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书之妙     
作为一名小学生,每周至少要有一两篇课文要背。那么背书难道就一定要从开头,一段一段地背到结尾吗?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意外地发现了按总分总顺序叙述的文章还有另一种巧妙的背诵法。这种方法很有趣,是先背熟开头和结尾的两个总述段,然后由总述段引发起记忆来背中间的分述段,这种做法不仅达到了背书的目的,还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当然,要把课文背得流畅、通顺,不可少的是要把课文读熟,读懂。就拿《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来说吧,它的叙述顺序正是总分总。只要我们背了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这两个总述段,就可以知道作者游览了桂林的山和水。至于…  相似文献   

2.
一、课标、学术研究、老师的集体淡化 1.新《课程标准》的不重视 纵览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会发现在每个学段的指导要求中提及背书的内容非常少,大都只是积累优美词句,背诵诗文多少篇等,寥寥几字一带而过,并无单章节甚至系统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正一、课标、学术研究、老师的集体淡化1.新《课程标准》的不重视纵览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会发现在每个学段的指导要求中提及背书的内容非常少,大都只是积累优美词句,背诵诗文多少篇等,寥寥几字一带而过,并无单章节甚至系统的阐释。新课程改革后的阅读教学如  相似文献   

4.
背书     
上课铃声一响,教室里便有人大叫:“悲惨世界来临了!”还有人指着铃声发出的方向大喊:“哀乐,哀乐!”———这节课要抽查背书,这就是我们心情紧张的一个原因。上星期,老师就说过要在今天这节课抽查背书……可怕的铃声刚响过,老师笑盈盈地走进了教室,看样子她是满怀希望而来的,可我却越发忐忑不安,会不会抽到我呢?要是抽到我可就惨了!菩萨保佑!抽查拉开了序幕。我偷偷地环视了一下四周,A同学的手在两膝间使劲地搓着,B同学似乎在微微发抖,C同学膝盖上平放着课本,低着头,口中念念有词!不少同学尤其是那几位尖子生倒是正襟危坐,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抽查过几位同学,老师的脸色由晴转阴,那几个倒霉的家伙,背起书来不是时而“残疾”,就是画蛇添足。我却喜忧参半,喜的是,在未抽到我之前,已有几位“垫背”的;忧的是背得不太熟的同学一多,万一老师“龙颜大怒”,后面背不出的岂不是更惨?老师又拿起座位表,咳嗽了一声,说:“20号!”我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上,“我的天,千万不要叫我23号!”“22号!”老师大声念道。哇,太好了!“22号”木然地站在那里,低着头,一言不发,我不由得一阵担心:“下一个该不会叫我吧?”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下课了。老师走出教...  相似文献   

5.
背书     
  相似文献   

6.
背书     
郑航 《职业技术》2004,(2):44-44
上课预备铃声一响,教室里便有人大叫:"悲惨来临了!"--这节课要抽查背书,我也是心情紧张的一个. 揪心的铃声响过,老师笑盈盈地走进了教室,看样子她是满怀希望而来,可我却越发忐忑不安,会不会抽到我呢?菩萨保佑!  相似文献   

7.
背书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下课铃声响。老师走出教室后,一些侥幸未被抽到的同学像是武林高手收功似的长长地吐了口气。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面暗自庆幸,一面听周围同学议论。  相似文献   

8.
背书     
<正>上课预备铃声一响,教室里便有人大叫:"悲惨世界来临了!"还有人指着铃声发出的方向大喊:"哀乐!哀乐!"——这节  相似文献   

9.
背书     
上课预备铃声一响,教室里便有人夸张地大叫:“悲惨世界来临了!”——这节课历史抽背,我也是心情紧张的一个。早在上星期,老师就说过要在这节课抽背,今天早自习,老师又提起这件事,于是教室里沸腾起来。  相似文献   

10.
背书     
俗话说:“读书十年寒窗苦”。的确如此,打我跨进学校的大门,从幼儿园到小学,又从小学到初中,我算是深深体会到了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俗话里所蕴藏的不平凡的哲理。  “同学们,到今天为止第一册的古文已经全部学习完毕,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朗读并且背诵。从下周开始,如果谁能在我那儿一口气背完五、六单元——十篇课文,必定重重有赏。当然,如果有谁在三个星期以后还不能背诵一半以上课文的,我也决不轻饶。”瞧,语文老师满是诱惑又不无威胁地说。  “唉,又是背书,我一看书就发晕。赏我是不敢领的,不罚我就感激不尽了。”同桌嘀咕着说。  …  相似文献   

