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针对新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网络资源库、影像资源库、教学案例库、教学活动资源库建设的实践活动,以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践教学模式的目标模糊、形式单一、机制不健全等局限性直接影响了课程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从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立足于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才能切实实现该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中所应承担起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研究和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推进该课课程建设、增强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环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要准确把握课程特点、明确教学目的意义;坚持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注重优化课程结构、用心凝练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主体教育功能和改革考核考评方法、巩固思政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积极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文章针对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和总结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新模式:课堂实践+课后体验实践+课后参与实践,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自200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以来,各高校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课题研究式实践教学模式"是其中之一。"课题研究式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纲要》课史论结合的特点,引入系统科学研究理论。具体实施路径包括五步实践教学环节、三段督察指导法、CIPP评价考核体系。整个实践教学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团体协作性和情感体验性等三方面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行实践教学十分有必要,不但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指示精神,也是本课程实际教学内容的要求。《纲要》课的实践教学可以采用感性认知性实践、内化性实践、研究性实践等模式。  相似文献   

7.
张晓婧 《文教资料》2012,(3):213-2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高校的推广实施,作为一名任课老师,在教学内容上,全面、准确地把握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学形式多样化,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评价应该坚持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原则,其中实践认知评价在评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本文通过一项对某旅游学院323名本科生对近现代史旅游景点的认知调查分析,揭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教学评价中存在教学实践认知思维僵化、教学实践认知视野狭窄和教学理论与实践协调缺乏等问题,指出应通过转变实践教育观念、扩展实践教学视野和注重理论与实践协调等方面深化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体新技术背景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部分高校已采用这种模式,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情况、必要性及设计思路等方面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实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需要。但其实践教学在当前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管理层面与教学层面加以改革,才能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八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以历史教育的形式承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如何使其成为对大学生最有帮助的、最具有吸引力的课程,可从讲、听、看、读、做、谈、走、写八个环节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立体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纲要》课咨政育人的效果,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增强其实效性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过程中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明确课程任务是前提,把握内容重点是基础,改进方式方法是关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纲要》课程的学科特点,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憾,通过"三维四步"将创新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校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课程本身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相应开展实践教学,作为多民族地区的新疆高校应结合新疆地处边疆反分裂斗争最前沿和多民族地区实际,利用新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展实践教学,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教学实效性。为此,必须科学认识实践教学的内涵和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要对大学生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因此,高校应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路径主要有:强化任课教师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责任意识;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时,切忌以“专题”代替“纲要”课程,应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坚持教学科研相长、慎重选取相关材料。  相似文献   

17.
李应斌 《时代教育》2012,(21):176-17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普通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急需解决。在学校学分制改革的背景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考试方法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18.
李静 《教育教学论坛》2014,(43):205-20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对大学生进一步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意义,提出此课程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践以问题建构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辅之以个性化的考核方式,形成适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的整体模式,对于增强《纲要》课程教学吸引力,提高《纲要》课程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增课程,不仅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而且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从学生层面讲,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具有爱国主义的情操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决定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新课程能否为学生接受?怎样才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能否满足大纲需要?采用什么教学模式才能优化教学效果?等等。经过课堂教学实践,试图进行总结.希望能得到同行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