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也谈《行政处罚法》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学界关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具体涵义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我国《行政处罚法》对这个问题虽作了一些规定,但仍然不够成熟。本文结合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及当前的相关理论研究,分别阐述“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由来及理论界的不同观点,并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内涵作进一步的阐述,最后结合我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行政处罚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原则,虽然《行政处罚法》对一事不再罚作了相关规定,但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对该规定的理解和适用不尽相同,本文就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适用时的理解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丁雪华 《华章》2007,(3):107-107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我国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之一,其设立的宗旨在于规范执法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维护相对人合法权益.但行政界关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具体内涵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结合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及当前的相关理论研究对其涵义的理解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一事不再罚"作为行政处罚适用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近几年行政法学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自199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颁布以来,已有诸多著述对这一问题作了研究阐述。行政法学界对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理解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分歧在于对同一个违法行为如何认定。而有一点是  相似文献   

5.
首先界定了"一事"的范围,其应当包括一个违法行为和同一违法行为,一个违法行为包括单纯的一事和法定的一事,同一违法行为则是指同一性质的多个违法行为;其次,界定了"不再罚"的含义,将其分为一事不再理,一事不再罚和一事不再同种罚,依次分析了对于这三种情况应如何理解"一事不再罚",剖析了"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6.
《行政处罚法》对原有的行政处罚制度进行了改良,基于行政法制化和人权保障的需要,推动行政处罚领域的制度创新,包括设定权、知情权、一事不再罚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创新对于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推进依法行政进程、建设法治政府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多个省市在对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惩处时探索实行从业禁止与信息公开。从"梅根法案"开始,美国已经建立包括信息注册及公开、居住限制、民事拘禁等较为完备的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限制制度。有学者质疑这一系列限制性规定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侵犯犯罪人的平等保护权和隐私权等。基于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及社会防卫的考量,限制性规定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是对儿童利益进行特殊保护的要求。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限制性规定,统一被限制人员的范围,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实行信息的分级公开,建立全国信息库及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8.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行政机关不得给予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它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由于我国现存的行政立法、行政执法状况,它还是行政处罚实施中的理想状态,因此,要努力探寻一事不再罚原则最终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一事不再罚是行政法中的重要原则,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可以借鉴这一原则。适用此原则,关键是认清何为一事,何谓不再罚,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同一事不处两罚。学校纪律与行政法、刑法出现规范竞合时,行政(刑事)处罚不能代替纪律处分。  相似文献   

10.
听证程序的准司法性质决定其有利于保证行政处罚的公正,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我国行政处罚法首次规定了该制度,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巨大进步.但是,该法没有规定人身自由罚适用听证程序,治安处罚法也未能弥补这一缺陷.在人权保护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讨论人身自由罚适用听证程序的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以期对行政处罚法的修订和行政程序法的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行政刑法是指规定行政犯罪及其行政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刑法具有刑法属性。从与行政法相衔接的角度考查,我国行政刑法存在问题有:行政法条款与行政刑法条款衔接不力,行政违法责任和行政犯罪责任的竞合缺乏系统规定,劳动教养制度急需改革及缺乏完善的保安处分制度。针对上述问题,应当协调行政法与行政刑法条款,完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竞合立法,在刑法典中专设“保安处分”一节并于该节中吸收劳动教养制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法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诚信原则不仅贯穿于私法领域,其在行政法上也逐渐得到认可。我国在行政许可法中规定了信赖保护原则,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也将诚信原则作为行政法的基本要求。在本文中,笔者为我国诚信行政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对诚信原则在行政法中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并带来一定危害,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重大障碍。为了适应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转变传统行政理念,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势在必行。新出台的行政许可法在许多方面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体现了新的现代政府理念。  相似文献   

14.
信赖保护原则的确立有关于人权保障和诚信政府的建立,因此意义不凡。追溯历史,大陆法系国家的信赖保护原则及其制度出现较早,在行政程序法中比较完善,与之对仿的是英美国家中有"合法期待"原则和"正当程序"的要求,它们也都强调对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保障,因此有异曲同工之处;行政信赖保护原则体现了现代行政法对保障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价值追求,有益于行政机关正确行使行政权,有利于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互动、合作关系的形成;我国立法中正逐步确立该原则,但还很不完善,司法实践中对信赖保护原则的把握和适用仍显得不足;我国应明确界定信赖保护原则适用的条件并通过完善立法,建立起相关制度,从而对信赖保护原则提供制度性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学的基本原则的首要原则。该原则的确立,是中国宪法的实施、民主和法制的运作以及依法治国思想深化的必然结果。其内容包括行政主体及其行政职权由法设定并依法授予;行政行为必须依照和遵守行政法律规范;行政行为违法无效;行政主体必须对违法的行政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及行政行为必须受到监督和救济等五项。该原则既适用具体行政行为,也适用抽象行政行为;既适用行政管理领域,也适用行政司法领域;既是一个行政实体法原则,也是一个行政程序法原则。  相似文献   

16.
行政法解释的主体制度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中国现行的有效的法律解释体制中,国务院以及政府主管部门作为享有行政解释权的主体行使着对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解释权。这一体制不仅排除了具体的适用机关和行政官对行政法的解释权,而且排除了司法机关在行政执法领域中对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性法律的解释权。这种制度安排并不契合行政法适用的原理,也有悖于行政法治原则。其客观后果会助长行政权力的滥用,弱化法律对行政的控制,消解了司法的最终效力性。因此,尽快建立对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司法审查制度和优化行政法解释体制乃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行政复议作为相对方获得救济的重要制度,在我国并未设立不利变更禁止原则.为此,通过与外国行政复议制度的比较以及对行政复议法立法定位和理论模式的考察,从而探究不利变更在我国行政复议中存在的缘由,探索现状之下不利变更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8.
行政处罚是我国很多刑罚执行机关在执法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监狱对罪犯实施管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但监狱行政处罚的程序并没有相关立法严格规定,影响了其适用的规范性、科学性和统一性,不利于保障罪犯这一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在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监的背景下,完善监狱行政处罚的适用程序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法国大革命后的社会历史现实催生了行政法院。法国行政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形成并发展出行政法两大原则:行政法治原则与行政均衡原则,从而推动了法国行政法运行和法治的不断进步。法国行政法原则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所显示的法律发展模式对于解决我国在行政法原则问题上的认识混乱及实践需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立足于法治国原则之下,不仅共享着类似的公法性质与限权苛责功能,也在实体规范层面有着较多的耦合.首先,就二者属性而言,行政处罚法与刑法同属公法性质,着重发挥公权对私权的限制作用.其次,从法律后果来看,行政处罚法与刑法均将决定违法行为人应承担何种类型、何种程度的不利后果.再次,就法律功能而言,刑事处罚条款与行政处罚条款之功能均在于凭借制裁手段的威慑力量,确保其他法律规范中所设定的权利义务模型能够转化为理想的社会生活秩序,并对不适法的状态予以纠正与制止.然后,从规范效应来看,纵现各部行政法律规范,其在设立行政责任时往往附有刑事责任的条款;而细察刑法规范也可明见,很多犯罪构成往往从属于或依赖于行政上的违法.最后,从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在现行法律中已经共享了些许相同或近似的原则.如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正当程序原则、一事不再罚等.因此,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不仅在理论层面存在若干相似之处,即便是规范实践中亦存在吻合的地方.这一系列的巧合就暗示着刑罚中的其它理论亦当可扩张适用于行政处罚论域之中.具体而言,刑罚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二元的不法理论以及上诉不加刑原则应当在未来的行政处罚理论构建中有着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