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郑冲劝晋王笺》作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阮籍的全部诗文中,《为郑冲劝晋王笺》是政治意味最浓厚最明朗的一篇,历来认为作于他去世的那一年即景元四年(263).今人为阮集作注,亦无异辞,如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郭光《阮籍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皆然,关于阮籍的年谱、评传之类,亦多持此说.  相似文献   

2.
李汝珍的《镜花缘》创作遵循了"文以载道"的传统,体现出浓厚的劝世意味。通过分析文本中虚幻荒诞的海外异国,探索到李汝珍《镜花缘》中劝世意味的内涵:劝善惩恶。李汝珍巧妙地运用了奇幻怪诞的想象,夸张变形的象征和幽默诙谐的语言等艺术技巧,从而使《镜花缘》通过幻想虚构出来的"花"和"月",来折射现实的"镜"和"水",希望"镜花水月"能够劝导教化世人。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16,(2):112-117
《葛藤语笺》为日本学者无著道忠禅师所著的一部禅语辞书。在编纂体例上,采用"分卷中分类,分类中依‘言’(字)归类"的分类法,不仅便于读者按类查找,也便于研究者统计使用情况;在词语增补上,不仅囊括漏收的禅门宗门语汇以及禅籍俗成语,而且收释"同源异体"词;在补证释义上,字面义、语用义分释,内典外典结合,更加全面。《葛藤语笺》对当今辞书编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绝妙好词笺》是清代第一部完全意义上的词集注本.笺者名义为查为仁、厉鹗,实际是清中期浙西词派的一次集体学术活动.《绝妙好词》与浙西词派渊源甚深,其复出与刊刻,一直由浙西词人主导.《绝妙好词笺》有注本事、注词人、附逸闻、词评、名篇秀句等,独创了一套源于又不同于宋金词集注的注释体例.《绝妙好词笺》认知策略为:征引文献与词人词作所处时代一致,补充资料为主,"以史证词"等,这与清代重考据的学术背景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缕述了作者编写《史记笺证》的若干尝试,实际上也就是扼要地向读者介绍了《史记笺证》其书的一些新特点。本文提出了六个方面,每个方面举了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6.
“文史互证”是陈寅恪先生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大贡献.无论是在思想内涵方面,还是在文学研究方法领域,都为后学留下了可供继承的宝贵遗产.结合其代表性著作《〈秦妇吟〉校笺》,可对陈寅恪先生的“文史互证”的文学研究方法进行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展迅速、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如何选择真正具有学术创新价值的论文,并以高质量的编校将学术成果呈现给作者和读者,是学术期刊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丰厚的学术积累和前瞻性的学术眼光,高效进行组稿、约稿以及优质稿件的选择、编校,这样才能使期刊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张之洞《劝刻书说》“延聘通人、甄择秘籍、详校精雕”的主张对学术期刊编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和基本艺术特征,历代的学者对如何以比兴释《诗》的问题存在着歧异,《毛传郑笺》与《诗集传》的看法得到的认同最多,因而影响也最大。本文从比兴的定义入手,结合《毛传郑笺》和《诗集传》以比兴说诗的情况进行比较,探讨其间的差异和得失以便深入把握比兴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九尾龟》作为“溢恶”的代表作,寄寓了作者张春帆“劝惩”与“醒世”的意图。作品塑造了一系列人物,他们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末世,经受着外来事物的冲击。在特定的环境下,他们逐渐抛却了传统的儒家道德,混迹于妓院赌场之中。其中有一些人经捐钱得官变得更加堕落。这些体现着“恶”的人物身上,折射着清末民初的社会状况。对《九尾龟》进行研究,可以窥见时代之一斑。  相似文献   

