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任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责任。提高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举措。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在增加创新课程教育、开发创新思维教育课程、扶持学生创新活动、建立鼓励学生创新的科学评价机制等工作入手。目的在于在广大高职院校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文章意在通过阐述创新教育的意义,分析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教育的现状,最后寻找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创新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发展知识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创造性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发现"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鼓励猜想质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加强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思雏、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造型劳动者.因此,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高职语文则是培养高职生创新思维的最佳途径之一.本文结合高职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实践,分别从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习兴趣、鼓励质疑等几个方面去探讨如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高职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源泉"。为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其次应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挖掘创新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设置问题应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应注意创新思维的表现形式及培养,多鼓励学生质疑。  相似文献   

8.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高职语文教学要重视研究性教学,开发学生创造性因素,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改进教学方法,提倡"自主性学习";改进教学评价办法,鼓励创新意识;加强高职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9.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钱海生 《考试周刊》2010,(36):191-192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日常的实验教学习相关。本文针对目前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学习的兴趣相结合"、"先进实验仪器应进入学生的课堂","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需要根本的改变"四个方面探讨了大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以全面深入地促进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罗明超 《考试周刊》2012,(26):185-186
本文重点分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的四个环节:由兴趣入手,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打破常规,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师生关系,营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学会学习,勇于实践,培养学生会创新,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这篇文章探讨了在高等职业教育课改下数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问题,即数学思想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但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我国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充分利用机遇,转变观念,高度重视自身的变革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3.
积极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精神,能把学生的各种潜能充分释放出来。笔者认为,应通过以下四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情景,激发创新意识;设计问题,培养创新思维;积极鼓励,增强创新品质;开展实践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大胆猜疑,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尊重物理规律、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鼓励学生创新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继平 《考试周刊》2011,(29):92-92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7.
在电工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教育紧密结合从3个方面入手: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和支持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培养其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写数学小论文,培养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杨立琴 《考试周刊》2010,(27):63-6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师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相似文献   

20.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创新能力,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寓创新教育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把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应做到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氛围;积极鼓励,激发创新潜能;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思维;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