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数学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凭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例题进行“例题阅读的指导”,必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独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创设例题阅读的机会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编写得生动活泼,图文并茂。重视对学生进行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训练,可读性强。我们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开始讲新课时,学生不由自主地打开课本,这说明学生有“读”的要求。如果教师能充分地利用教材,又能适时顺势地引导学生,使教材和学生的这种潜在力得到发挥,将会起到事…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因此,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 ?根据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以趣激疑,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小学生有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数学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以趣激疑,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智,促使他们积极去探索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倒数的概念时,我设计了“× ( )=6× ( )=× ( )=1”这样一道填空题,要求学生很快填出这一…  相似文献   

3.
一、案例背景《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使用青岛版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这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意在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数学问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下面结合两个教学片断,谈谈笔者粗浅的看法。一、案例描述“游水帘洞”是鲁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进花山”的第三个信息窗,其教学目标是学习10…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小学数学教材突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内容非常丰富、有趣,并且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生产实际密切联系,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习得知识后,能灵活运用习得的知识,同时还能发展思维能力,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加拿大的教材还非常注意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材的操作性也很强。下面以加拿大小学第三、四册数学教材为例,简要介绍加拿大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一、教材的每一单元都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1.问题导入。教材每一单元…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长方形的周长计算都使用公式“C=(a+b)×2”。我们听过不少教师上的“长方形的周长”一课,基本上是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揭示作好层层铺垫,引导学生发现“C=(a+b)×2”是最简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的修订,同前面几册的修订思想相同,一方面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进行修订,另一方面尽量体现近几年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所作的调整有: 一、关于乘、除法初步认识有关知识的调整。 1.调整了“乘法初步认识”的编排。 对于乘法算式的写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乘法算式的读法,在《大纲(试用修订版)》中规定:“例如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x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  相似文献   

7.
谭晖 《湖南教育》2002,(6):44-44
一、设计发散式问题,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内容很多。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分析,就能设计出许多发散式的问题,从而开阔学生的思路。如:“某修路队修一条长1500米的路,前5天修了这条路的??,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路需要多少天才能修完?”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得出了五种解法:(1)(1-??)÷(??÷5)=20(天);(2)5÷??-5=20(天);(3)1÷(??÷5)-5=20(天);(4)5×犤(1-??)÷??犦=20(天);(5)5÷??×(1-??)=20(…  相似文献   

8.
傅云 《云南教育》2000,(21):28-28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训练的主要目标。我在教学应用题时,总是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启发、点拨,想方设法激励学生思维。现就解题思路和方法谈几点做法。   一、设置阶梯,诱导思维   小学数学“九义”第八册教材练习十七第 3题:“根据算式 30× 4=120,编一道乘法应用题,两道除法应用题。检查时,我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把哪两个数据作为已知条件,分析其原因,我觉得这道题的“坡度”太陡,应先指导学生把“ 30× 4=120”改编成除法算式,再编题。这样就为学生增设了“…  相似文献   

9.
所谓后续发展,是指在教学前面有关知识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后续的、比较难于掌握的知识打好基础,同时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以便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   一、后续知识的渗透与铺垫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系统性的学科。小学数学教材知识内容的安排是螺旋式上升的。从掌握知识的角度来说,低年级的教学要为高年级打好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有一个瞻前顾后,伏笔铺垫的任务。   例如,我们在教“ 9+ 7× 3”的运算顺序时,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展示生活情景:…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 ,抓住练习题的解答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思维训练。九年义务教育十册数学教材“通分”学习后 ,有一道思考题 ,“你能找出一个比 15小比 16大的分数吗 ?你能找出 2个、3个……这样的分数吗 ?”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一题多解 ,进行思维训练。此时 ,学生并未学习将分数化成小学的方法 ,只有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及通分的基础上做文章。原题可写成 :15>?>16解一 :通分 ,可将其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15=1× 65× 6=6× 230× 2 =126016=1× 56× 5=5× 230× 2 =1060…  相似文献   

