些保守、狭隘的传统和习惯,压抑了人们的创造力。作者认为“不要说相邻的行业之间互相沟通,就是在那些距离很远的领域之间,也未必隔着什么山”。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文章举了几个例子,如说画家要掌握解剖学、光谱和分析颜色的知识,说明并非“隔行如隔山”,而是“天涯若比邻”。  相似文献   

16.
谚语类图书的分类,本不是难点,由于各出版社在统一书号(以下称书号)给的类组范围——《人大法,的一级类各不相同,以及现行图书分类法中有关谚语类目的排列偏于集中,注释简单含糊。致使类分时常常有举棋不定或牵强附会之感。在工作中我曾遇到:(1) 《谚语选》书号7105·153(河南人民出版社);(2)《中外谚语选》书号3074·525(上海人民  相似文献   

17.
彝族谚语是彝族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形式,是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的载体和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8.
19.
福建民间谚语是各种不同文化的表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各类民俗的沉淀,与当地的民间故事、传承典故等关系密切,多由方言组成。  相似文献   

20.
略谈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背景存在差异,英汉谚语之间也存在差异。从谚语起源和文化内涵方面进行英汉谚语对比分析,希望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种语言的奥秘,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不理解或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