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古代激励思想的产生,与独特的入世精神、"重义轻利"、注重和谐的"中庸之道"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激励思想有情理激励、管理激励、伦理激励和法理激励等几个方面.文章对中国古代激励思想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2.
论儒家养生思想对古代体育哲学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胜 《教育与职业》2004,(18):70-71
儒家养生思想包含了古代体育哲学思想和文化,儒家养生思想是养生学说和古代体育哲学的内在基础。本文通过对儒家养生思想中的重生、德者寿、仁者寿、礼、孝、生与死的论述,论证了儒家养生思想对古代体育哲学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4.
嵇康 克服养生五难 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嵇康,一生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后世养生大家如陶弘景、孙思邈等对他的养生思想都有借鉴。  相似文献   

5.
孔子与中国古代养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同时,他在养生方面也创立了具有鲜明儒家特色的养生保健体系,从道德养生、心理养生、音乐养生、体育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劳逸养生、读书养生、旅游养生等方面全面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的养生化。孔子养生理论的核心是致“中和”;孔子养生理论的特色是“身心并修”;孔子养生理论的精髓是“仁寿”。孔子养生的理论与实践是对中国古代养生化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人类健康事业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史哲不分家是古代中国学科形态显特征,古代高度发达的辩证思想是构成古代写作理论的哲学基础,探讨古代写作理论中的辩证思想将促进我们认识古代写作学理论的形态。  相似文献   

7.
儒家养生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演绎对儒家养生思想进行研究。儒家养生思想主要是以超然生死的养生观为基础,以修身养性调摄精神养生思想为手段,以中和有节的养生思想为核心,对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动静是武术中重要的一对范畴,不仅对于正确演练及实战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直接影响着武术动作的快慢、虚实;也制约着技击的胜负,同时也是内家武术技战术原则和基本要求.内家武术动静观主要受庄老道家养生思想的影响,凸现出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光彩,为内家武术养生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老子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其实还是伟大的养生家。其养生思想主要有:清心寡欲以养神、啬精以保精、安心守窍以通经、结善以积德等。老子的养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几乎所有的养生家和医学家,尤其是道教徒都受到其养生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探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与理解它的价值,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且由此探求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养生观主要包括“三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具体体现为“三养”,即养身、养心与养气的和谐统一。只要具备“三观”,坚持“三养”,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便自然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汉代神仙信仰的发展与养生文化的兴衰相反相成.汉初,神仙信仰陷入低谷,社会上却出现了养生热潮;武帝时期求仙热潮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养生却鲜有史料提及;武帝以后,求仙热潮消退,神仙信仰通过理论化、宗教化向道教的方向发展,养生文化再次兴盛,并形成天地人一体同源同构共生互感的养生理论.汉代养生文化与神仙信仰相反相成发展的深层动因是人们对生命永恒的不懈追求,正是人们对不死成仙的渴望使服食、导引等对养生效果明显的养生术在汉代极受重视,而辟谷、食气等虽然因为理论上的成熟一直被用于养生与成仙,但却从来不受重视.  相似文献   

14.
顾玉林 《唐山学院学报》2005,18(2):13-14,55
以先秦诸子的生命观和哲学思想为背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分析了儒家关于人的形体和精神的相关学说,指出儒家性命学说与道教养生学形神兼养的融通性。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医学理论出发,结合中国传统体育运动中丰富的养生理论和实践,通过分析与归纳,提出现代养生21字诀,即勤运动、畅神志、慎起居、节饮食、适环境、练气功、辅药物。  相似文献   

16.
王巍 《海外英语》2012,(6):155-156
中国近现代译名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十九世纪后期的萌芽期、二十世纪初的发展期和现代的产果期,分别研究了译名统一与译名方法、争辩了音译与义译。这三个阶段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目的明确,注重实践应用。二是理论意识逐步增强,各期的研究者都从译名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或规则,特别是高潮期有关音译、意译的讨论和有关翻译名实、名义的讨论为后来的译名研究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古、近代时期的学校教育中,体育占有一定的地位,并受各时期不同历史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我国古、近代时期学校体育演进扣发展历史的探索与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古、近代时期学校体育的认识,而且对当今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豆的本义为古食内器,其今义在古代用“菽”表示。“豆”的字形演变反映了这种古食肉器的形制、种类及其历史变化,这种变化与先民饮食技艺的改进有关。通过这些文字,可以看出古代饮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庄子的养生观主要表现为顺任自然、超然世外、保持心境恬淡的精神修养,还涉及到了气功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渔养生学说与杨朱学派养生思想在一些基本原则上具有相似性。李渔对古代养生思想作了大幅度的扬弃与整合,形成了一个以道家化的杨朱学派的养生思想为主、杂取儒道养生合理成分和后世养生精华的驳杂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