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土木工程专业对江苏省"3+4"中职—本科衔接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职与本科衔接培养中在文化基础、课程衔接和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中职与本科的层次衔接为核心提出了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的培养策略,真正把"3+4"衔接培养变成具有实际意义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职本科3+4衔接模式作为基于中职的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体制,实现了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化培养。本文以数控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对中职和本科的教学衔接、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明确中职和本科两个阶段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以及如何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3+4”衔接模式作为基于中职的本科层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体制,是高等教育升学招考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的突破,实现了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化培养。基于“3+4”模式职业性、基础性和衔接性特征,为提升“3+4”模式的社会公信度和影响度,保证“3+4”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教学管理、教学教研和教学评价工作,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张健 《江苏教育》2015,(4):47-48
"3+4"衔接模式作为基于中职的本科层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体制,是高等教育升学招考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的突破,实现了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化培养。基于"3+4"模式职业性、基础性和衔接性特征,为提升"3+4"模式的社会公信度和影响度,保证"3+4"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教学管理、教学教研和教学评价工作,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3+4"中职本科衔接"液压和气动控制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中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从事机电相关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液压和气动控制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案等方面进行改革,结合岗位分析,实现"3+4>7"的效果,为学生走入本科院校学习和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目前中职与本科3+4培养模式下英语课程衔接存在的中职与本科英语课程的学习策略不同、教材知识编排有较大的区别、英语教学风格较为不同、中职教育中的英语文化基础课要求较低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促进我国中职与本科3+4培养模式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高职"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的开展,为中职学生继续深造提供了通道,同时也为本科院校提供了稳定生源,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的建立是试点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核心,围绕这个核心,要认真比较分析两个方面:一是"3+4"的"3"与普高、中职的比较,二是"3+4"的"4"与普通应用型本科的比较。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制定出符合教育规律、具有"3+4"特征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8.
徐刚  郁冬  许江平 《职教通讯》2021,(4):105-110
开发和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是"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的主要任务。以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立足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当前实践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充分考量中职、本科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层次、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主要探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紧密衔接,提出"立足产业需求、正视差异存在、适应发展导向"的紧密贯通型课程体系开发工作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3+4"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模式的实践,界定"3+4"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模式的内涵,总结其特点,阐述其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可操作性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使"3+4"中高职衔接模式不断得到优化,把中高职衔接模式推向更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从2014年开始,南京晓庄学院和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围绕经济学专业开展现代职教体系项目建设。从"3+4"不同阶段培养目标及岗位能力的研究出发,一体化设计了七年一贯培养的岗位能力及课程结构,并制定了考试考核和转段方案。以期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不断优化"3+4"中本衔接的培养模式,从而提高"3+4"中本衔接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3+4”即“中职3年+本科4年”中高职七年一贯制衔接模式,是目前对中高职衔接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新尝试与新突破。“3+4”中高职衔接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层次高移的内在诉求、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失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其中,培养目标的衔接是首要,专业的衔接是载体,课程的衔接是核心与落脚点,质量监控的衔接是重难点。  相似文献   

12.
"3+4"即"中职3年+本科4年"中高职七年一贯制衔接模式,是目前对中高职衔接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新尝试与新突破。"3+4"中高职衔接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层次高移的内在诉求、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失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其中,培养目标的衔接是首要,专业的衔接是载体,课程的衔接是核心与落脚点,质量监控的衔接是重难点。  相似文献   

13.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项目背景下,研究了"3+4"培养模式中专业分段课程设置方面的主要内容,并以《工程图学》课程为例,详细阐述了中职升入本科后如何进行课程衔接等问题,为今后中职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衔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95):182-183
现代教育模式多元化发展,在这样的形式下,江苏省开始试点"中职+本科"七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介绍了常州工学院和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合作的"3+4"物流管理专业,分析了"3+4"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具体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衔接则是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核心,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是解决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问题的迫切需要。本文基于当前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纵向递进与横向拓展"的课程衔接思路,构建了"二层次、三类型、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实现高职与本科课程在垂直(继续性)与水平(整合性)的衔接,以达到培养"应用特色+本科底蕴"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4"人才培养方案一、概述本方案衔接的3年中等专业学校专业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四年本科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方向)。(一)该方案由3年的中职方案和4年的本科方案组成,既相对独立,又合为一体。(二)中职方案与非"3+4"中职的培养目标有很大区别,即由以就业为目标变为以转段升学为目标,也兼顾了个别学生在中职段结束后就业的需求。(三)方案加大了中职段公共基础课程的比重,以便为后续本科段的学习奠定较扎实的文  相似文献   

17.
"3+3"分段培养模式是江苏省2012年秋季开始试点的中高职衔接项目之一。在三年的试行过程中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转段考核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以南京市参与试点的旅游管理专业2015届中职毕业生为例,从"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出发,针对中高职衔接中四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8.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开展了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试点项目。试点项目人才培养方案有具体衔接内容。要积极更新职教观念,明确中高职学校办学定位,充分发挥高职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合理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3+4"中职与本科教育分段培养是新的形式下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如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开展教学活动做好课程衔接,根据已经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思索、调整和总结,在这里谈一些对"3+4"英语教学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64):151-152
中高职"3+3"分段衔接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一种新兴的培养模式。目前我校主要采用对口单招形式和中职院校对接。在学生进入高职以后,原有课程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类型学生学习特点,课程建设必然要跟着改变,否则不能适应学生新的需求,作者结合自己讲授的就业指导课程,对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从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