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运用综合性学习评价理论,从运动技能学习目标、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适应社会变化三个维度,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综合性学习评价标准,对于促进新课标学习评价的操作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体育新课程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课时目标细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新课程提出了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两个学习领域,但是通过几年新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对这两个领域目标的达成效果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因为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领域是“看得见目标,摸不着内容”,广大体育教师在实践中往往感觉无从下手。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在新课程目标体系中,课时目标是整个体育学习目标的根基。因此,对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学习领域,只要能把领域目标——水平目标,正确分解到课时目标中去,就能保证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目标的实施和达成。一、设计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课时目标的依据1.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和体育学科特…  相似文献   

3.
课程目的不仅在于增进身体健康,而且还有传承体育文化,培养终生体育锻炼意识、能力与习惯;建立“课程目标——领域(或直接称为内容)目标——水平目标(或年级目标)——某水平的内容目标”的目标层次体系;取消“运动参与”的单列目标,将“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体育锻炼”等目标内容纳入其他目标中;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合并成为“促进心理健康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取消“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设“思想品德”或“品德与行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示范性高中体育课程"三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示范性高中“三修”体育课程模式,即“高一精选内容普修 高二模块选修 高三项目层面的自由选修”的递进式的设计。“三修”模式有利于贯彻新课程标准5个领域即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技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基本目标”与“发展目标”两个层次和“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目标领域。本试图根据包括中国矿业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三自主”和“分级教学”改革在内的高校体育课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和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了五个方面的水平学习目标与内容标准,怎样将结果性目标(主要是“运动技能”、“身体健康”方面的具体目标)与体验性目标(主要是“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方面的具体目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是教师在教学计划方案设计过程中应关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正>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发展领域。在1979年扬州会议提出“学校体育以增强体质为主”的指导思想以后,人们比较关注的是体育课程通过科学干预来实现学生的身体发展。2001年新课程标准颁布后,人们又比较关注体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特别是通过人文关怀来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实际上,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关注重点不同是可以  相似文献   

8.
魏伟 《体育师友》2009,(1):17-18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维角度为体育教学确立了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体系,解读这个目标体系不难看出,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变化在于从过去只强调身体健康过渡到“三维健康”观。这一本质变化其实凸显一种和谐思想——身、心和谐,包括学生身心的内在和谐以及学生与社会的外部和谐。那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个“和谐体育”的思想呢?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因为适应能力的高低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丝毫不亚于身体健康状况和知识掌握状况的影响。三维健康观的概念:“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而且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领域之一,在教学中也是不容疏忽的。  相似文献   

10.
合作与竞争     
体育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组织、评价等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由过去的“育体”“练身”为主, 扩展为“启智、求知、调心、育人”等多样化的综合效应。课程标准的五个领域构成了体育课的内容体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学习领域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运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操作,尤其是针对高职院校来说,学生的动手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控制专业的技能教学管理体系的改革探索,构建了技能实践和理论学习同步的“分层化”的技能实践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一、问题提出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向体育学科提出了“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要求,这同心理健康一样,也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对体育课程提出的新目标。“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目标是对过去提出的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团结”、“竞争”、“协同”、“合作”、“集体主义精神”等社会化目标的归纳与概括。这个新目标为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个有难度的任务,也充分体现了课程设计者,主动承担为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做贡献的义务感和责任心。“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目标,已经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热点。  相似文献   

13.
<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行性,学习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并特别提示“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应在运动实践中体验心理感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目标由隐性变  相似文献   

14.
质疑体育新课程五个领域目标体系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新课程标准进行了思考,指出体育课程五个领域目标体系的不合理性主要集中在:把知识与技能混为一个目标;把身体健康列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多出相互交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各层面目标的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校体育学科中各层次的主目标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讨论。结果认为:现有的学校体育学科理论体系中各概念层次的目标表述不清,且相互混淆;从新课程中的“运动参与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运动技能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分离出“运动技能”目标,并以此目标对各层次目标进行了串联,构建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学校体育各层次主目标的衔接性。  相似文献   

16.
论“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提出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向体育学科提出了“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要求,这同心理健康一样,也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对体育课程提出的新目标。“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目标是对过去提出的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团结”、“竞争”、“协同”、“合作”、“集体主义精神”等社会化目标的归纳与概括。这个新目标为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个有难度的任务,也充分体现了课程设计者,  相似文献   

17.
戴晶晶 《精武》2012,(16):35-36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体育教学已经从“三基”向“健康体育”成功转型。“健康体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为了适应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提出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本文初步分析了高中体育教学实行分层式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实施分层式教学的有效策略及应用,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相似文献   

18.
对体育教师教学习性改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体育新课程的几年改革历程,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不平衡,还没有真正改变教学实践活动的机械、被动的情况,新课程操作层面还存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忽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随意性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教学过程中形式的虚化”,体育教学改革在整体性和发展性方面还需要强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重视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适应了现代人身心发展的要求。因此,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明确地提出了“要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目标。在以往的“双基”教学中,教师主要关注于学  相似文献   

20.
吴虞  柳云 《体育教学》2005,(6):23-25
培养和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体育新课程标准确定的社会适应目标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但是,从新课程标准的文本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作为社会适应重要内容的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影响因素、培养与训练方法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