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躲猫猫”到“楼脆脆”、从“欺实马”(70码)到“钓鱼执法”,近年来,网络舆论监督在有效推进民主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呈现出监督主体积极主动,监督方式多元化,监督领域倾向于时政问题、民生热点,监督权益愈加受到重视、保护等新特点。但网络舆论监督在为我国舆论监督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其存在的网络炒作、网络暴力、情绪化等问题也阻碍了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进程。我们应当全面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并且不断地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建立全方位、深层次健全的网络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
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公众对有效举报方式的排序,网络曝光以35.8%的比例被列为首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应将网络监督这种“最廉价”的监督常态化、制度化。应该看到,庞大的网民数量,使得网络监督具有重要的舆情价值。仅以人数之众考察,网络世界已经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舆情平台。通过互联网行使监督权力,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不能否认的是,正如一枚硬币必然有着两面一样,如何认清趋势,真正做到不因噎废食,从法律、伦理、技术等多方面着力,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方是应对网络监督课题之正解。  相似文献   

3.
如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始终是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尤其是对正迈向现代化的我国而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权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如何实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主张,需要创新群众监督政府的方式,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这种方式就是网络舆论监督。依据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从加强体制内监督力量的结合等方面来优化网络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4.
我国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具有对其他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职能。我国检察机关的权力内容与国家地位和西方检察机关不同,但法律监督权的单独设置也体现了权力分立与制衡思想,这在我国具体的背景下有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当前,在我国权力监督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应当发挥检察机关对公权力的法律监督,尤其是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以保证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人民代表作为国家主人的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应该具有较高和较全面的素质,是具有特殊权利、义务和受人民监督的人。正确认识人民代表这一角色,对做好人民代表工作、实现人民民主和实践“三个代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虚拟同构体.对公平正义价值理念有着同样追求。网络社会具有公平正义的天然土壤。不仅契合罗尔斯论述正义原则时假设的“无知之幕”,也由于可多元模塑“大同社会”,使人们得到对公平正义的直观感受。但当前网络权力主体滥用权力、网民恶意参与网络社会活动、网络社会缺乏有效运行机制等致使公平正义缺失。这些均为网络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因此对虚拟人网络社会活动应采取兼容并蓄的方针.建立网络和谐生态。并实现从对虚拟人网络社会活动的监督.到对网络权力主体的权力使用监督。  相似文献   

7.
依据约瑟夫·奈教授的英文论著,结合我国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实践进程,从“软实力”与软权力的关系辨析入手,对“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学术来源、演变特征和实践意义逐一作了分析.“软实力”与软权力的概念不可以简单等同,“软实力”以及“国家文化软实力”概念在中国具有独立研究的价值,它们被中国政治文化赋予新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公共权力的运用如果违背权力设置的价值目标.必然产生腐败.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现代社会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我国虽然建立了较为齐全的权力监督体系,但随着社会的转型,这种传统的权力监督体系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就必然要求针对我国目前公共权力运行的实际情况,构建一套适合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力运行的权力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教育不可避免地带有文化的痕迹。文化中的权力特点是一个国家教育管理权力架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从文化分析的角度跨文化研究别国的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试从霍夫斯泰德“文化四维度模式”中的“权力差距维度”对英国教育管理权力的架构进行分析、透视,以期为我们深入理解英国教育管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合作的基本原则,“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的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这种以权力制约和监督为目的的党际监督,能够有效地将国家公共权力的授予、行使和运行结果等环节,始终处于人民监督之中。本文在把握民主党派监督性质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民主党派监督对我国执政党建设的影响和作用,说明民主党派监督是实施对执政党和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始终保持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这其中“干干净净”四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至高境界和品格魅力,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阐释了一种新的权力观。即“干干净净”的权力观。  相似文献   

12.
人民监督权力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人民对权力的监督已经成为时代命题。在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人民对权力的监督作用。宪法的价值在于规范和控制公权力的运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宪法本身与权力监督有着密切联系。我国现行宪法在不同的视角对人民监督权力的路径和方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规定法治原则对监督权力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规定基本权利为监督权力提供了目的保障,通过规定权力制约权力为监督权力提供了工具保障。权力监督效果的好坏与宪法实施效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宪法实施的过程也就是权力得以制约和权利得以保障的过程。重视宪法并且真正使宪法得以实施,权力一定会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13.
教育管理中存在两类不对等关系,一类是行政法律关系,一类是非行政法律关系。在这两种不对等关系中,被管理方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权力包括强制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法定性权力、专家型权力和参照性权力五种,这些权力都能以“非国家性权力”的方式存在,并会侵害师生权利。约束“非国家权力”的方式与约束国家行政权力的方式相似:把学校和教师所拥有的“非国家权力”进行限制并予以法律化,然后通过国家强制力予以实施,把权力放在法律的“笼子里”进行约束;加强学校信息公开,特别是加强校务公开,以利于各方监督,把权力放在“阳光下”予以约束。  相似文献   

