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是中国媒体的"旗舰",而新闻评论则是这艘"旗舰"上的"汽笛"。《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不仅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时,自身也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地创新内容和形式。"观点"版是《人民日报》在2010年1月7日创办的评论版,版面设有"时事观察"、"每周一评"、"风凉画"、"传媒观澜"和"议言广场"五个栏目,每周四出版。2011年2月《人民日报》对"观点"版进行了改版。版面增设全新头条"本报评论部"文章和"谈治论理"栏目,删去原有的"每周一评"和"传媒观澜"栏目。笔者对改版后的"观点"版的特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周真 《新闻前哨》2014,(3):65-66
《人民日报海外版》秉承着“精心研究海外,用心介绍国内”的原则,从海外读者感兴趣的角度出发.通过更有针对性的版面设置,用更加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海味”党报  相似文献   

3.
今年1月11日,正是《人民日报》评论部“视点”栏目创办两周年的日子。两年来,“视点”隔周星期二在第八版或第四版上与广大读者见面。一期一篇重头文章占了半个版面,这些文章大多为深度报道。至今,“视点”已出了34期,它通常是通过一个点透视经济改革、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及对新事物、新现象作出分析。它以其深入、全面、客观的报道,大力传播真实权威的新闻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创刊时“开栏的话”中的希望都成为现实──“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拓宽和深化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处…  相似文献   

4.
摄影界有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新闻媒体同样如此:如果你报道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扎得不够深.正是因此,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新闻报道只有真正走进广阔的田野、纷繁的社区、喧嚣的菜场、偏远的山村,从每一个普通人的切身感受进行情感投射,方能打动人们的内心;只有站稳群众立场、贴近群众需求,积极回应百姓关切,从普通人的故事出发,方能令人信服.近一段时间来的《人民日报》“走转改”专栏报道,对其他媒体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不乏启示.  相似文献   

5.
江锡钰 《新闻世界》2011,(12):35-36
“本报文化”是指一家报纸(报社)在长期的办报过程中形成的办报思想(理念),报纸定位,资源优势,以及从业人员自觉遵守的价值标准和操作规则。而报纸的风格必然是“本报文化”的具体体现。本文对《人民日报》2011年1-10月的“观点”版进行梳理,从立身“本报文化”的角度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召开大大小小的讨论会理论部曾经召开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座谈会和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的多出重大的学术讨论会,大都由邓拓、吴冷西同志主持;有些较小的座谈会,是理论部自己主持的。我在天津、重庆、广州、沈阳、新疆等地访问时,在当地宣传部门的协助下,就召开过多次这类的会议。实践经验证明,在这些会议上,交流信息,组织文章,探讨一些学术理论问题,征求对报纸的意见,对我们开展理论宣传工作帮助很大,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回忆起来,有两次重大的讨论会是比较突出的。一次是1956年夏天在新侨饭店召开的大讨论,主题是讨论如何实行“双百”方针,由邓拓同志主持,乔木  相似文献   

7.
召开大大小小的讨论会理论部曾经召开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座谈会和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的多次重大的学术讨论会,大都由邓拓、吴冷西同志主持;有些较小的座谈会,是理论部自己主持的。我在天津、重庆、广州、沈阳、新疆等地访问时,在当地宣传部门的协助下,就召开过多次这类的会议。实践经验证明,在这些会议上,交流信息,组织文章,探讨一些学术理论问题,征求对报纸的意见,对我们开展理论宣传工作帮助很大,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8.
9.
张彦武 《青年记者》2016,(30):17-18
近几年来,传统媒体的转型以及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行业的集体性焦虑.在门户网站都已经算不上新媒体、传统报刊不时传来关停消息的情况下,理论版所依附的纸媒特别是机关报的良性生存与健康发展,亟需关注;理论性文章和理论话题在新媒体时代如何获得更具效率、更有效果的传播,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一个苗族村落在互联网上的呈现状况进行分析,本研究指出,随着新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虚幻之地在新媒体上得以呈现。在各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这样的空间有机会被建构出各种意义,从而变得不再虚幻。  相似文献   