10.
刘俊文先生《唐律疏议笺解》笺释《户婚律》186条《监临娶所监临女》之律及疏议,认为监临官枉法娶人妻妾及女概徒三年。笔者以为枉法娶人妻妾及女处罚应不同,枉法娶人女,徒三年,而枉法娶人妻妾应流二千里。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玄风”内涵的界定为立足点,详细地梳理了阮籍与“玄风”的关系,认为魏晋之际,无论是在引导“清议”向“清谈”转变的过程中,还是在开创一代“放达”之风的先河中,阮籍皆发挥着首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魏晋时期诗人阮籍的《咏怀诗》因其意旨隐晦遥深而历来注解众多,但解读阮籍诗歌不能绕开他曲折抒发心志而大量使用的兴寄意象。飞鸟作为组诗中较为突出的意象类型引人注目,透过飞鸟意象可以深入管窥阮籍的复杂心态和精神活动,了解诗人身处魏晋易代之际的伤时忧世的情怀。  相似文献   

13.
金朝咏寺酬僧诗直接反映了佛禅对文学的渗透溶浸。这部分诗作包括三大类型:借题咏寺院及周围环境表达向往净土、崇信佛禅的意识;借题咏寺院及周围环境表达对世事的感触和内心情致的抒发;通过酬僧之作表现文人与方外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佛禅的向往。它们所体现的佛禅意蕴的深度虽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佛禅对金诗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阮大铖戏曲中“集唐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大铖,明末诗人和戏曲家,尤善词曲。其戏曲作品《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牟尼合》合称《阮大铖戏曲四种》,在明末剧坛甚至政坛产生过较大影响。在"不以人废言"的学术思想中从阮剧中的集唐诗入手,对集唐诗进行归类整理,加以艺术分析,从而提升了阮剧的思想和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对陆机初入洛时间、初仕晋时间,以及几次入洛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笔者通过翻检各种文献典籍,试对陆机入洛行迹以及初仕晋的问题谈谈自己一些新的看法:太康元年昊灭后。陆机被俘入洛,这是他第一次入洛;元康二年,赴太子洗马之征,是其真正入洛仕晋的开始;之前曾入洛且被杨骏辟为祭酒。未就。  相似文献   

16.
魏晋士人往往被视为张狂放荡的群体,但实际上,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洋溢着“清”的理念,其个性、才干、容貌、家庭生活、言辞和音乐等方面都体现出“清”的特色,而魏晋时代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是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强有力地批驳了对方的观点,除了字力量之外,它的逻辑力量也是制胜的关键所在。此是我国古代学中典型的驳论性论,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13世纪初,蒙古南下攻打金朝,迫使金朝迁都而失去对黄河以北的控制.蒙古以封高官,划分辖地的办法吸引汉族地主归降.归降的地主由于官职和领地可以世袭,所以称为"世侯".其中以占据真定的史氏家族为代表.汉人世侯在领地内推行的统治方式,既有比蒙古早期分封制先进的一面保持了汉族的封建生产关系;又有比宋金封建生产关系落后的一面,即带有驱口和依附农民的农牧主生产方式.汉族世侯在维持生产关系上具有两重性,他们在蒙古统治者向封建化转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9.
春秋期间郑国“铸刑书”和晋国“铸刑鼎”的重要意义.并不在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二次公布成文法”,而是在周天子势衰,周朝法律制度失去作用后.各强国在政治上争霸的同时,也在制订和公布自己的法律制度方面争霸的反映,而其中尤其以郑国“铸刑书”和晋国“铸刑鼎”为典型。叔向和孔子对此提出的批评意见,并不是反对公布成文法,而是反对这些国家抛弃周朝的法律制度而代之以自己国家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的《史记》在塑造人物时,大量地运用衬托这一艺术手法,并且灵活多变:或让人物两相对照,相互衬托;或虚实参用,以实托虚;或以宾衬主,对人物进行侧面烘托;或引用歌诗,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或大衬托下包含多层小衬托。他之所以如此不吝笔墨大肆运用衬托手法传写人物,是有着极为复杂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的。由于善于吸取前代成功经验并加以发展,衬托艺术经他而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