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整体观照东北作家群创作的基础上,认为东北民俗生活场域影响了东北作家群的审美思想、审美心理、审美价值,东北作家群在创作时往往不自觉地成为东北民俗生活场域的记录者,传承者。指出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游牧文化,外来文化影响下的多元文化,粗犷雄强的绿林文化是东北作家群民俗生活场域的独特特征。  相似文献   

2.
由于独有的生存和创作经历,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呈现出地域文学特色,这种地域文学特色除了在题材、主题和审美追求等方面表现出共性之外,还表现在一些特有的东北情结上,这些情结或隐藏或凸显,总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东北文化气息的感染,文化意蕴已经作为内化了的创作驱动力在作家创作和作品文本中表现为地域情结,这些情结无疑为读者提供了极具地域风情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的深刻转型,文化也随之转型,在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自由开放的当代文化模式。伴随着文化转型,当代审美文化活动也出现了新变,呈现出一种与以往二元对立不同的审美范式,在此,私人审美得以凸显,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社会政治关怀,人们更加关注个体生命体验。当代文学创作也因着这种文化转型和审美新变而疏远以往的宏大叙事、国家政治关切,而更多地关注个人生活、私人体验,从而构建起人们的私人意义。  相似文献   

4.
儿童美术创作是儿童从事美术活动的形式之一,也是开发儿童智力、思维,培养儿童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领域与世界各国不断的交流,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这一时期就凸现出来。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在儿童美术创作活动中,儿童的美术创作活动或多或少受到地方某些因素的影响,在题材上、造型上和色彩上出现了地域性特点,追根求源是受到地方文化因素的影响。从儿童美术创作活动的三个方面,儿童美术创作与地方文化,儿童美术创作与地方文化表现,儿童美术创作与地方文化的分析,可以展现晥北地区儿童美术创作与皖北地域文化之关系。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富裕起来以后,对于文化的心理需求越来越迫切。这正是审美教育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时机。本文从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审美教育的作用两个方面,阐述了审美教育的时代意义,以及其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侧重对网络作家安妮宝贝的作品所表现的审美倾向予以分析 ,并进一步讨论作品的时代背景———中国当下社会的审美取向 ,由此观照安妮宝贝创作的得失。文章从城市文化、消费文化和审美距离等几个方面切入 ,论述当下审美文化同安妮宝贝创作的交互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活跃于当代文坛上的东北作家中,迟子建是一位受地域文化影响比较明显的女作家。东北特有的黑土地文化造就了她独特的创作风格,使她始终以对生活朴素的理解、母性的情怀以及民间的视角重彩涂抹着故乡的地域风情,始终执著而又诗意地表达着对黑土地的深情以及对故土生命的热爱。本文试从创作动因、创作视野、情感观照以及叙述视角等角度探究黑土地文化对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建芬 《教师》2010,(33):64-64
卡通文化在不断地影响着孩子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是当今儿童审美观念和趣味性的集中反映。我尝试将卡通引进课堂,发现其可以使我们的美术教学资源更丰富,美术课堂更灵动,能更好地唤起孩子创作的灵感。  相似文献   

9.
萧红、迟子建这两位东北女性作家虽然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空语境中,但她们同样以深深扎根于东北大地的创作实践承传着萨满文化精神,"和而不同"地显现出独具风貌的地缘文化特色,可堪"对话":在创作视野上,她们共同关注万物有灵的黑土地,但萧红是"审丑"式的祛魅批判,迟子建则是审美式的附魅讴歌;在审美风格上,她们都展现出一种复归原始自然的野性悲壮的生命强力,但萧红世界洋溢着一种酒神式个体毁灭的痛楚快感,迟子建世界则充溢着一种纵情地编织迷人梦境的日神式光明;在文本叙事上,她们都运用双声话语进行表达,但萧红以女性眼光与智性眼光相结合去透视,而迟子建则将母性眼光和生态眼光融合一起去展望;在创作思维上,她们都无法摆脱缘自原始惧感思维的死亡情结,但萧红秉持着一种"向死而生"的佛家式苦难意识,迟子建则汲取了"生死齐一"的道家式超然哲学。  相似文献   

10.
作家的精神气质、城市的历史与形态、城市文学的文本、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个性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武汉城市文化的特点和作家方方创作风格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楚风汉韵造就了方方个性张扬、无拘无束的艺术思维,码头文化让她在创作倾向上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市民文化让她形成大俗通雅、平易自然的审美取向,首义文化赋予她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艺术追求,精英文化则让方方在创作中坚守着城市知识分子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95,自引:0,他引:95  
大学是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社会组织,研究大学自身的文化问题有利于大学按自身规律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讨论了关于大学的文化内涵、文化作用、文化问题、文化建设等大学文化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外国文化·导言》的一部分 ,宏观阐述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类型。前工业文化是顺应自然的产物 ,工业文化以制造物品的方式改造自然 ,后工业社会是正在出现的一种趋势 ,三者各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和统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论当代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文化建设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信息文化.图书馆物质文化的重心是物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动态平衡.图书馆制度建设是图书馆文化建设走向理性的标志.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分为形象、道德、职业精神、职业使命、价值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机关文化从整体上看是先进的,但是在部分地区和单位存在着不健康的机关文化,诸如“餐桌”文化、“圈子”文化、“脸面”文化、“官本”文化,这些不健康的机关文化对于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非常不利。要肃清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弄清楚机关文化的真正含义和存在的不良现象,才能切实有效地寻找到建设健康机关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当代社会文化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向,转向的标志就是大众文化的兴起。大众文化将审美的文化转向消费的文化,将神圣的文化转向世俗的文化,将批判的文化转向娱乐的文化,将灵性的文化转向技术的文化,将传统的文化转向时尚的文化。大众文化颠覆了经典文化的观念,改变了以往的生活和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在此前提下,论述了在先进文化中,教育文化的功能、特性,并指出教育文化的建设要突出时代特色坚持先进性、突出民族特色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7.
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是近年来人们经常使用的术语,但究竟什么是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却给人语焉不详之感,这两个概念有进一步明确的必要。文章给出了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定义,并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先进文化贵在先进,落后文化的关键在于其落后性。文章强调先进文化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统一,群众性和导向性的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文化身份与保护文化多样性 --从怒江开发的讨论说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化身份的认同在全球化时代显然已成为非常尖锐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兼顾,而且也必须做到人口、资源、环境各方面的兼顾。即不能不顾环境进行掠夺性的发展,也不能以环境问题为借口,无视人口发展的正当要求。当我们完美的环保主义进化到要把人类文明的范围,扩大到全部生物物种和整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至少应该保留对我们同类中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心,特别是对现有贫困地区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决不能视而不见。文化身份不仅仅是一个认同的问题,它也包含着重新建构的问题,即如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陶瓷文化内涵与传承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意识、观念性质的存在,它是无形的,是直接与人的需要、品位、愿望等主观意识结合在一起的。相对于陶瓷这种"物"而言,陶瓷文化是一种美丽,一种品位,一种灵性,一种由物所涵养的"神"或"气",是一种脱离了外观、式样甚至质地的相对存在。陶瓷文化的内核概括起来就是和祥安康。  相似文献   

20.
高校文化管理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和谐,其功用在于"不治而治"。文化管理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无为管理、人本管理及柔性管理。文化管理是大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