11.
“出版之门”网站是香港联合出版集团辖下三联书店(香港)于2001年7月创办的出版专业信息网站,每天报道世界各地出版新闻,每周发放主要华文地区畅销书榜,并出版一份(《新闻速递》电子日报。该网站提供查阅的信息丰富全面,更新及时.是中文出版从业者了解华文出版业的一扇窗口。“出版之门”网站定位于“面向全世界的中文出版专业网站”,具有显著的品牌效应及丰富的资源储备,对于开阔中文出版者的视野,实施中文出版“走出去”战略,提高中文出版在国际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年半前,我从新华社调来人民日报,当天就到总编室各部门去与同志们见面。走到资料室,那里的同志对我说:“我们的‘记者文库’里有你的新闻作品专卷,存了好多年了,你想不想看看?”当时我没在意,又因为事忙,没有查看,不久就忘记了。去年11月,我因事要查阅过去的作品资料,从“记者文库”要来了关于我的卷宗,一查,使我大为惊喜:里面竟有我在50年代写的消息、通讯的剪报,而这些材料连我自己也丢失了,忘记了。感谢人民日报资料室的同志,为我剪贴、装订、保管了几十年。人民日报设立“记者文库”近40年了,几乎为人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我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的重要一年。作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的“两会”报道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人民日报编委会对这次“两会”报道非常重视,许中田社长、王晨总编辑出席了“两会”报道组集中动员会,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多次到“两会”报道组指导工作。编委会和总编办公会议多次研究部署“两会”报道工作。在中央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大会新闻组的具体指导下,在全体采编人员特别是“两会”报道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人民日…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社会舆论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吸引更多的青年读者?这是党报等主流媒体面临的新课题。人民日报社推出的一项活动在这方面作了有益尝试。2009年11月23日,以传递责任、贴近未来为主题的人民日报校园行系列活动在北京大学启动,人民日报社领导率领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与青年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此后,这项活动又陆续走进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5.
《现代出版》2012,(3):38-38
我国藏书历史上,从宋代开始有了"版本"这个说法。在各版古籍中,宋版书特别为藏书家重视,究其原因,盖因宋版书具有的以下五方面特征:校刻精:宋代读书人、刻书人非常重视校勘工作,有不少校勘名家,如宋敏求、马瑞临等。凡出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美国GDP增长速度为1.9%,低于预期的3%;相对于美国媒介市场,信息产业增幅在5%以上,而互联网媒体增幅为25%左右。在这种市场环境里,美国新媒体四巨头——微软、雅虎、AOL与Google发起规模空前的并购大战,表现出很多不同于以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陆海空 《东南传播》2014,(3):117-119
随着依托于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传统媒介代表的党报无疑受到受众流失的冲击,同时,与新媒体的融合也为党报等传统媒体带来新的机遇。文章以《人民日报》为例,分析新媒体为党报的品牌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党报利用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分析建设“红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重要意义,论述“红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基本体系框架、技术平台和数据库的资源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让经验报道“活”起来──人民日报张家港系列报道的写作特色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系部分师生1995年9、10月间,人民日报刊登了7篇系列报道,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张家港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成果。张家港的成绩是突出的,对张家港的报道也是成功的。文章既展示了...  相似文献   

20.
范以 《军事记者》2001,(6):40-40
浏览一下各家报纸对今年春节的新闻宣传,印象是,从总体上仿佛做了一道“新闻大餐”,这道“大餐”配置精巧,风格各异,在对节日新闻宣传的“画卷”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因此,世纪初年春节“新闻大餐”的宣传特色值得咀嚼和借鉴。看人先看脸,读报先读一版。笔从一些报纸的一版找到点“门儿”,发现制造过年气氛首先是从一版“突袭”出来。当然,关于国家举行的迎春活动的报道,各报刊都一一登载,这里笔不一一赘述。只捡些有特色的报道摆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