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宋诗的教学要引领学生感悟宋诗的理趣,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节奏、音调等,体味古诗情感,把握其意境和理趣;同时通过对比,论异同,加深体会;联系已学旧诗,举一反三,领悟宋诗的理趣特征,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领悟宋诗的理趣,有效落实拓展,提升学生的古诗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傅满仓 《河西学院学报》2006,22(6):38-40,119
刘禹锡是中唐诗坛独具特色的诗人,其诗一个很重要的特色是具有理趣.而其诗理趣的形成与诗人的个性思想和人生遭遇密不可分;其诗的理趣主要表现在一些咏史怀古诗、咏物寓言诗具有民歌风味的短章之中;其诗的理趣又具有直、深、精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重在诵读感悟。但仅有感性的认识会使古诗感悟陷入臆想的泥沼。古诗教学中,让感性悟与理性学相结合,让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联系已学诗句,明析必要语言知识,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定能使古诗学习理趣并存,从而感受诗、画、话、语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有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古诗在历史文化中占主要地位。古诗大都体现民间疾苦、激发人的意志、寄予情感,描述自然景观或规劝君王高官等。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虽然古诗只占据一小部分,却不能忽视其重要性,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知古诗的意识,将具有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特色的古诗发扬光大。一、教授学生作品的哲理古诗作品不仅诗情画意,而且较多的作品还含有理趣性。例如,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前两句描述的是庐山  相似文献   

5.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与艺术价值。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单一的古诗教学无法使学生有效地对古诗中蕴含的情趣、理趣、人文、意蕴进行深入体味。因此,要加强同类诗的组合,即进行组诗教学,强化学生对一类古诗的深入探究与玩味,使学生领悟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不同的表达方法,领悟其各具特色的艺术之美,更好地感悟古诗的魅力,从而获得文学艺术素养与个性情操的涵养。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全国卷古诗鉴赏考察的重中之重是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高考复习中若通过把握诗中的信息,掌握特殊意象和常用典故的意义,体味抒情句和蕴含理趣的诗句等方面入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作文材料的运用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君不见,同样运用一则材料,有的人会信手拈来,天衣无缝,理趣俱佳;有的人则会生拉硬拽,油水分离,理趣全无。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材料呢?一、挖掘同一材料的多证性  相似文献   

8.
所谓理趣,就是说理的意趣、妙趣。散文的理趣,是指散文阐释事理的生动形象和新颖有趣。有的学者这样解释“理趣”:所谓“理趣”,就是艺术作品包涵了道与理的精妙意味……说理散文的理趣是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生动的描写和叙述、精彩的分析和概括、不拘一格的行文结构和活泼风趣的语言表现出来的。那么,如何品味说理散文的理趣呢? 首先,要从整体上感知作品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古诗《游园不值》,写了诗人春日游园时的所见所感,写得形象而富有理趣,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更是脍炙人口。教学这首诗时,我紧扣诗人,引导学生不断深入理解、感悟诗人的情感,读出诗中的人来。  相似文献   

10.
古诗在中华民族的的文言瑰宝中是一颗璀璨明珠。文言文在初、高中语文课中所占比列的渐增,已决定了古诗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地位,可见,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怎样进行古诗教学,才能让青少年最大限度地接受它的熏陶、理解它的蕴意、体会它的思想、学会自学古诗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古诗《游园不值》,写了诗人春日游园时的所见所感,写得形象而富有理趣,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更是脍炙人口。教学这首诗时,我紧扣诗人,引导学生不断深入理解、感悟诗人的情感,读出"诗"中的"人"来。  相似文献   

12.
正【技法导航】一篇散文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是"理趣"和"情趣"并呈,在散文中寓理于情,寓理于形象之中,使人读后,掩卷沉思,不觉豁然开朗,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从而得到一些精神上的快感,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那么如何写出叙事散文的理趣和情趣呢?  相似文献   

13.
体味古诗词丰富多彩的艺术情趣是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古诗词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不断引导学生体悟其艺术情趣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古诗中机趣、真趣、理趣、稚趣和奇趣。只有这样,古诗词教学才能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谢青春 《现代语文》2010,(6):141-142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有那么一朵浪花,没有世态的炎凉,没有心中的忧愤,它是那样的清新活泼,那样的令人陶醉,它就是古诗中天真烂漫的童趣诗。  相似文献   

15.
理趣诗又名哲理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类型。理趣诗的创作不乏高手,苏轼之作尤具特色。苏轼的一些诗词极富理趣,大致有在咏物中寄寓理趣,在说理中蕴合理趣,在写景中包孕理趣,在叙事中穿插理趣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小学青年教师》2013,(7):60-61
师:同学们,如果说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一座瑰丽无比的宝库,那么古诗就是这座宝库中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让孩子接近诗歌,走进诗歌,爱上诗歌,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能使每个孩子成为“灵秀”之人.那么,如何让孩子真正领略诗歌的美妙呢?这就需要以“读”贯穿于古诗世界中. 一读古诗之“未成曲调先有情” 古诗是一种意境,一种精神,执著于解词析句上的兜圈子.如何领略诗词中丰富的意象、蕴涵的感情呢?古诗的教学应该给孩子们一个诵读古诗的氛围.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阅读一定数量的古诗。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这些古诗呢?下面笔者就古诗教学中摸索到的一些方法,略谈自己的管见。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民族文化银河中,古典诗歌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千百年来,无论汉语言文学如何更迭和发展,古诗仍旧因其生动凝练的语言、和谐优美的音韵和深远清新的意境而被历代传颂.那么教师在教授教材中的古诗时,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掌握古人和古文化的精华呢?本文笔者重点从几方面谈谈古诗的巧妙教法.  相似文献   

20.
何谓语感?语感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就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那么,怎样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和积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