11.
背书     
郑航 《学子》2004,(4):13-13
上课预备铃声一响,教室里便有人大叫:“悲惨来临了!”——这节课要抽查背书,我也是心情紧张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背书     
4月28日晴小时侯,我很喜欢背书,常常口诵唐诗,妈妈说我是“背书大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逐渐讨厌起背书了。那一篇篇课文都很长,我一看见就发愁。讲完课了,老师让我们背课文,我就像一个虚弱的病人在那里捧着书,无精打采地看起来。  相似文献   

13.
背书     
“我的妈呀 !这么长的课文 ,居……居然要全部背下来 ?!饶了我吧 !”手上的语文书随着我的抱怨 ,也极不情愿地飞到了桌角。“谁去背那长篇大论的。简直是浪费时间嘛 ,反正再怎么背也背不出来。”的确如此。我在背书上从不下功夫 ,每每都是要抽查时才临时抱佛脚地去翻书 ,草草地速记下来 ,最后便会顺利过关。但 ,若碰到“长篇大论”时 ,我也只有祈祷老师别抽查到我。“……不是这篇 ,这篇你上学期不是背过了吗 ?是这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来———”“又是隔壁的 ,”我嘀咕着 ,“边洗碗还边教女儿念古诗。”“日照香炉生紫烟———”…  相似文献   

14.
逆转之妙     
所谓“逆转”,就是利用一定的语言环境,使语句原来的意思、色彩(指感情色彩)、情调或风格等朝着相反或相对方面转化的一种修辞方式。下面我们结合野史轶闻,举例说明,以见“逆转”之妙。  相似文献   

15.
静心之妙     
厉剑童 《山东教育》2006,(10):59-59
某一日,天气特别闷热。我到商场地摊上买东西。偌大的商场里居然只有很少几个顾客来回转悠。那些摆地摊的,大都懒洋洋地或坐、或蹲、或躺在摊子后,有几个男的,干脆光着上身,用衣角当蒲扇来回忽扇。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抱怨天太热,要蒸死人了。我知道,是生意的清淡加剧了这种燥热和不安。  相似文献   

16.
妙句之妙     
唐代号称"东南雄州"的苏州,物阜民丰。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当时的苏州居民已达十万户。宝历元年(公元825年)诗人白居易到那里任刺史,即登上西大门(阊门)门楼,写下了《登阊门闲望》,"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是该诗中最著名的两句。 苏州阊门内外,一向被称为"富贵温柔之乡",白居易登楼环顾,繁荣景象尽收眼  相似文献   

17.
用人之妙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  相似文献   

18.
疏忽之妙     
《皇帝的新装》是十九世纪丹麦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创作的童话作品,该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深刻的思想,生动的语言,精巧的构思等,使得这部作品饮誉海内外。这样的作品十分注意情节的清晰性和完整性,然在教授课时,却有学生提出质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句读之妙     
据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聘了一位先生教太子读书,可太子贪玩,不好好学习。先生也不客气,用铁戒尺打太子的手心。朱元璋知道后,十分震怒,不分青红皂白,将先生打入大牢。后经皇后开导,朱元璋才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欠妥,于是叫儿子向先生赔礼,又重新启用了先生。对此,先生写了一首诗,以谢皇恩。诗曰: 明主明否明 贤后贤否贤 朱元璋一读: 明主明?否明。 贤后贤?否贤。 于是龙颜立刻大怒,欲再降罪于先生。皇后急忙阻之,说:“待先生自念之。” 于是,先生念了起来…… 朱元璋听罢,顿时转怒为喜。先…  相似文献   

20.
书法之妙     
在《论语·为政篇第二》中,孔子对学和思的关系做了一个精要概述,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就学习书法而言,既要有扎实的临帖、创作功夫,又要有深入思考书法之所以为传统优秀文艺精粹的原因,思考得越透彻,学习的效果就越明显.对老师和同学而言,一定要让学和思二者循环往复,逐渐深入,才能体会到书法之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