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空白”是接受美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语义单位之间的空缺及意义的隐含表达是赢得越来越多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作品主题的模糊性 ,意象化的运用 ,音乐化语言的选择三方面是张受玲艺术空间中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张恨水与张爱玲都以通俗起家,以通俗小说创作为主,文本极具现代性。关于二张的个案研究非常丰富,但两人的比较研究尚为缺乏,对两人现代性特质的具体研究比较更是稀缺。论文先对二人小说的现代性特质进行主题、情感价值观、艺术三方面的分析比较,再从身世、教育、流派和哲学角度追溯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最后分析两人在通俗文学现代化进程的制高点地位及两人现代性成就对通俗文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小说极为鲜明的艺术独创性,主要表现为"旧小说情调与现代趣味的统一"。张爱玲小说中的许多主题、意象和象征都是古典小说和通俗小说所无法"拘限"的,因为她的创作中增加了外来的小说技巧或现代派的手法,在中国现代小说和西方现代小说这对似乎"相克"的艺术形式中找到了最适合于自己的调子。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特别重视读者,她不仅不断以自己预期的读者接受来调整作品,而且还建立了一整套构建作者与读者的良好关系的理论。读者的阅读期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张爱玲的艺术创作取向,她的写作模式主要有:"传统 现代"、"东方 西方"、"边缘 猎奇"、"人性 兽性"四种,目的是为了适应更多的读者,满足他们不同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5.
悲凉,是张爱玲小说的基调。而丰富的意象在张爱玲编织的悲剧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张爱玲通过大量琐碎奇绝杂色质感的意象物化悲凉或是营造悲凉氛围,或是暗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或是揭示人类的生存状态,又或是探索深刻的文化哲理。凭借这种手法的运用,张爱玲轻易地将自我创作主体的感受传达给了读者,使读者的情绪接受暗示,并自发产生与作者、主人公相暗合的悲凉。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笔下的世界是一个地道的女性世界。其女性形象丰富 ,主要分为家庭中的太太和家庭中的小姐两大类。家庭中的小姐又分为 :旧式小姐、从封建家庭里走出来的女性、受过新式教育仍落入旧苑的女性、真正追求独立的都市女性。各类女性形象均体现了女人的特质与天性、女人对男人的依赖和反抗、女人自食其力的艰辛、女人在婚恋生活中的遭际等等。其女性形象几乎都面临着生存与婚姻不幸的困窘与危机 ,她们骨子里仍然是男性的依附。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在现代文坛上是独树一帜的.成功的原因除了她小说中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一篇篇千疮百孔的爱情故事、一幕幕对于人性近乎残酷的解剖外,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功不可没.词语的艳丽绚烂和辞格的奇巧脱俗展现了她语言的华美.平声字的运用奠定了悲哀的基调,叠音词的运用又使这种情感迂回荡漾.华美与悲哀,在张爱玲笔下得到了充分的演绎和诠释,从而形成了张爱玲小说独特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近现代的众多作家中,民国才女张爱玲可谓是独树一帜,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以其苍凉的情感,冷艳讽刺的笔调深受人们喜欢。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带着一股浓浓的苍凉气息,正是这种"凉"的笔调成为张爱玲所特有的标签,张爱玲的文风和其身世、家庭、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有着很大关系,可以说影响张爱玲创作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讨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讽刺艺术风格,旨在进一步感受这位独特的民国作家的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比较另类的一个作家。她和同时代的许多作家不同,她的作品通过对人性的剖析,情感的消解,凸显出一种极为悲凉的氛围。在张爱玲笔下,亲情和爱情一样,沦为人攫取自身利益,表现人性"恶"的一面的工具;这与和她同时代的作家们是大相径庭的,然而也就是这样的不同,更加凸显出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鲐人最深的印象就它的无所不在的悲凉感。不管个别的艺术细节如何热闹,整个主题都指向悲观,造成一种曲终人散。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式的苍凉。而这种苍凉的基调主要来源于没落家庭、残缺的爱情生活经历以及给作者带来的心理与情感伤痛,动乱的时代与毁灭一切的战争更加剧了作者凄凉的人生体验。因此。她无论写人叙事。