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这个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人的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时代,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冲击.学生的思想更新潮,更个性化.民主,自由的意识都反映在他们的言行上.与此同时,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却面临着教育的重重尴尬.传统的道德教育,遭到学生的种种忽视,教育者苦口婆心,学生却麻木不仁.学生认为教师不能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不能和他们沟通,没有共同语言.德育工作者却叹息今天的学生不好教育缺乏学习动力、自我中心、行为习惯差、太难管教,使德育工作困难重重.而实际上,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却离不开父辈的教育和指导.由于时代的差异,传统的教育引导往往不能和学生的需求发生共振,使学生的心理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学校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势在必行.但是,很多已经引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都还停留于形式上,往往和德育工作混淆不清(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归入学校德育板块的),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所以,有必要对两者各自的特点,作一个分析,使两者协同发挥各自的优势,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关系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育)与学校德关系的理论探讨是中国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且特有的问题。目前,探讨心育(主要是心理咨询)与学校德育关系的论文已有不少,人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基于自己对心育和学校德育的理解,对两者的关系作了分析,众说纷纭。这种争论、探讨大大地深化了对两者及其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育)与学校德育关系的理论探讨是中国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且特有的问题。目前,探讨心育(主要是心理咨询)与学校德育关系的论文已有不少,人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基于自己对心育和学校德育的理解,对两者的关系作了分析,众说纷纭。这种争论、探讨大大地深化了对两者及其关系的研究。心育在其初始阶段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补充形式而展开的,因此,心育从其产生的那时起,就与学校德育结下不解之缘。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研究很多,众说纷纭。纵观近年来的研究,两者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1.补救论该观点认为:随着…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德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要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关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始终,在学校教学、课外活动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龙育军 《贵州教育》2014,(16):22-23
学校德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齐抓共管,常抓不懈,及时疏导,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因势诱导,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以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载体,以创设德育情景、优化道德心理为前提,以“立德树人”为宗旨,高度重视德育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教育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很长一段时间未能达成共识。有人赞成“冲击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传统的学校德育构成了巨大的冲击;有人主张“取代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基于对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的把握,可以用来代替传统德育;有人宣扬“融合论”,认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很难截然分开,可以作为德育的一部分来看待。事实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之异同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当是“配合论”。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学德育要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乐观向上的态度,顽强的意志,坚强的耐挫力为目标,使学生成为自尊、自信、自强、适应时代开拓创新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校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口,选择实验班进行试点。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也随之改变,在独生子女逐渐迈向中职、高中校门的时刻,也把在家庭、小学、中学的个性带入到高中,学校的德育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这个问题暴露得更明显。在这种形势下,怎样处理好德育管理与部分心理因素有偏差的学生教育关系,是众多中等职业学校从事德育管理者所关心的,同时也是广大教育者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关系的理论探讨是中国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重要而特有的问题。回顾近年来理论界关于两者关系的论述,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应是既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提出:21世纪需要生理、心理和人格都健全的人才,未来的竞争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培养学生敏锐的认识能力、健康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以及具有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前提和保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的差异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的心理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前不久曾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女生在考进师范时,是一位积极向上的学生,其所在的班级还是“优秀班集体”,但在师范二年级期末考试中,由于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抓住,考试结束后,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可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德育工作、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影响。一、传统的学校模式越来越受到现实的挑战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变幻莫测,人的行为需求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21世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融入德育之中。文章试从中职学生心理发展过程和现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以及在德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等方面做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视野,结合自身数年从事该领域工作的实践,对心理健康教育作一些粗浅的思考和探索,旨在促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入、持续、有效地开展,从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下半年以来,广西大化县二中在自治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支持和帮助下,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应用与推广研究”的子课题“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方法的研究”的研究任务。为了把学校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着重进行了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协调发展的探索与研究,旨在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方法研究,探索新世纪新阶段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进一步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陈伟 《天津教育》2022,(22):20-21
<正>学校德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其中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合作,应对挫折,适应社会,拥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合格接班人已备受家长、社会的关注。因此,辨析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培养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首先应该是心理健康的。从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要以个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康为基本条件。现代神经生理学家认为,只有那些心理健康的人才会把创造潜力付诸实现。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普遍承受着各种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出现日渐频繁,并显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且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这种特殊的家庭结构,很容易使其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产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的方法和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20.
谈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两既各成体系又密切联系,一方缺失就可能使另一方出现问题。特别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于其学生生源结构特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及道德行为存在较大差异,更应当加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