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静 《云南教育》2007,(9S):45-46
“乘法的初步认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连加运算基础上教学的。乘法的本质是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教学时,要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于学生拼图形、操作学具的活动之中,使概念教学成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具有广泛性、深刻性、基础性、结构性、科学性和价值性等基本特征,这就为在该课程的知识教学过程中运用迁移规律、培养迁移能力提供了基础.思想政治课知识教学的迁移主要有: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近距迁移与远程迁移、内迁移与外迁移.“辐射式教学”是一种新的迁移教学模式.为促进迁移,应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创设学习情境,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芳 《吉林教育》2009,(4):46-46
一、运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迁移是极其普遍的现象,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学习方法等都能迁移。因此,教学中教师出示新的学习材料时要尽量揭示它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数学知识的相似相通之处,这样学生就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作了如下提问:1.求三角形面积时我们是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是怎样转化的?  相似文献   

4.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学习这个连续的过程中,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高中数学“不等关系”教学实录对知识正迁移的有效促成进行了有益的解读:在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实施有效知识迁移的前提;构建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是实施有效迁移的关键;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稳定、清晰认知结构的形成对实现有效迁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电工课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学习迁移规律,揭示各学科的关联,建立认知“桥梁”,促进知识横向迁移;利用知识的异同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促进学习的正迁移。先做后学,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促进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迁移。  相似文献   

6.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方法与技能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学得方法和技巧的主要“通道”。现代教育思想对教材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教材首先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教师教学的“教本”。变“主教”为“主学”,这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始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教学新教材的例题旁,经常编排有“想一想”的问题。教学中要根据这类问题的不同作用,发挥“想一想”的功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学习和智力发展。本文试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例举浅析如下。一、促进迁移类推,为迁移而想例如第七册《笔算乘法》的例3,属于三位数乘法教学,是在学生学会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  相似文献   

8.
关于研究性学习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和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树立新的评价观,变“量化评价”为“质性评价”,变“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9.
马春维 《学苑教育》2023,(35):40-42
有学习必然会有迁移。教师要将知识迁移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实现主动有效的知识迁移。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要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理论,探讨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并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理解和灵活迁移,注重基于化学事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新的化学知识概念和原理。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体会到越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的数学素质发展越快。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激发欲望、创造条件、培养能力,以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目的。从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原则。下面针对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谈几点做法和体会。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只有当小学生有了这种学习欲望时,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  相似文献   

11.
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技能、方法对于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方法会产生一种影响和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之为“学习的迁移”.简单地说,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现象存在于人们的各种学习、工作和生活活动之中.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温故知新”等成语,其实质就是学习的迁移. 1 数学学习中的迁移现象 学习的迁移现象在数学学习中是广泛存在的.例如,加法的学习会影响乘法的学习,有理数的学习会影响代数式的学习,而代数式的学习又会影响函数的学习,平面几何的学习会影响立体几何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课程理念倡导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搜集、判断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反思近几年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行为方式的同时能够将这些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并学会获取和解决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关联的新知识的学习迁移能力显现不足。这与教学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实现学习迁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没能得到中小学校应有的重视和加强有很大关系。下面就中小学校教学存在问题和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实现学习迁移谈我见。  相似文献   

13.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可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中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教学后进行的,因此,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一是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我们知道,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发展或延伸来的,所以,要注意复习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以便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为学习小数加、减法铺路搭桥。二…  相似文献   

14.
高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如何打造精品课堂、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在构建高效课堂中起着关键作用。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是“先学后教、以学为主”的充分体现。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学习使“教室”变“学室”,“讲堂”变“学堂”,“师长”变“学长”,教师变“教”为“帮”,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让学生乐学、好学、会学,使课堂教学更高效。一、学案导学,自主探究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保障,优秀的学案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设计学案应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学案设计要有启发性,应将知识点转变为启发性的问题点、能力点,引导学生质疑、释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搭建学习“支架”,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复习课学案的设计要加强知识梳理,对比总结规律,建构知识网络,使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相似文献   

15.
关于“0”的乘法计算,属学生首次认知,在学习被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中,学生对相乘的积难以确定,因而形成一位数乘法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应分析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它们之间的共同因素,找准其联系点,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迁移,切实帮助学生建立“”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概念,引导他们将这一结论迁移到被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中。一、建立新概念,为突破难点做迁移准备建立“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概念,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教材中讲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包含0乘以自然数、自…  相似文献   

16.
知识的迁移一直都是教育的十分重视的课题,有"为迁移而教"的口号。现在新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对学生学习中知识迁移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教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深入揭示学习的本质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对促进学生科学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很重要。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的具体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创设与运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通过变式训练,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指导学生认识化学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形态一般来说 ,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 ,渗透于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自己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或项目的设计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此 ,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两种形态 ,即过程渗透形态和课题课程形态。过程渗透形态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变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在教学中 ,通过…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知识的获得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学习对象同化和顺应的结果。因此教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分数除法的应用题时要扣紧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解简易方程等知识,让学生在知识的对比过程中,通过知识的迁移,自主建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解题法。一、运用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建构主义思想认为知识不是通过简单的传递可以获得,而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通过积极建构的过程获取。因此,教师关注的应是学生如何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对原有经…  相似文献   

19.
学生学习过程的实质是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迁移的过程。要经历从感知信息获取表象,形成认识,再上升到知识迁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地引导学生比较学习材料的异同,启发他们总结、概括学习内容,优化他们的学习策略和疗法,促进积极学习迁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周振铎 《湖南教育》2002,(12):42-42
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设计成个体首创过程,把运用知识过程设计成创新应用过程,学生在活动中获得“首创”、“发现”、“迁移”的体验。这样设计课堂教学,可使学科创造性教学的课堂结构有了基本保证。首创性的学习。首创性的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这种学习与传统承传式学习的差别在于———知识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首创性学习的主要途径是探究(或研究),是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类似科学家发现的那种体验。尽管学生探究的是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但是对于学生个体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