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章云峰 《江西教育》2006,(10):29-29
李校长是我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听他校的老师说他的“不是”,反映他和教师们相处时搞“亲疏”。比如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多数会安排小王、小周几位老师去;论文评比若限数量,他总是指定几位老师参评;年终评优及平时的一些荣誉。总被那儿位老师“抢去”。对此,老师们颇有微词,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2.
李校长是我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听他校里的老师说他的“不是”,反映他和教师们相处时搞“亲疏”。比如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多数会安排小王、小周等几位老师去;论文评比若限数量,他总是指定几位老师参评;年终评优及平时的一些荣誉,总被那几位老师“抢去”,连一些想评职称的同志弄个“市级嘉奖”都很困难。对此,老师们颇有微词,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3.
笔者经常参加教育论文评选、课题鉴定会、专题论坛,还时常深入课堂听课,阅读了大量来自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认文、研究报告、教案,教育故事,听过许多教师的讲课及发言,痛感大量教师患了一种可怕的“失语症”。突出表现为从事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工作的不同的教师撰写不同的论文,研究报告,执教不同的教学内容,作不同的研讨发言,在表述的话语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一直倍受关注。现在,仍有许多基础教育的教师不能适应新课改对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学任务等方面的新要求。本文对新课程与传统课程进行了区别研究,分析了教师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诸多表现,并提出了克服这些情况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没有哪位教师一开始就否定自己的科研能力,大多是在论文评比屡次不能获奖时,便不得不给自己贴上"不会搞教科研"的标签。其实,每位教师都能搞研究。他们能写出论文,就表明他们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只不过在论文评比中,由于获奖比例的限制,使得一部分教师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6.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师生间的多种交流实现的,而语言交流是师生间交流的最重要形式。从目前来看,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语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知识传授性的,一种是教学组织性的,这两种课堂语言实际上是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知识中心”的反映。正在实施的新课程体现出许多新的理念,其核心是“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际上对教师,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了解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这些角色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怎样不断地冲突着、作用着、发展着。  相似文献   

8.
近些日子,编者常常为手头这些真诚、智慧的文字所打动。今年第7期,本刊“特别策划”栏目编发了一组文章——《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对教育的深层问题作了一些抛砖引玉的思考,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教育同仁的关注和支持。到目前为止,本刊共收到来自省内外的讨论稿200多篇,它们的作者既有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又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还有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他们立足于教育的现状,从多角度、多层面,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教育本质、教育目标、教育途径的诠释与理解。由于版面有限,本刊只能择其有代表性的文章刊发,希望读者朋友谅解。我们深知,教育的深层问题,不是通过几次讨论就能得出一个完满的终结性的答案的。编辑完本策划最后一组稿件,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愿本刊的几组讨论在各位的教育实践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导引。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是一个充满探索和创造的教育改革,其决策在政府,执行在教师。没有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就没有新课改的顺利发展和有效实施。新课改需要“新教师”,教师要参与课改,必须更新观念,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那么,到底“新”在何处?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管见。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逐渐由激情澎湃转向理性应对。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很多教师产生了困惑,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其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生主体性而忽略教师主导性的现象日趋严重,亟待我们去关注、去研究、去澄清。  相似文献   

11.
12.
很幸运我们赶上了课改的头班车。人们常说,机遇常常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成功不会青睐浑浑噩噩之人。面对新课改我们需要每日四省吾身,那就是:今天,你学了没有?做了没有?思考了没有?写了没有?  相似文献   

13.
14.
马琳 《四川教育》2002,(11):22-23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策略将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这就是说,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由“教”到“不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进而“乐学”、“爱学”,这需要我们自觉地从“学”的角度审视“教”的行为。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该怎么“教”呢?一、树立课程意识,在材料和设计上求“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动态系统。师生应该成为…  相似文献   

15.
16.
17.
陈妮 《南昌教育》2007,(10):11-11
学校课改三年过去了,我感触颇多。我认为,观念是否更新,角色是否转变,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课程改革的成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余宪 《湖南教育》2002,(20):38-39
解放教师的“脑”,变执行者为创建者新课程与教材有着全新的内容,它注重人文精神,注重生活实践,注重现代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我们不能按传统的方式照本宣科,而要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自己的头脑组织内容,设计教学。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材,可以摒弃那些不合理的内容,把直接的生活经验和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及时地纳入教学,使教学回归生活,贴近儿童的需要。一位教师在教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我们的学校》一课时,设计了一个为学校提建议的环节,即让学生大胆地向校长提出办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新一轮课程改革时至今日,当前教师课堂教学改革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谁帮教师解决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这是深化课程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