都渗透着空虚与苍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无疑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其小说风靡半个多世纪而不衰,成为众多人模仿的对象.她的小说吸引力来自哪里?本文认为,张爱玲小说奇特的吸引力来自其敏锐的感知和天才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以及小说中专有的"俗气"美质.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的散文以世俗琐事入笔,谐趣生动地描写普通市民的生存状态,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理性认识,呈现对卑微生命的哲学思考。散文中的幽默话语有的合乎现代言语幽默语言学层面的标记信息量原则;有的通过漫画的笔触突出放大局部描写,造成与常规认知框架不一致的现象,形成读者的认知反差,产生幽默效果;有的则是通过嘲讽或自嘲人性缺陷,渲染世俗生活的繁琐,在贬抑之后反映的是真实性情的比量标准。散文中的幽默元素不仅为从语言学层面考察现代汉语幽默提供素材,更为现代汉语幽默在审美范畴提供典范。散文中呈现的幽默观既是对人性缺陷、文化固执的嘲讽,更是对真挚、自然的守候。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小说主人公的人生境遇总是不遂人愿,其命运仿佛冥冥之中总被捉弄,个体存在的处境是荒诞的。究其作者的存在观,与二十世纪上半叶源于德国的存在主义思想是相通的,张爱玲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从现在的研究资料来看,她并未涉及过存在主义,但在其小说创作中是不自觉地体现出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思想的,本文意在通过张爱玲的小说来探究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现,来剖析张爱玲的存在观。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所崇尚的“苍凉”,既是她小说的情感基调,又是她小说中生命意识的表现特点。张爱玲对都市女性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洞察和透彻的领悟。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一些既普通平凡而又认真生活的女性,这种认真体现出她们的无奈、无助又心甘情愿的生命样态。这些女性注重现实的生活感受,即生命的即时消费性。她们缺乏理想,少有梦幻,没有未来。她们的生命缺乏色彩和意义,她们的命运呈现出浓郁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5.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在1934年成名于沦陷区上海,创造了融中国古典小说、西方现代派小说于一炉的新小说文体。她以特有的女性视角和独特的语言风格挖掘出人性深处的脆弱黯淡,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自身的情感。本文拟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探讨张爱玲小说的抒情本质,即从其华美、新奇的特色语言中窥探她作为创作主体的情感表达、情感投射和情感表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特殊的人生经历与文化教养形成了张爱玲的民间立场与民间情怀,由此在小说中呈现出都市生活的民间场景,既表现为以生存为核心的世俗形态,同时还展示出情欲在遭受压抑时所富有的巨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倾城之恋》所描绘的女性世界,揭示了年轻女性在封建宗法制度的束缚下精神彻底毁伤以及肉体的严重摧残,从爱情、婚姻、家庭的范畴多侧面地刻画了女性们无谓的抗争。她笔下所描摹的女性大都是灰色、缺乏生气、丧失了自觉心灵、生活在广大虚空世界里的生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张爱玲小说世界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分类分析.认为她的小说世界以旧式家庭遗老遗少,半新半旧,失落于发展了的时代的人物为主,又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生活在传统与记忆中的遗老,充满了末世的惶恐与放浪的遗少,食尽鸟投林的世家青年一代,以沪、港洋场社会为背景的都市男女,都市和农村的下层劳动者.文章的上篇分析了没落世家的遗老、遗少和年轻一代,下篇将要分析都市男女和下层劳动者.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承接上篇对张爱玲小说世界的人物进行了分类分析,分析了洋场社会中的浮浪子弟、都市里软弱的凡人、下层劳动者三类人物  相似文献   

20.
文学即人学,人性变幻莫测,写出共同的人性,才是最高的文学。芥川龙之介和鲁迅两人是近代东方文学中最善于揭露人性的作家,他们在作品中审视、剖析人性,在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中,芥川觉得"人生比地狱还地狱",鲁迅也被认为是"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芥川关注的是最普遍意义上复杂的人性,鲁迅在对本民族的精神品质思考的同时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