11.
“分类·预习·引读”是我们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儿童的认识规律,把小学数学课本分为四类教材,视教材的难易和学生的基础,采用四种教法,即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从扶到放,分别以“评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节中,有这样一道习 题:“我们经常见到圆木、钢管等堆成像图1的形状,通常用下面的算法求总根数:(顶层的 根数+底层的根数)×层数÷2,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并算出图中圆木的总根数。”有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首先问学生:“这些圆木堆成的横截面,近似于什么形状” ?(生:梯形)“结合梯形面积公式,想一想,你能用较快的方法算出圆木的总根数吗?”[生 :(顶层的根数+底层的根数)×层数÷2]。这样图1的总根数很快就可以算出来了。教师很高兴地表扬学生:“真不错,我们以后就要这样,运用…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广角”包含着丰富的数学资源,指向学生认知、合作力、创新力、实践力的提高,为学生“把书读厚”提供了良好的材料。“数学广角”的“广”指数学资源的广、解决问题渠道的广、数学方法的广等。教师引领学生一步步厘清整体与局部,一步步深入辨析,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一、优美的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基础 教师自身优美的语言,能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能将学生带入情景中去,对课文充分感受;能在学生心灵深处引起共鸣,给他们一种“润物细无声”之感;能给学生提供培养语感的氛围。 二、引导阅读是培养语感的重点 第一步,初读:感受语言,触发语感。让学生通过听(听范读)、看(默读)、读(朗读)、说(复述)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材料。 第二步,精读:一是品味语言,领悟语感。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扣住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借助语言知识,联系学生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使学生进…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读课文。读数学课文不但能及时进行教学信息反馈,而且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读书与议论、说话、练习结合起来,对学生确实弄通弄懂数学基本概念,准确地掌握数学语言以及消除学习中的心理障碍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还激发了学生读数学书的兴趣,逐步养成了学生结合读书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 1.读书与议论相结合,抽象概括出小数意义。小数的意义这一概念是第七册教材中的教学难点。这一概念学生是否弄通弄懂,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小数这部分教材学习的始终。造成学生掌握这一概念的难点有两个:第一是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对整数“1”可以分成2等份,3等份……  相似文献   

16.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学生探索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探索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具有更高的热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现过程呢?1.算一算。数学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许多计算问题更是如此。像进位乘法就是在不进位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进位加法则是在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进位乘的例题是“26×2”,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能熟练地用竖式计算不进位乘,如“23×2”。在学生看来“26×2”…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位小学数学教师向我们教研室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1.0/3是不是分数? 2.1 4/3能不能叫带分数? 3.85×0.62×1.4/3.1×0.17×4是不是繁分数? 这三个问题,都属于统编小学数学教材中分数这一节的内容。实质上是对“分数”、“带分数”、“繁分数”、“小数”等几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和理解的问题。深入地分析这几个概念的涵义和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这一单元的教学是有帮助的。 1.0/3是一个分数。我们一般称之为零分数。统编小学数学第八册第63页指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从这个定义来看,“一份或者几份”中的“一”  相似文献   

18.
“精读学方法”。每一篇精读课文都是一类文章写作的范例,要通过精读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我们不但让学生感觉到课文写得好,还让学生带着“为什么写得好”的问题去一步步探索课文的用词、结句、谋篇,有意识地、自觉地学习写作。具体的做法是:“分析中心句,体会写作意图;综观全文,理清文章条理;抠关键词,领会表达意趣。”“自读仿方法”。自读课文既包括教材中的略读课文,也包括向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要让学生在阅读这一类文章时,自觉地仿用精读课文教学中学到的方法。如小学语文第10册《冀中的地道战》…  相似文献   

19.
曹金 《云南教育》2002,(7):44-44
小学数学第八册“乘法的意义”的教学,过去是严格按照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列式。教育部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规定:“关于乘法: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即不再强调乘数与被乘数之别,也不再读“乘以”。一、教学时,出示下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数一数、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圆片,这样便有:横看:4+4+4=12(个)4×3=12(个)竖看:3+3+3+3=12(个)3×4=12(个)接着让学生观察,计算教材上的鸡蛋图,得到:横看:…  相似文献   

20.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页中有这样一句结语:“乘数比1小的时候乘得的积比被乘数小。”这句结语违犯了数学知识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_册中已明确向学生指出:“0和任何数耜乘都得0。”如0×0=0,0×5=0,6×0=0。如果我们按“乘数比1小的时候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