14.
从宗族、宗教、水利组织、市场体系和婚姻圈以及象征、信仰等方面对美国学杜赞奇在《化、权力与国家》一书中所提出的“权力的化网络”这一重要概念进行分析和评述,指出这一概念对于研究中国乡村社会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俾使研究避免将国家与乡村社会简单对立起来的二分法思维方式和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化现象看成单向联系的线性因果历史观,并借以纠正那种把“社会”、“化”笼统地视为一个整体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内部权力结构和关系如下:党组织纵向分级领导关系;党委、行政、学术、民主组织横向分工合作关系;决策、执行、监督三元权力主体分立制衡关系。审视高校纪委监督融入高校治理的现状,发现存在政治监督虚化泛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畏难、对权力运行“再监督”方法不足、各类监督不能贯通、监督成果运用不充分等问题。基于对高校内部权力架构、纪委监督工作现实困境的理性分析,提出把握纵向、横向、行为三维权力关系,做细做实政治监督;突破“一把手”及同级监督难点;丰富“权力运行再监督”方式;构建一体化监督体系;打造链条化治理机制的纪委监督融入高校治理等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由于实行“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校长的权力相应增大,这就出现一个如何使校长正确使用权力的民主监督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实施“上级为主,同级为辅”的民主监督策略和“建立队伍,规范方式”的民主监督途径能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性。一、上级为主,同级为辅1.从行使监督权力和监督者心理看:同级监督的优点是能看得见,易收集情况,监督具有针对性、及时性。缺点是管不着,教代会管不了校务会,教代会的决定要经校长同意方可实施。所以,多数同级监督组织不能独立行使监督权力,形同虚设,其监督效果可想而知。上级监督的优点是有权力,管得着,…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权力形式——网络权力.与传统语境中的权力不同,网络权力是通过微博、论坛等新媒介对他人产生影响达到预期效果的能力.网络权力的载体是话语,其本质是理念和价值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本文以微博为例,分析网络权力问题.研究发现,网络权力产生于“身份——权威”的整合体,现实社会中的身份特征和个人通过观点表达建立的声誉成为网络权力产生的双重来源,这使微博权力结构呈现出阶层化特征;另一方面,微博热门话题的形成过程又是网络权力流动的过程,实现着权力重组与分配.  相似文献   

18.
网络反腐尽管在理论和实践上包括官方和公民两方面的行为,但从网络作为一种自媒体而具有的开放性、交互性、集合性等特性而言,官方利用网络反腐更多的只有技术意义,公民网络反腐则更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公民网络反腐是在网络技术条件下公民集合力量行使监督权的现代政治行动,它把当代国家权力运行中最受关注的问题点和公民对其监督最切实可行的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权利制约权力从静态的理论走向了动态的实践.公民成功的网络反腐行动逻辑表明,权利通过集合可以制约权力,但以权利制约权力一定要转换成以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对权力的制约依赖权力自身.因此,政治发展是公民网络反腐行动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网络只是技术条件.中国公民网络反腐行动有望在新的政治环境中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而国家公职人员涉及公共利益的相关信息公开就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网络时代,网络曝光部分国家公职人员的违法违纪信息促进了执政行为监督和对公权力约束,但国家公职人员也拥有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正当权力,而国家公职人员的合法隐私权保护却被混淆和忽视.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规范国家公职人员网络隐私的管理,兼顾保护国家公职人员属于私人领域的隐私和涉及公共利益的信息公开,使公权力在阳光下得到监督.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前的行政监督存在意识模糊、形式失调、程序不畅、方式单一、对象失衡等失范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行政监督失范现象主要是由于监督主体的利益追求与价值离散、监督对象的权力制约与权权交换、监督量规的法制“真空”与体制“黑洞”及监督外围的意识谈化与胆怯心理等产生的。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健全监督独立机制、构建廉政法律机制、落实廉政教育机制、完善外围监督机制、建立权力资本分离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